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在线看黄的网站-可以免费在线看黄的网站-可以免费看污视频的网站-可以免费看毛片的网站-欧美电影免费看大全-欧美电影免费

平窩鄉2017年度對標管理工作總結

市發改局:

今年以來,我鄉緊緊圍繞全市“1581”總體思路,緊扣沱東開發、農村“884”建設和“十大行動計劃”,積極學習借鑒國內先進鄉鎮發展經驗,堅持“黨建引領、鄉村共進、共建共享”,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主動對標先進找準差距,抬高標桿自行加壓,加快特色小鎮規劃、抓好全域環境整治,推動項目建設、產業發展、基層治理等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全面促進鄉域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長足進步。現將工作匯報如下:

一、前期工作

(一)高度重視,制定方案

一是正確認識形勢。及時召開鄉、村干部會議,傳達全市對標管理工作會議精神,使全體干部職工充分認識到深入開展對標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把對標工作真正落實到實際工作中。

二是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以鄉黨委書記為組長的對標管理領導小組,明確職責,狠抓落實,在各辦、所、中心、站建立對標工作保障措施,不定期召開對標工作專題會,聽取各部門(單位)對標工作進展情況,安排部署下階段工作任務,確保對標管理有序開展。

是明確追趕目標。制定了《平窩鄉對標對表工作實施方案》,結合實際,初步選擇了彭州市丹景山鎮、都江堰市胥家鎮龍泉驛區山泉鎮分別作為我鄉近期、中期、遠期對標學習對象。

(二)對標對表,學習借鑒

分別于3月、9月、12月組織分管領導和相關辦所中心負責人到龍泉驛區山泉鎮、都江堰市胥家鎮進行實地考察,重點學習規劃建設、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特色打造、基層治理等多個方面,形成全方位對標學習模式。通過對標學習,我們既看到了差距,也收獲了經驗,明晰了努力方向。

一是必須科學規劃,精準定位。科學規劃是優化產業布局、明確發展方向、構筑產業特色的基礎。胥家鎮立足田園生態發展區定位,實施“天府源”農業品牌戰略,突出“春賞菜花黃、夏趟泉水涼、秋收果蔬忙、冬聚胥家場”四季主題,著力構建融合式“大旅游”產業鏈條。山泉鎮提出“大美東山、世界桃源、樂活山泉”發展戰略,建設以桃花故里為核心,涵蓋全鎮的龍泉花果山大景區。科學的規劃引領胥家鎮、山泉鎮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快車道。通過對標我們認識到,我鄉城鎮規劃、新村規劃、產業規劃比較滯后,與實施“東進”戰略和“1581”總體發展思路的要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必須堅持規劃引領,充分考慮資源稟賦、人文歷史、區位特點,創新規劃理念,突出產業特色,優化功能布局,防止規劃簡單雷同、項目同質同構,提升產業競爭力、增強環境吸引力。

二是必須解放思想,做強產業。山泉鎮立足“水果之鄉”的獨特優勢,以“花果為形、產業強骨、文化鑄魂”為主要內容,以國家4A級景區桃花故里為核心,成功打造了眾多鄉村旅游景點,形成了層次分明的產業體系,讓游客在賞花之游、枇杷之旅、水蜜桃之行等觀光賞果中飽覽漫山紅花,品味果中佳品,享受垂釣之樂。2016年,景區共接待游客248萬人次,實現旅游直接收入1.3億元。胥家鎮以產業園區發展為著力點,形成以金勝獼猴桃標準化示范園區、三文魚科普教育基地、鯤鵬鱷魚養殖基地為代表的豐富業態。兩鎮開展創新創業,大力發展旅游經濟、高端服務業,促進了產業集聚成鏈發展。我鄉產業發展水平和層次較低,還處于改善基礎、產業轉型的起步階段,必須積極借鑒,推進思維更新、觀念轉換,著力發展休閑旅游、優質果蔬、花卉苗木產業。

