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學黨史 – 西山景區黨工委:“五大舉措”創建5A級旅游景區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西山景區黨工委堅持以旅游行業黨建引領5A景區創建,以創建活動助推黨建引領、為民服務走深走實,實踐探索行業黨建新模式。
一、立足“強”組織,堅持政治引領
在“探”字上下功夫,實踐“135”黨建工作新路徑。堅持以推動旅游行業黨建和5A級景區創建同頻共振為總目標,以構建區域性“黨建聯盟”、建設綜合性黨群服務中心和開辟特色旅游專線為載體,以政治引領、文化傳承、服務提升、景區治理、產業發展為支撐,為奮力開啟更具活力的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中樞門戶區建設新篇章和景區高質量發展新征程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和組織保障。
在“學”字上做文章,筑牢思想陣地。領導班子堅持以上率下,躬身踐行。采取參加輪訓、專題講座輔導、理論中心組學習、現場教學、讀書班、個人自學等方式,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先后組織召開9次黨工委會、3次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深入研討、研究部署,推動景區7個黨組織和186名黨員全面準確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各基層黨組織開展集中學習培訓11次,宣講報告會3次,專題讀書會4次,萬名黨員進黨校3次,專題黨課12次,現場教學8次。
在“建”字上見行動,建強黨的組織。采取單獨組建的方式,把支部建在景點上、建在服務團隊上、建在景區企業上,目前,西山景區內建立黨組織7個,黨員186名,入黨積極分子10名。打破行政、區域、行業界定,從農村致富帶頭人、景區管理人員以及一線優秀員工中選拔了一批黨性強、政治素質好、懂旅游知識、有較強組織領導能力的黨員擔任黨支部書記,激發黨組織活力。
在“強”字上求實效,提升黨建引領力。按照“人群在哪里黨的工作就開展到哪里”的工作思路,認真落實直接聯系群眾,接訪下訪相關制度規定,確定黨工委領導班子掛鉤基層黨建聯系點。班子成員深入基層一線20余次,處理辦結信訪件3件,并通過“五級聯動”平臺辦結群眾訴求事項35件,著力為黨員干部和群眾解決困難。由景區黨工委牽頭協調群團組織和駐區單位,利用節假日等有利時機,組織開展“垂直馬拉松”“紀念徐霞客誕辰432周年”“建黨98周年紀念聶耳森林音樂會”等重大節慶、愛國主義教育、康體健身、民俗文化、文化沙龍類等大型活動50余場次,吸引了8000余名游客自發參與。
二、立足“弘”傳承,堅定文化自信
景區現有11處國家、省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觀賞游覽價值,堪稱為滇中文物寶庫,促進“黨建”與“文化旅游”的深度碰撞,是豐富旅游內涵,提升景區品質的重要途徑。
開辟傳統文化傳播線。以徐霞客游線為主題,結合景區現有的儒、道、釋及徐霞客文化,設置西山傳統文化旅游專線,通過重走“霞客路”,追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根和魂;此外,組織編纂《昆明西山楹聯》《昆明西山歷史》等展示西山文化內涵的書籍,開發龍門雪糕文創網紅產品,擦亮“湖畔西山”文化品牌,講好新時代西山故事。
開辟紅色文化教育線路。以“愛國奉獻”為主題,打造“聶耳文化名片”,定期在西山聶耳墓舉行拜謁活動,激發游覽者的愛國熱情;依托南洋華僑機工抗日紀念碑等紅色教育基地,接待各級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到教學基地參觀培訓學習,累計接待9550余次,20余萬人。西山景區積極爭取省市區委政策支持,安排專班推進落實西山區書記領航項目暨西山區國歌文化教育基地建設,并于7月1日接受昆明市黨員教育培訓基地——聶耳和國歌文化黨員教育基地在景區授牌。
開辟農業休閑民俗旅游線路。以黨建領航打造鄉村振興新樣板,結合景區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社區建設等,開辟觀光果園、生態采摘果園等,同時扶持高端高效、特色生態農家樂發展,改善環境,提質增效,實現農業休閑旅游與鄉村振興相結合;每年定期開展“三月三”民俗文化活動,;定期舉辦“青山綠意踐黨行”“漫步西山,悅走新希望”“文明旅游我先行,文明行為我踐行”等系列主題活動40余次,組織黨員職工干部參加“不忘初心·邁入新時代‘西山睡美人’文化藝術節”“西山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史知識競賽暨‘學習強國?學習達人’”學習競賽和“西山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暨第三十三屆西山音樂節”合唱比賽,均榮獲二等獎,提振了景區黨員干部職工的“精氣神”。
三、立足“優”服務,堅守行業規范
緊扣創建5A級旅游景區工作重點,統籌開展“制度型”“智慧型”“黨員示范型”“三型”景區建設,以黨建助推景區創新提質。
