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湖區突出問題導向,以黨建項目化管理破解基層治理難題(黨建項目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蓮湖區緊扣基層治理重難點問題,把黨建項目化管理與工作創新創優相結合,以問需選題、研判立項、靶向推進、跟蹤問效為舉措,推動基層黨建通過項目化運作實現效能轉化。
為有效破解疫情防控和突發事件處置中,網格劃分不細、力量調動不充分、資源整合不夠導致的底數不清、服務不精準、民意收集不充分等問題,蓮湖區探索實行黨建“鄰里格”項目,以更精細網格管理打通服務群眾末梢神經,實現在基層治理中迅速組織動員群眾、精準傳達政策、更快收集民情,將群眾工作做到更細更實,以較小的代價實現最大成效。
以“鄰里格”搭建社區治理立體新架構。區委組織部牽頭通過組織體系構建、網格整合,以一張立體網打磨基層治理最小顆粒度,依托綜治平面網格劃分,在全區131個社區縱向細分“片區—小區—樓棟—單元—居民”五級網格架構,末端形成以每30-50戶為最小單元的“鄰里格”,讓管理服務的觸角直接延伸到居民戶,推動網格治理從“基本單元”向“治理樞紐”轉變。
以“鄰里格”創新社區治理服務新載體。圍繞“格呼有應、街呼區應、區社聯動”協同作戰,建立區、街、社區、網格聯動貫通的智慧管理體系,把17個部門50項事項入網進格,探索黨建、綜治終端融合,讓居民群眾、新就業群體等成為網格信息收集的吹哨人;以地域相近、民情相似為原則,整合4-6個社區資源,打造面積不低于1000平米的集學習教育、便民服務、文化娛樂、康養醫療等一體化中心社區,解決基層陣地不足、規模不夠、服務功能單一的問題。撬動民政、科技、群團、公益慈善機構和各類社會組織資源進駐,實現資源最大集聚;在小區層面,把組織陣地建在網格上、服務延伸至家門口,依托日照中心、養老和文化服務站、物業等為陣地建立面積不小于20平米的黨群服務站,由區級財政給予2萬元經費保障,引導居民自行開展學習培訓、互動交流和鄰里互助,戰時成為黨組織吹哨地和小區內黨員志愿者的集結地,最大化實現小區自管自治。連點成線、連線成面,形成區、街、中心社區、社區、小區5級治理服務體系,把無形的鄰里網格固定在有形實體上,讓為民服務在不同層面有陣地平臺、有載體支撐、能聚合力量。
以“鄰里格”開辟居民自治多元新途徑。為充分調動網格內多元主體參與治理,發揮基層黨組織號召力,吸納物業人員、在職黨員和熱心居民擔任小區、樓棟、單元不同層級鄰里網格員,帶動社區周邊商戶、新就業人群、社會組織自組織等群體成為網格治理力量。引導其借助資源優勢和熟人優勢,帶頭參與小區治理、志愿服務、鄰里互助,吸引更多居民遵守小區公約、自治規范,培養鄰里守望、和諧和睦觀念,實現“格中人管格中事”,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社區、難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調動了基層各方力量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服務的積極性。
目前,全區共建立各層級“鄰里格”15767個,擁有1.2萬名專兼職網格員。建立了統一的綜合指揮網格平臺,14個片區化中心社區,504個小區黨群服務站,撬動32個部門、75個駐地單位、41家第三方組織力量、450余家商居聯盟商戶及9000余萬資金在網格聚集,平安建設、民生服務和保障等方面服務更加精準,惠及60余萬群眾,多元立體體系基本建立,服務質效水平不斷提升,走出了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路徑。(中共西安市蓮湖區委組織部供稿)
編輯:高閣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