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黨建引領功能:煙臺總部經濟基地創新實施“1+N”紅色服務專員制度
來源:【煙臺日報-大小新聞】
大小新聞客戶端11月23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賴皓陽 通訊員 呂文蕾 攝影報道)煙臺總部經濟基地是煙臺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的主戰場,經過“總部人”10年的接續奮斗、開拓發展,園區已引進企業200余家、員工1800余人,集中分布在10余棟商務樓宇內,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
如何助推企業加速高質量發展,打造經濟發展新高地,是煙臺總部經濟基地服務中心面臨的首要課題。服務中心黨總支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功能,積極貫徹落實“黨建融合發展”戰略部署,創新實施“1 N”紅色服務專員制度,“1”是指每個企業都有1名機關黨員負責包辦企業所有事務,“N”是指在包保企業中幫助企業解決問題、開展以商招商、推動園區建設等各方面工作,通過發揮機關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聯系紐帶作用,使每一家企業都有一名機關黨員直接聯系對接,實現政企溝通“零距離”,解決問題“零停滯”,企業發展“加速度”,不斷激活基層黨建“神經末梢”,激發了園區發展動能。
紅色服務專員制度的創新實施,使黨員成為黨和政府聯系企業的橋梁紐帶,及時把黨的聲音傳遞給企業,把國家政策傳達到企業,同時幫助企業排憂解難,使黨建更有生產力,企業更有歸屬感,園區更有人情味,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進一步增強。
構建服務“大網絡”,架起組織“聯企橋”
服務中心黨總支建立健全組織架構,由黨總支副書記牽頭,對園區11棟樓宇、200余家企業進行網格劃分,派出13名機關黨員作為紅色服務專員,直接聯系對接一定比例數量企業,制作紅色服務專員聯系卡,主動加入到分包企業微信群和樓宇物業群,使轄區所有市場主體和企業全部被“裝進”13個網格中,構建起“橫到邊、縱到底、家家到、全覆蓋”的網格化企業服務管理體系。兜起“大小事”。紅色服務專員積極沉下去、動起來,堅持每周上門1次問需遍訪,每周召開1次問題推進會議,立足服務企業全生命周期,以“事要解決”為根本目標,對企業困難一管到底、全程協調、跑腿代辦,對于能及時答復的當場予以答復解決,對于需持續推進的則登記造冊、跟蹤推進、限時督辦,直至問題銷號解決,用一張網,兜起了企業服務的大小事。
注重在服務過程中突出黨建凝心聚力功能,發揮黨員思想政治工作優勢,在為企業跑腿代辦中傳遞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專員自身的微光與能量,凝聚起企業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為黨的事業拼搏奮進的精神力量。短時間內,黨建引領發展的旗幟,迅速飄揚在了園區的每個角落。
打好政策“組合拳”,托起企業騰飛夢
為增強企業服務專員專業能力,有效提升服務水平,服務中心黨總支堅持開展“每周夜校”,邀請財政、稅務、發改、人社等部門對服務專員進行專題輔導,系統解讀企業上市、金融融資、減稅降費、產業培育、人才引育等利好政策,同時采取案例研討、現場觀摩、座談交流等多種形式開展培訓,確保服務專員學得清楚、講得出來、辦得明白,“一攬子”解決企業難題。
在全面習得專業知識后,黨總支組織服務專員對各級黨委政府出臺的利好政策進行逐一分析梳理,找準與各自分包企業結合點,將政策精準推送到相關企業并進行詳細解讀,讓每個企業第一時間了解自己能夠享受什么政策,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當好政策落實“執行員”。為幫助企業應享盡享、早享快享政策紅利,服務專員駐扎企業“沉浸式”輔導申報,與企業一起挖掘優勢、謀劃包裝,發揮政策惠企最大效用。今年以來,先后幫助橙色云申獲省級支持高質量發展獎勵資金、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幫助岸基網絡申獲省、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榮譽10余項,企業轉型升級成效突出。
下好全局“一盤棋”, 開啟總部新篇章
服務專員在為企業服務過程中,注重收集招商信息,建立招商引資項目庫,每周對獲取的信息更新匯總,搶抓時機逐一跟蹤落實、上門招引,最大限度推動項目落地。今年來,項目庫已登記招商信息130余條,引進項目53個,其中500強企業2家,總部型企業5家,強優型企業30余家,申報國家級高層次人才1名,園區產業集群水平進一步提升。
緊盯項目建設“主引擎”,服務專員為總投資13億元的省市重點項目制定推進計劃,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實時跟蹤,從項目簽約到進場施工,服務專員每天都會到建設現場查看施工質量及進度,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以“保姆式”貼心服務,助力項目建設“加速跑”,切實發揮項目帶動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作用。聚焦企業員工反映缺乏生活功能配套等問題,黨組織和服務專員加強對配套項目的招引工作,迅速布局了特色餐飲、便利店、咖啡店等業態,年內引進7-ELEVEN便利店、摩咔咖啡店、如家快捷酒店和西北美食等多家品牌商入駐,在提高園區工作體驗和滿意度的同時,也推動了園區品質提檔升級。
真心實意“走企業”,凝聚奮進正能量
紅色服務專員制度實施以來,累計走訪企業5600余家次、征求問題152件、解決問題134件,其中,疫情期間幫助北洋設計院、信一咨詢等30余家企業復工達產,解決合同簽約、招投標等問題40余個,挽回經濟損失5000余萬元。通過為園區企業提升創新能力爭取校園數字化服務省級試點,業務量增長近3倍;通過為十二學助力互聯網 課堂改革在全區推廣,使用量凈增2000余人,市場主體逐步做大做強。產業集群水平大幅提高。經過強力招引培育,園區科技研發、信息技術、金融保險、中介服務等4大主導產業規模大幅擴增,總部經濟基地民建大廈、煙臺咨詢大廈入駐率達到100%,企業服務中心樓宇入駐率達到91%,更大規模的實現了產業集聚、資本集聚、人才集聚,龍頭引領集群發展格局加速形成,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園區營商環境全面優化。
紅色服務專員制度的深入實施,大幅拉近了總部基地與企業間的關系距離,獲得了企業的高度認可和支持。先后收到煙臺逸城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新能力(山東)體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送來的錦旗,并對服務專員盡職盡責、高效辦事的服務提出高度贊揚和感謝。下一步,總部基地將繼續深入實施“1 N”紅色服務專員制度,強化為民服務宗旨,堅持企業發展主體地位,進一步豐富形式、細化措施、完善機制,持續為企業職工提供高質量服務保障,以實際行動增強企業幸福感、滿足感、獲得感,將民心緊緊凝聚在黨的旗幟下,厚植黨的“執政根基”。
責任編輯:紀春艷
審校:高涵
本文來自【煙臺日報-大小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