三是必須銳意創新,激發活力。創新是引領發展最持久的動力之源。胥家鎮推行資金投入3個1/3,由企業、政府、群眾籌資籌勞三部分構成,形成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既推動了經濟發展,又促進了群眾增收。以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為契機,有效解決了資金、服務和產權問題,全面盤活了農村資產,為發展打通了“中梗阻”,這些創新做法為我們提供了借鑒。我們必須認真研究國、省、市的資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政策,全力破除發展的瓶頸障礙,同時,充分尊重群眾首創精神,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活力與激情。

四是必須示范引領、統籌推進。胥家鎮依托區域優質資源和產業基礎,以圣壽、南店、金勝等自然村為重點,以彭青線、省道106線精品旅游示范線為主軸,積極打造“十百千”鄉村旅游新形態,帶動全鎮生態農業迅猛發展、休閑農業質效提升、創意農業品牌初顯。借鑒胥家鎮發展經驗,我們將突出抓好“一園三帶”建設,以此輻射帶動全鄉產業發展。

(三)組織實施,深入開展

一是將全鄉目標任務、重要工作、重點項目納入對標管理,每周召開一次工作例會,聽取重點工作、重大項目、重點任務進展情況,協調解決出現的問題,安排部署下階段工作任務,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二是要求各辦所中心結合工作實際提出對標趕超工作目標。同時,建立對標對表管理的考核機制,將對標對表工作納入到整體考核體系中,從對標方案制定、對標改進計劃、對標工作總結、對標管理成果等方面進行跟蹤、監督與考核,做到過程控制與結果考核兩手抓,有力推動了對標工作的開展。目前,我鄉“一鄉一節”特色鄉村旅游規劃已初步完成,同期舉辦首屆平窩鄉紫山藥怡養節活動;完成村級綜合體項目全面竣工,整體驗收將于2018年初完成;“安居工程”、“安飲工程”、通村公路、“東三路”“平青路”等14個重點工程項目建設按時序推進。

(四)對標看齊,成效斐然

1.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全年預計完成GDP 14355萬元,同比增長6.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億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1980元,增幅8%;信用社存款1.97億元,人均存款達1.43萬元。

2.基礎設施不斷改善投資450萬元,用以建設3處集村辦公室、衛生室、文化室為一體的村級服務綜合體項目已如期完成;先后投入錦江區扶貧、財政專項等資金52.8萬元用于貧困戶安全飲水67口機井建設;積極實施公共設施運行維護,投入資金51萬元用于10個村組織活動及日常辦公運轉,提升為民服務能力水平。

3.城鄉面貌不斷嶄新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涉及扶貧領域、通村公路、公益事業、農貸通、春雨工程等14個重大項目,計劃爭取資金4313.79萬元,實際到位資金2246.88萬元,其中:投入385萬元用于通村公路建設,新建完成各類道路硬化25.65公里,春節前完成東三路”“平青路”改擴建項目13.51公里,道路交通建設明顯加快;投資279萬元用于幸福美麗新村建設,重點打造貧困村通農產快捷通道,成功打造了酸棗—丁家—火燒廟—廟山美麗鄉村節點,新增創建“四好”村6個,鄉村環境整體上呈現出點上精致、線上美麗、面上整潔的新面貌

4.民生福祉不斷增進一是民生工程常抓不懈。申請財政獎補資金380.11萬元用于6個村一事一議項目建設。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11096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2944人。鄉綜合文化站全年接待群眾700人余次,舉辦舞蹈、柔力球、農技等各類培訓班8場,培訓人員200余人,組織7場次就業技能培訓350余人,并成功舉辦大型“喜迎十九大、全民健身活動暨四項賽事”文體活動。二是扶貧工作成效明顯。認真做好扶貧產業周轉金和到戶資金管理發放工作,確保資金有效使用。切實做好3個省定貧困村“補短板”項目改擴建、新建25.65公里,因地制宜連片發展148.86畝特色紫山藥種植。三是加快實施貧困戶住房保障工程。全年實施安居工程83戶,其中提前實施3戶3人,建集中安置點7個。對沒有納入安居工程的226戶住房不安全的貧困戶,積極動員參加C、D級危房改建項目,并如期實現貧困戶住房安全戶戶達標。四是切實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通過“大聯動、微治理”網格化工作,抓安全生產,爭創二星級平安鄉鎮;抓綜治維穩,爭創“和諧平窩”,相繼實施天網工程和雪亮工程,新增31個探測點,有效預防打擊違法犯罪,實施領導包案制,全年累計調處上級交辦信訪件17起,調處率100%,調結16起,調結率達94.11%以上。抓特殊人群警示教育,強化精準幫扶歸正人員工作,加大法輪功轉化人員后續跟進管理,防止反復。持續加強加強平安文化建設,倡導人文關懷,完成何家棚村平安小區綜治整治,培育良好的社會風氣。