一是開展“制度型”景區建設。黨工委嚴格按《風景名勝區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旅游業服務標準化》等體系文件200余個,對文物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森林防火、安全生產、開發經營、旅游服務等方面做出詳細規劃,有效化解景區開發與保護矛盾,在可持續發展中增強游客旅游體驗。
二是開展“智慧型”景區建設。“一部手機游云南”,定制開發景區線上線下票務系統,新建門禁閘機,實現景區購票“一碼通”;建立人臉識別閘機通道,實現游客“刷臉”入園,優化游客旅游體驗;建設占地800平方米的集黨群事務、文旅發展、安全保障、生態保護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型黨群服務中心暨游客中心,為服務景區發展、服務游客群眾、服務黨員提供“線上 線下”的陣地支持。
三是開展“黨員示范型”景區建設。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衛生城市復審、5A級景區創建等工作,在景點窗口、索道、停車場等地,建立黨員義務咨詢點、黨員服務站為游客提供服務;開通景區黨員服務熱線,設置黨務公開公示欄、黨員聯系卡、黨員掛牌上崗等方式,及時為游客開通紅色通道;設立黨員責任區,將西山景區分成11個網格,由2-3名黨員和中層以上干部包一個網格,著力加強景區精細化管理;設置黨員示范崗、雷鋒志愿服務站,根據黨員的年齡、文化、特長進行設崗定責,在聶耳墓、龍門景區、茶馬花街等游客較為集中的地方,維持現場秩序,處理突發問題,開展文明宣傳,拓寬黨員干部立足崗位做貢獻的渠道,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四、立足“重”治理,加強聯盟合力
一是成立“西山旅游行業黨建聯盟”。按照“整合資源、搭建平臺、溝通互鑒、共建共治”的總體思路和協調共商、平臺共建、資源共享、考核共評、經費共擔的“五共”工作機制,景區黨工委和昆明市聶耳墓(升庵祠)文物管理所、景區派出所、昆明旅游索道有限責任公司等7家單位共同組成“西山旅游黨建聯盟”,簽訂黨建聯盟盟約,搭建共建平臺、形成共贏格局,為景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二是開展景區喊客拉客及黑車整治。聯合交警、路政、運管、派出所及街道辦等部門形成了景前區喊客及黑車整治合力。
三是開展旅游環境綜合整治。突出文明公益宣傳、公共設施完善、綜合文化服務、公共秩序維護、窗口行業服務等重點內容,在春節、中秋節、國慶節“等旅游高峰期,組織黨員群眾適時開展“干干凈凈迎國慶·同心共建文明城”“講好聶耳和國歌的故事”等活動,確保風景名勝資源永續利用。
四是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圍繞“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不斷延伸監管網絡,以食品安全、索道安全、森林防火等為重點,全面落實安全、防火責任制,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層層簽訂責任書,宣傳、巡查、管控和基礎設施建設到位,實現森林火災火險和安全生產事故零報告。
五、立足“謀”發展,鞏固發展新局
一是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探索“公司 合作社 農戶”模式,推進后山片區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由景區和社區共同成立昆明碧靈西山投資開發公司,成立種養殖農民專業互助合作社,加大農產品的深加工力度,實現了農戶現有養殖資源、經果林產品統一包裝銷售,培育了貓貓箐農業生態休閑旅游品牌,目前,貓貓箐社區已成功申報為昆明市改善人居環境示范村。
二是黨建助推生態旅游。景區緊緊依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打造“黨建 生態 旅游”品牌。把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特色經果林種植與樹立貓貓箐農業生態休閑旅游品牌有機地結合起來,開發多樣化、精品化農業旅游項目,推進農業生態旅游發展,形成環境-生態-康養-旅游閉環循環經濟模式。
三是黨建促進景區經濟發展。實現景區黨組織、黨員隊伍、黨的活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破解旅游景區普遍存在的從業人員素質不高、服務態度不好、服務不規范等痼疾。截至目前,景區接待入園人數約132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20173355元,實現了安全、秩序、質量、效益“四提升”。
下一步,景區黨工委堅持“臥佛山”邊勇攀登,“睡美人”旁創佳績,“聶耳墓”前頌國歌,“紅色旗”下踐初心。優化創新發展模式,積極實踐“135”黨建工作新路徑,帶領群眾大力發展休閑旅游、生態旅游等特色產業,切實把黨組織打造成帶領群眾致富的堅強戰斗堡壘,奮力開啟更具活力的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中樞門戶區建設新篇章和景區高質量發展新征程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和組織保障。
來源:西山區黨史教育辦、西山景區黨工委
編輯:楊錦佳
編審:陳 麗 湯瑀煖
終審:范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