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區多措并舉,系統推進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如何推動黨建引領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
導讀
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是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城關區社會組織黨委緊緊圍繞“組織堅強、作用明顯、活動經常、運行規范”的總要求,聚焦重點,破解難題、改革創新,著力打造社會組織黨建品牌,引領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
01 夯“組建”
破解“黨建管理難”問題
按照“黨組織應建盡建、工作覆蓋全面有效”的目標,在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中建立黨組織,確保應建盡建、聯合組建。為確保黨建工作全面、有效開展,建立“五個同步”工作機制。即:與成立登記同步,社會組織一經批準登記,同步建立黨組織,開展黨的工作。與日常管理同步,形成黨建與業務一體推進的工作機制。與年檢(年報)同步,社會組織在年檢(年報)中,同步考察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開展情況,確保黨建工作有效落實。與社會組織等級評估同步,將黨建工作開展情況納入社會組織等級評估指標體系,增強黨建工作的分值權重。與社會組織換屆同步,換屆時實現社會組織領導班子和黨組織負責人同步調整。
02 抓“派聯”
破解“兩個覆蓋難”問題
針對社會組織兼職黨員多、黨員流動性大等問題直接影響“兩個覆蓋” (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工作。為破解這一難題,制定《關于向社會組織選派黨建指導員的實施方案》,全區文體旅、教育、衛健、民政共派駐黨建工作指導員59名。推出“一派一聯”模式,建立由區民政系統黨員“一對一”聯系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機制。對已建立黨組織的指導做好鞏固規范提升黨建工作;對未建立黨組織的,做好社會組織出資人(負責人)的思想政治引導、幫助建立群團組織、聯系職工(會員)群眾、推優入黨等工作,推動建立黨組織。“一派一聯”不僅實現了區社會組織黨委主管的328家社會組織“兩個覆蓋”均達100%,同時還提升了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水平,凸顯了具有民政特色的社會組織黨建工作亮點。
03 聚“合力”
破解“資源共享難”問題
為有效解決社會組織黨組織資源不足等問題,城關區從“合”字入手,多渠道搭建社會組織跨界合作和人才培養平臺,引導社會組織共享共建、互助共贏。根據社會組織需求,每月設計一個主題,召集相關社會組織參與,通過項目對接、合作等方式,在社會組織、會員單位、相關職能部門之間搭建信息溝通、資源共享平臺。創新黨建活動載體,統籌黨建、人才資源,開設工作論壇,組織觀摩學習、研討交流,定期對社會組織黨組織書記、黨務工作者開展培訓;加強社會組織示范典型培育,扎實做好社會組織“雙強六好”黨支部推薦評選工作,通過抓點帶面,促進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全面提升;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從嚴從實從細落實“凝心聚力”工程各項部署,真正把“凝心聚力”的思想牌打成“實干擔當”的落實牌。
04 重“細化”
破解“規范建設難”問題
為破解社會組織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難題,城關區一手抓示范點創建,一手抓黨組織規范,取得了樹立標桿、典型引路的良好效果。對照省委組織部印發的《甘肅省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支部建設標準化手冊》明確了社會組織黨建示范點的創建指標和工作標準,持續開展自查,查漏補缺,做好對標爭創、評標議標、督導檢查、總結提升等工作。及時更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臺賬和信息,著力整頓不規范的黨組織,明確黨組織責任領導和整頓時限,適時調整社會組織黨組織設置,有效完成了黨組織規范化整頓并提升了黨建工作水平。同時,開展“社會組織黨建和養老機構黨建雙提升”活動,實現民政跨業務領域黨建工作的互相借鑒、取長補短,在加強基層黨建的同時,打造民政特色黨建品牌。
05 強“引領”
破解“服務大局難”問題
充分發揮社會組織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引導社會組織合力服務大局,以有為贏有位、以有位促有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區社會組織黨委第一時間下發《致全區社會組織倡議書》,引導社會組織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各社會組織發揮黨組織作用,自覺參與疫情防控,形成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濃厚氛圍。據不完全統計,全區有近85個社會組織黨組織280余名黨員直接參與社區疫情防控、捐款捐物、提供心理援助等服務。為民辦事見實效。今年以來,區級行業協會商會積極開展“我為會員辦實事”“我為企業減負擔”等實踐活動,已有10余家行業協會商會減免會費收費 378.55萬元,惠及803余家企業,有效履行企業職能,彰顯了社會組織黨組織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