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這個“南方大港”咋就這么剛(欽州港大嗎)
欽州保稅港碼頭上一派繁忙。廣西日報記者 周 軍/攝
聚焦發布會
欽州市地處北部灣經濟區中心位置,區位優勢得天獨厚,是嶺南古郡、英雄故里、坭興陶都、海豚家園和向海而興的開放活力之城。1994年撤地設市,是西部地區最近最便捷的出海門戶。撤地設市25年來,欽州市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戰略,艱苦創業、自強實干,從貧困落后走向繁榮振興。
為了更好地介紹欽州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8月26日10時30分,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在廣西新聞發布廳,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欽州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
作為西部地區最近最便捷的出海門戶
欽州發生了什么樣變化
取得了什么樣的成就
來看看發布會上怎么說
↓↓↓
欽州城景(來源:欽州政府網)
撤地設市25年來
欽州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6%
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5.6%
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5.5%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3.1%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欽州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確立了建設“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樞紐城市,構建大開放、大通道、大港口、大產業、大物流發展新格局的新時代發展新目標,經濟總量提級進位,城市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相繼實現了GDP、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港口吞吐量突破一億噸大關,財政收入、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百億元大關,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00萬標箱大關,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欽州保稅港區(來源:廣西新聞網)
01.
堅持擴大開放、向海而榮
欽州實現了從偏遠封閉走向開放前沿的巨大轉變。在上世紀90年代初之前,欽州長期處于有海無港的封閉狀況。欽州堅持向海而興一以貫之,從2個萬噸級碼頭起步自主建港,特別是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廣西發展的潛力在開放,后勁也在開放,有條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的諄諄教誨,把港口作為發展的龍頭和核心資源,全面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從昔日的小漁村成為了現代化的億噸大港,圓夢孫中山先生的“南方大港”。
欽州先后獲得國家批準設立欽州保稅港區、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等多個國家級開放平臺。開通覆蓋大西南、聯通大西北的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體系,“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朋友圈“不斷擴大,正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貿易、產業等全方位資源集聚的重要樞紐。
02.
堅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欽州實現了從農業主導走向產業高地的巨大轉變。原欽州地區屬于農業地區,工業基礎薄弱,撤地設市后相當一段時間仍以輕工業為主。我們按照國家賦予欽州“打造北部灣臨海核心工業區”的戰略定位,大力發展臨港大工業、縣域中小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堅持招大引強,編制石化產品鏈圖和產業全景樹,推動高端綠色石化產業基地建設,初步建成全國獨有的“油、煤、氣”三頭并進的多元化石化產業體系。以海洋工程裝備、新能源、電子信息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成為北部灣地區重要的修造船、能源保障、糧油加工、林漿紙基地,產業格局實現從以農業為主導到現代工業主導的根本性跨越。
03.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欽州實現了從溫飽不足走向全面小康的巨大轉變。積極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財政支出80%用于民生發展,堅持每年組織實施為民辦十件實事工程。社會保障體系持續完善,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城鎮、農村居民低保保障標準逐年提高。
脫貧攻堅深入開展,貧困發生率降至2.16%,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4年建市之初分別增長了7.3倍、9.4倍。教育、醫療衛生、文化旅游等事業蓬勃發展,建成北部灣沿海唯一的多科性應用型大學—北部灣大學,坭興陶成為欽州最有特色的文化名片。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白海豚與大工業并存,先后獲得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等榮譽。
欽州濱海新城。(藍遠東/攝)
04.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欽州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更加凸顯。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一以貫之,統籌推進各領域黨建工作,打造了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站、廉潔工作站和便民服務中心“兩站一中心”“欽州智慧黨建”平臺、園區非公黨建等特色品牌,得到中組部的充分肯定。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深入貫徹黨章黨規黨紀,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大力整治“四風”及其新表現,保持反腐敗斗爭高壓態勢,推動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良好的發展環境。
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樞紐
在加快新通道建設方面
欽州做了哪些重要工作
↓↓↓
全力推動陸海新通道軟硬件設施建設。
集中力量下好交通互聯互通先手棋,建成運營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打通了海鐵聯運的“最后一公里”,年裝卸能力由15萬標箱躍升至105萬標箱,滿足了西部陸海新通道中長時期的發展需求。
