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海事處:黨建引領,多措并舉打通燃油供應“最后一米”
近期長江黃石水位持續低落,轄區金源油庫碼頭前沿水域受水情變化影響存在淺點,到港船舶進港難,導致黃岡市區燃油庫存緊張。為優化營商環境,保障民生供應,黃岡海事處黨支部,主動作為,多措并舉,著力打通燃油供應水上通道“最后一米”。
摸清底數,找準癥結。為了切實掌握金源油庫碼頭前沿水深情況,巴河執法大隊執法人員利用艇載測深儀,多次對該水域水深情況進行了全面測量。根據測量結果,結合大隊資深船長多年在該水域航行經驗,評估可安全進港危險品船舶最大吃水為3.1米,并標定了進出碼頭推薦航路。
壓實責任,明確要求。掌握現場情況后,黃岡海事處迅速召集金源油庫責任人召開協調會,商議進出港油船安全靠泊方案。會中,雙方擬定了靠泊方案,同時,對碼頭企業明確了具體監管要求:一是請航道部門對碼頭前沿水深情況進行全面掃測;二是嚴禁吃水超過3.1米油船靠泊作業;三是為擬靠泊船舶提供安全信息服務,保障船舶靠泊安全。
嚴格監管,真情服務。根據靠泊方案,巴河執法大隊以船載危險貨物進港審批為抓手,對擬進港油船實施分類監管:實際吃水超過3.1米油船一律禁止進港;吃水2.7至3.1米油船由大隊現場維護靠泊碼頭;吃水2.7米以下船舶強化電子監控,沿推薦航路自行靠泊。
截止1月8日,巴河執法大隊已順利維護6艘油船靠泊作業,有效緩解了黃岡市燃油緊張局面。這是黃岡海事處黨支部眾多“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的一項,正如韓國勇書記時常所說,生產安全是應盡之責,服務民生是為政之要。下一步,黃岡海事處黨支部將持續把黨史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實績,在“巴河紅燭”散發溫暖光芒的照耀下,讓“戴圓精神”在實績中星火相傳……(劉珅 劉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