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芯微王升楊:芯片產業“你缺我有,就可賣產品”的邏輯不再成立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白昊天)4月1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納芯微董事長王升楊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整個“缺芯”的時代結束之后,一個國產的芯片公司“你缺貨、我有貨,這樣我就可以賣產品”的邏輯可能慢慢不再成立了。
納芯微董事長王升楊圖/受訪者供圖
在王升楊看來,今年汽車產業“缺芯”的狀況已經逐漸得到緩解。可能有個別的芯片短缺,絕大部分的芯片缺口已經大幅度得到緩解。此外,在過去“缺芯”的兩年間,國產芯片企業得到了非常好的機會窗口,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領域,實現了非常好的突破。
王升楊認為,在缺芯時代結束后,中國芯片公司正面臨全新的挑戰。隨著國際芯片企業產能恢復,中國芯片企業已不能再做“替代”“跟隨”,需要更多的布局與思考。
首先,要持續地去完善和豐富企業的產品線。過去兩年,很多公司是靠“一招鮮”,靠一兩個產品供應的缺口就能進入產業的。但是從長期來說,模擬芯片種類非常豐富,如果想在這個領域長期立足,企業需要去完善自己的產品豐富程度。
其次,行業內一直在強調汽車芯片本質上是一個非常高標準、高可靠性應用的領域,在這樣一個領域里面,企業要想長期立足,一定要修煉內功,要把自己質量管理體系、產品的質量管控能力切實地建立起來。
最后,在“缺芯”時代過去后,國產的芯片公司要持續給我們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一些價值。王升楊認為,過去幾天國產芯片更多是在做“原位”替換,即國外對某種芯片供應不上,國產企業可以做一個一模一樣的,即“人家有什么我們做什么”。但隨著芯片供應逐步充裕,中國芯片公司要針對中國市場蓬勃發展的需求去定義和開發下一代的產品。
王升楊指出,中國的芯片公司要快速地從跟隨者逐漸轉進理解應用,甚至要引領應用。
編輯 方靜怡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