5.環境保護成效顯著加大禁養區限養區環境保護力度,強力關停11處大中型養殖場。持續加大對沱江水源保護,整治排污渠系300米。強力推行河長制,設立河段長,組織干部群眾對轄區漂浮物、水葫蘆、白色垃圾、禽養殖污染、農業面污染源進行清理和打撈。

二、下一步措施

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堅決貫徹落實搶抓“東進”機遇建設“三新”簡陽重大部署,借鑒對標城市理念、經驗和做法,重點對接沱東開發、農村“884”建設和“十大行動計劃”,力爭通過5-10年時間,形成宜居宜業宜游宜樂的發展新格局。

一是重規劃。按照“規劃引領、鄉村共進”的思路,發揮“距城市不遠、離生態很近”的優勢,充分利用簡陽建設大城市、沱江對面簡州新城規劃建設的帶動效應,悉心研究場鎮街道、學校、衛生院、廣場、農貿市場、污水處理廠及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布局,拉開城鎮骨架,改善城鎮環境,提升城鎮功能。突出一三互動、農旅融合,利用好沱江沿岸自然生態優勢資源,以現代生態農業園和成安渝、東三路、平青路沿線“一園三帶”為重點,著力發展休閑旅游、優質果蔬、花卉苗木產業,加快建設生態幸福魅力平窩,打造簡陽近郊現代農業強鄉。

二是抓項目。堅持以項目為抓手,搶抓沱東開發機遇,積極對接“1581”戰略部署、“十大行動計劃”和“農村884工程”,梳理涉及我鄉重大項目30個,做好項目前期準備工作,依托全鄉“一園三帶”產業布局,加大項目招引力度,加快在建項目進度,以項目的大建設,帶動經濟的大發展。

是夯基礎。協調推進14.8公里東三路、平青路升級改造工程,加快實施7公里通村硬化路和8公里渠系整治,以實施500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契機,加快實施“小組微生”新村建設,加強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不斷改善農業農村基礎條件。

是優產業。以都市現代農業為發展方向,促進土地規范有序適度規模流轉,加快調整產業結構,構建產業生態圈,支持道明、怡科等農業企業做大做強,不斷拓展產業園區規模,創響平窩紫色山藥名片,引導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培育壯大農民經紀人隊伍,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增強產業帶動力和競爭力。

是惠民生。積極配合做好小學、幼兒園、衛生院、污水處理廠選址建設,加快彌補民生事業短板。推進3個省定貧困村幸福美麗新村、綜合服務中心和新都區對口幫扶項目建設,保質保量完成305戶貧困戶安居工程和C、D級危房改造工程,確保貧困村摘帽、貧困戶脫貧,與全市同步實現高標準全面小康。

是提能力。要求黨員干部自覺踐行“五有五做”標準,真正解放思想、創新思維,增強敏銳性、提升執行力,為加快發展提供保障。堅持靜態對標和動態對標結合,全面深度學習3個對標鄉鎮產業發展、集體經濟、鄉村旅游、新村建設、環境治理等方面的機制模式和先進經驗,瞄準先進找差距,比學趕超促發展。

簡陽市平窩鄉人民政府

2017年12月22日

相關新聞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在線咨詢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