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西持續推進網格精準服務 完善五級黨建工作體系
來源:【青島信網】
網格員將群眾遺失的存單歸還。(來源:萊西市委宣傳部)
信網9月2日訊(通訊員 程強 張琦 記者 谷正原)青島萊西市積極整合資源、增效賦能,探索構建黨建引領城市社區“1 N”微治理模式新格局,打造“黨建引領、社會協同、多元參與、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樣板,持續推進網格精準服務、城市有機更新,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微”處發力 組織架構更“優”
“感謝網格員老師,感謝泰安路社區幫忙。離開檢測點也就七八分鐘,我就接到社區的電話,才知道存單丟了。”拿到失而復得的存單后,李先生連聲謝道。
萊西市水集街道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城市治理的“動力引擎”,從“微”處發力,在“實”處見效,不斷優化完善組織架構,做實基層治理“微單元”。以黨組織為統領,在原有網格化的基礎上成立了182人組成的微網格隊伍,選配各級網格長,將責任明確劃分至每個“微網格”,承擔基礎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隱患排查、矛盾糾紛化解等十項主責主業,推進街道社區治理由“疏”到“密”,由“粗放”到“精細”,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此外,進一步完善“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總支——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家庭戶”五級黨建工作體系,目前首批6個小區(街區)黨支部試點已順利完成,成立89支黨員先鋒隊、266支志愿者服務隊,匯聚了1000余名黨員積極參與社區環境治理、疫情防控等工作,累計開展各類惠民服務活動近百場次,逐步形成“全民參與治理,全民共享治理成效”的新格局。街道計劃今年年底前在60個街區、小區成立黨支部。
黨員入“網” 隊伍建設更“強”
“俺也不知道搭個雜物間是違建,多虧社區黨員主動上門講解危險隱患、宣傳法律政策,還幫忙拆除、清運垃圾,一點也沒讓俺操心。”水集街道重慶路社區居民王先生說道。政策“講解員”、走訪“鐵腳板”、一線“辦事員”……在水集街道,參與城市治理的黨員們普遍有多個“身份”。
通過在網格化治理中實行“支部牽頭、黨員包戶、評先選優”的黨群共建制度,萊西市把黨組織戰斗堡壘筑到網格里,讓黨員入“網”,圍繞常住人口、戶籍信息、特殊人群以及實事辦理等要素明確網格治理“任務單”,確保基礎信息不漏項、社情民意不滯后、問題隱患全面掌握,做到“一戶一檔、一人一卡”,立足基層抓好源頭治理和矛盾預防。此外,建立健全網格工作者培訓體系,結合街道老舊小區、三無小區、新建小區等不同網格小區的特點,常態化舉辦網格培訓班、黨建示范支部培育班等特色培訓,多渠道提升支部成員及網格員履職能力。目前水集街道共開展研討式專題培訓30余次,累計培訓800余人次。
“智慧”賦能 整體效能更“高”
萊西市以大數據為基礎,搭建“水潤城——城管家”智慧網格化管理平臺,采用“1 1 N”模式(即一張網、一平臺、多模塊)運營,通過大數據分析與模型建立、強大的計算引擎處理以及清晰的圖表數據,推進基層網格治理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進一步提高網格管理現代化水平,實現工作“一網統籌”,服務“一網到底”。
“我們依托智能平臺,可以精準實現轄區人口動態管理,在核酸檢測、疫苗接種等工作中實現人員信息的交叉比對。”萊西市水集街道衛計辦負責人馬少靜介紹,平臺打造的“網格二維碼”功能可以將各網格區域范圍、網格員職能等信息實時展現,并通過平臺第一時間收集、反饋居民熱點信息,實現“問題在一線發現,事情在一線解決”,使居民在參與城市治理的同時,提升滿意度,降低熱線率。今年二季度,水集街道泰安路社區群眾服務熱線撥打率較一季度環比下降40%。
本文來自【青島信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