在港口航線、海鐵聯運班列方面,建成39個萬噸級泊位,開通42條內外貿集裝箱航線,覆蓋了亞洲所有重要港口,兩年來推動重慶、成都、昆明、宜賓、瀘州、貴陽、自貢、蘭州至欽州8條海鐵聯運班列開通運行,欽州至波蘭馬拉舍維奇、德國杜伊斯堡2個中歐班列實現首發,實現了與中歐班列網絡的無縫對接,2018年港口吞吐量突破1億噸、集裝箱吞吐量230萬標箱,圓夢億噸大港;2019上半年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長21.1%,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25.4%。
在口岸開放和提效降費方面,開展陽光口岸降費行動,進一步推出提效、優服創新舉措,今年欽州港1-6月進口整體通關時間從去年底的100小時縮短到57.6小時,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成本優勢進一步凸顯,如西部地區一組20英尺集裝箱鐵路運費走欽州比走廣州低700元,比走深圳低1100元。
深化合作,做實做深與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城市經貿合作。
欽州切實加強與西部陸海新通道節點城市的合作交流,與重慶市江津區、貴陽市、宜賓市、瀘州市簽署了合作協議,與成都、宜賓、瀘州共建川桂國際產能合作產業園已成功落戶實施,與重慶合作的重慶物流園區正在推進,2017年9月海鐵聯運班列常態化運行以來,通過欽州港運輸的貨物品種不斷增加,欽州已經成為面向西部地區的物流、貿易、產業等全方位合作的重要樞紐。
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海鐵聯運常態化班列首趟列車從欽州港東站駛向重慶。(來源:人民網)
更多發布會消息
請繼續往下看
發布會答記者問(摘選)
問:今年5月21日,自治區出臺了《廣西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實施方案(2019-2021年)》。請問,欽州市作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核心城市,將從哪些方面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答:結合欽州的基礎和優勢,重點是抓好以下三個方面。
(一)大幅提升欽州港綜合功能。按照國家、自治區對欽州港的戰略定位,圍繞加快融入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將重點抓好兩項工作:一方面,加快建設好欽州港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在今年上半年欽州港東航道擴建一期竣工的基礎上,年底前開工建設欽州港東航道擴建二期工程(10萬噸級集裝箱雙向航道)、欽州保稅港區7#-8#集裝箱泊位自動化改造;明年實現30萬噸級航道及油碼頭全面投入運營,并開工建設欽州港大欖坪南作業區9-10#集裝箱全自動化泊位、20萬噸級集裝箱航道及碼頭,力爭用2-3年的時間,使欽州港在產能上再上新臺階,進入國內先進大港行列、加快對接國際大港標準。另一方面,完善好港航服務體系。按照打造北部灣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的標準,加快建成北部灣國際航運服務中心,引進并設立航運、物流、貿易等板塊的區域性總部、運營中心,以及金融、法律、會計等中介服務企業,形成北部灣航運服務集聚區。持續開展口岸提效降費,爭取趕上國內先進港口水平,增強欽州口岸的核心競爭力。
(二)主動對接大灣區產業轉移。第一,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利用華為、合豐泰等已進駐龍頭企業的品牌效應,爭取從大灣區承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平板電視等下游關聯產業,并在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欽州高新區建設承接大灣區電子信息產業轉移的全產業鏈園區。第二,林木深加工產業。借助已有的人造板產業基礎,以中國—東盟進口林木深加工產業園、浦北林木循環經濟產業園、靈山武利木業產業園為重點,爭取從大灣區承接家具制造、展示交易等綜合體產業項目,引進大灣區企業的先進技術和銷售理念,注重與欽州進口優質木材及本地林木資源充分結合,做大欽州的林木深加工產業集群。第三,現代服務業。重點圍繞石化、造紙、電子信息、大數據、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發展的配套需要,按照產業互補的原則,重點承接大灣區現代物流倉儲、節能環保、研發設計、人力資源服務等專業服務企業進駐,近期爭取寶能現代供應鏈智慧物流園等項目落戶。
(三)開展城市綜合開發合作。目前,欽州已入駐恒大、碧桂園、光大等大灣區知名城市開發運營企業集團。隨著石化等產業的快速發展,欽州港產城融合步伐加快,城市開發建設進入全新階段,正在重點推進濱海新城、龍門港、平山島、三娘灣等濱海片區的綜合開發。下一步,欽州將以大灣區有實力、有運營經驗的知名企業為重點,與其合作開展城市重點片區綜合開發、文旅康養綜合體項目建設。
問:“白海豚與大工業同在”是欽州的金字招牌,它體現了欽州堅持生態優先,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請問,去年以來欽州是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
答:欽州市2018年以來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大氣污染防治方面,健全聯防聯控機制,拆除“散亂污”小企業65家,推動工業企業煙氣達標排放,加強城市防塵抑塵、煙花爆竹禁燃限放管控工作,強化重污染天氣預警和應對。2019年上半年,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175天,優良率96.7%,同比上升7.3個百分點,高于全區同期平均水平1.9個百分點。
水污染防治方面,以欽江母親河的整治為重點,大力實施“截污、治污、清污、補水”四大工程,加快全市污水管網建設,完成河東、河西等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清理取締禁養區內的養殖場400余個、沿江及內河沿岸的“散亂污”小企業及小作坊280家,完成明陽街泄洪口等6個排污口臨時截污以及缸瓦窯溝及鄧屋溝黑臭水體清淤,加快推進郁江調水工程,不斷凈化欽江流域生態環境;加大宣傳和監管力度,在欽江沿岸關鍵位置安裝攝像頭,全天候、無死角動態監控水質情況,構建“生態云”,暢通渠道、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嚴厲打擊違法采砂、河道占用等違法違規行為,群策群力打好欽江水污染防治攻堅戰。
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實施土壤污染風險管控與修復工程,建設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截至2019年6月,對5個疑似污染地塊開展土壤監測、采樣和調查工作,完成117塊重大行業企業用地調查。同時加快推進法國蘇伊士集團固廢處理等項目,全面加強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
當前,石化產業是欽州市最重要的支柱工業產業,隨著越來越多世界500強石化企業落戶欽州,很多人開始擔心“白海豚與大工業同在”的金字招牌將不復存在。請大家放心,欽州始終堅持發展綠色、智慧的石化工業,堅持生態優先,堅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白海豚與大工業同在”的金字招牌不僅會一直存在,而且將進一步擦亮。一方面,欽州引進的都是世界500強、中國500強的石化企業,且按要求全部進入專門的石化產業園區,其技術、管理水平完全符合我們“綠色、智慧”的要求。另一方面,依托龍頭石化企業吸引了包括法國蘇伊士、荷蘭孚寶等一批世界500強、全球頂尖的公用工程配套商和固廢處理企業進駐,進一步確保實現“綠色、智慧”的石化園區。
據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潘文石率領的研究團隊長期跟蹤發現,目前欽州市三娘灣區域白海豚數量從2004年的96頭增加到目前250頭左右,成為我國沿海一個比較健康的海豚種群,證明“白海豚與大工業同在”的金字招牌將會不斷擦亮!
