黨建視窗 – 小小微信群,連接你我他,城市管理共參與~
今年以來,余杭區城市管理局
積極探索“共建共管”微信群,
并將“最多跑一次”的理念融入
微信群治理工作中,
做到服務對象、服務范圍全覆蓋,
最大限度凝聚共識、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搭好平臺夯基礎 黨建引領齊參與
制定《余杭區沿街店鋪“共建共管”微信群工作方案》,按照分區域、分階段、分層次推進的工作思路,摸清沿街商戶數量,“不漏一家、應進盡進”,將沿街商戶全部邀請入群,并以此為基礎,不斷完善運行機制,逐步實現轄區全部一類、二類道路的微信群創建和運行工作。
利用微信群載體,推動城管黨員干部帶頭,社區干部、沿街商戶等共同管理,建強基層黨組織的堡壘作用。同時進一步發揮商戶黨員干部先鋒引領作用,帶頭議事、帶頭奉獻、帶頭破難,以實際行動為群眾做表率,團結帶領商戶群眾打開工作新局面,形成以黨員為紐帶、微信群為載體的沿街商戶治理新機制。
發現問題勤處置 為民服務共管理
隨著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管理問題也是逐漸暴露出來。依托“共建共管”微信群的雙向聯動,同時整合相關部門聯合入駐微信群,對涉及本部門的問題及時在微信群內進行認領,通過組團式服務,打通“訴求表達-協調處置-問題解決-情況反饋”的全過程鏈條,形成高效工作閉環,精準快速解決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時效。
案例:閑林中隊接到閑林中路微信群商戶反映建議, 雖然通過中隊的嚴格巡查管理,非機動車亂停放現象得到很大改善,但因為非機動車泊位稀少,仍有車輛亂停,希望可以合理增加一些非機動車泊位,以便讓更多的商家顧客及其他車主進行停放。
中隊接到意見反饋后,第一時間向街道匯報轄區商家建議,在充分聽取轄區商家及住戶意見的基礎后,閑林街道在閑林中路人行道上設置了150多個非機動車停車泊位,有效緩解了非機動車泊位稀少的問題。
如今,在“共建共管”微信群的作用下,各商戶也是積極參與城市管理,在發現問題的同時,及時上報群里。而路面隊員也可以依托微信群,從群內獲知城市管理問題,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處置。
案例:臨平街道人民大道商戶反映,有僵尸車長期占用公共泊位,影響正常車輛停放。
中隊接到反映之后,立即上報局里進行備案,得到批復之后,聯系拖車將長期占用公共泊位的僵尸車予以拖離。
同時,商戶們也可以通過微信群對各類審批事項的辦理流程進行咨詢,各中隊將第一時間對商戶反饋的問題進行解答,全力助推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
政策法規勤宣傳 微信群里有溫馨
通過“共建共管”微信群,中隊常態開展政策法規、公示公告、惡劣災害天氣預警等重要事件信息發布和余杭發布、余杭城管公眾號等正面報道的信息推送,始終保持與商戶群眾的緊密聯系,拉近彼此距離,加強各商戶的城市管理意識,共建和諧社會。微信群開通以來,余杭全區已累計化解商戶矛盾糾紛250余次,靠前解決苗頭性輿情事件180余次,制止不實信息傳播1120余次。
與沿街商鋪簽訂門前三包
人民城管為人民,通過微信群線上、線下的交流互動,城管隊員在服務群眾的過程中也有了更多助力,在弘揚正能量的過程中也能夠讓更多的群眾參與其中,有助于營造濃厚互幫互助團結友愛氛圍。
案例:余杭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倉前中隊執法隊員在執勤過程中發現人流中有一小孩沒有家長陪伴,表情驚慌不知所措。隊員意識到可能是小孩和家長走失了,立即上前一邊對小孩進行安撫,一邊將小孩照片發布在微信群中。
消息剛發布,微信群中一店家立馬發消息表示該孩童系其親戚家小孩,并幫忙聯系了孩子家長。不到十分鐘,家長趕來將小孩接走,連連向城管隊員表示感謝。
如今,全區已共新建“共建共管”微信群88個,
納入沿街商戶2000余家,
互動信息總量25730余條,
服務商家2400余次,
協調解決疑難問題755余次,
解決矛盾糾紛250余次,
為進一步推動城市治理走深走實提供了新的工作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