問:當前,大數據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請問,欽州市發展大數據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2019年以來,欽州市把推進以華為為龍頭的大數據產業發展作為“十大突破”重點工作之一,緊緊圍繞國家智慧城市試點、中國—東盟信息港欽州副中心和華為全球公有云廣西唯一節點定位,開展了“大數據產業集中招商活動月”活動,通過精準招商、以商招商,成功簽約了一批大數據關聯企業,欽州市大數據產業發展成效顯著,欽州華為數字小鎮強勢崛起。
一是獲得了華為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首次名稱和商標使用授權,啟動了全球首個華為數字小鎮,形成總建筑面積約8萬平方米的大數據產業發展空間,初步實現了大數據關聯企業的快速集聚,將打造成為“一帶一路”數字節點。
二是已初步形成“一云兩中心兩基地”空間格局。“一云”,即總建筑面積約2萬平方米、1000個機柜的中國-東盟(欽州)云計算及大樓;“兩基地”,即總建筑面積約3萬平方米的企業總部基地和總建筑面積約3萬平方米的產業轉移及孵化基地;“兩中心”,即總建筑面積約1萬平方米的創業創新中心和總建筑面積約600平方米的欽州大數據產業展示中心。欽州華為數字小鎮作為欽州產城融合的特色項目,通過一云兩基地兩中心的空間布局,有效銜接了欽州市區、高新區一期、高新區二期和白石湖CBD片區的融合發展。
三是實現了華為、富士康科技、金碟、銀江等33家企業入駐,集聚發展,另有意向簽約企業50余家;與廣西移動、廣西聯通等運營商簽署了“數字欽州”戰略合作協議;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等。
四是推動了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圍繞把欽州建設成為中國-東盟信息港副中心,我市在信息基礎設施、產業基礎設施等方面謀劃了37個重點項目,總投資估算445億元。其中,信息基礎設施項目4個,欽州華為數字小鎮核心區項目8個,中國-東盟信息港雙邊合作示范區項目25個。目前各項目有序加快推進,其中包括:欽州華為數字小鎮產業基礎設施項目基本建成,為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提供支撐平臺;中國-東盟(欽州)華為云計算大樓已啟動開工建設,2020年建成后可為中國與東盟開展港口物流、海上互聯互通、跨境貿易、跨境電商等業務提供全方位的數據支撐和云服務;5G示范項目已在欽州華為數字小鎮、欽州火車東站、市民服務中心等開展試點,為5G的推廣打下堅實基礎;中國-東盟港口物流信息中心初步實現了與馬來西亞關丹港港航物流信息互聯互通,為下一步更多東盟港口城市的接入提供了經驗和示范;中馬欽州產業園區互聯網安全產業基地項目已開工,建成后將為中國-東盟開展互聯網實訓、人才培養、信息安全合作以及互聯網產業發展提供交流合作平臺。
五是在廣西率先制定出臺促進大數據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在辦公場所優惠、貢獻獎勵、運營補貼、人才獎勵等多個方面提出了優惠措施。
六是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實施企業幫辦服務,搭建企業交流平臺,成立大數據企業聯盟,與落戶企業現場辦公,實地解決企業發展遇到的問題。
上下滑動閱覽
從昔日的小漁村成為現代化的億噸大港
欽州“南方大港”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人
它的明天
日報哥很期待!
想了解更多發布會的內容
請點擊廣西云客戶端直播鏈接
↓↓
回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欽州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來源丨廣西日報-廣西云客戶端 記者 沈程 馮耀華 實習生 屈志杰 黎美君
編輯 | 朱映伊
責編 | 唐莉莉
值班主任 | 晏彥
廣西日報新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