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解放、了解男人、治愈失戀、泡帥哥|12個女人與社交App(美女和帥鍋)
社交平臺給女人帶來的情愛自由
當女人越來越優秀,她們需要遇見更優秀的男人。不論在哪個城市、什么年齡、什么職業,女人接觸了更多的信息,她們對人生和愛情的認識驚人的變化著,一部分人開始用行動去掙脫以男人為主導的男女關系模式,在這個過程中社交平臺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很多女生大膽的走入社交平臺,去嘗試她們在線下不敢嘗試的交往方式,畢竟現在社會的價值觀依然對女人很苛刻,對男人更包容,而在社交平臺上就沒這個問題。
我們收集了12個女人與社交App的故事,
從她們的故事里我們發現,
社交平臺能實現的:
- 展現自我優勢
- 擴大選擇面
- 找到外形優質的男生
- 嘗試更多的戀愛方式
- 不再害怕分手
- 尋找替代婚姻的關系
- 可以更多的去了解男生
1、@李李李李小花啊 醫藥公司質管員 30歲 青島
用社交軟件的目的:
更全面的了解男人
我用了3年社交軟件了。其實線上線下是同一批人,比如浙江農林大學那個直接在學校到處約的女生,睡了一堆同校男生(好幾個還有女朋友),比如屢屢爆出的中學生不雅視頻,這些難道不都是活生生的“身邊人”嗎,我們聽說的各種渣男渣女不也都是線下的嗎?你在App上遇到的人也是別人身邊活生生的同事、同學,有好有壞。
不只是渣男渣女孤獨,正常人都孤獨,都需要各種途徑尋找慰藉,大家嘴上說著社交平臺多污,實際上私底下都在用。就像避孕套也曾被認為是污穢之物,會導致縱欲,但它解放了女性,將我們從生育束縛中徹底解脫出來,可以放心的享受男女之愛;現在社交平臺同樣在解放女性,讓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去自由地溝通男女關系。而且說實話,男人們在社交平臺上也更真實,能讓你更迅速、全面的了解男人,放棄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我在社交平臺上遇到過對感情很認真的大學生,天天和我聊天,帶我吃好吃的;也遇到過處處要壓你一頭顯示自己優越感的男人,只要他覺得自己沒有優越感了就要開始作,自以為長得帥就不能忍受女人在自己面前不夠卑微。
2、@Emiri_PLAcoo 金融公司分析師 26歲 寧波
用社交軟件的目的:
不想和異性的情愛關系搞得像“心理戰”
經濟穩定,自己有車。金融行業是一個容易將各方面欲望都放大的行業,這里的思維方式就不適合談一場“淳樸、真實、不受世俗標準限制”的愛情。哪怕是激情,也應該是建立在有血有肉的真情實意的互動之上。現在很多人,連短暫的激情都會充滿了裝X、博弈和權衡,讓人心累。另外,由于行業的關系,周圍的男生大都整天加班、出差,沒時間健身,缺少陽光健康的感覺,實際上他們都被迫在20多歲到30多歲這段時間對身體過度消耗。
社交平臺讓我發現還有很多男生愿意并且能夠花時間陪你進行一些非常普通但是很暖心的事情,比如打游戲、聊劇、分享可愛動物的短視頻,并且他們自己也花更多的時間去生活,比如健身、研究美食。哪怕是一夜X,我也更愿跟一個真實、有情趣、常運動的人一起。
3、@杰西卡的卡西杰 快消品外企市場經理 23歲 鄭州
用社交軟件的目的:
嘗試不同的戀愛方式
一直沒有找到婚姻的意義,更不想生孩子,所以在社交平臺上尋找志同道合的人。現如今你幾乎需要“一只軍隊”去幫助你的孩子殺出重圍、成功成才,而我的經濟條件只夠自己活得很精致,卻完全無法確保給我孩子提供足夠競爭力的經濟條件。自己活得美美的,把爸媽照顧好,老了以后和愛人或者閨蜜一起到處旅游不香么?個人不想生孩子更不會生2胎,為什么要過“上有4老下有2小”的人生?
周圍很多朋友到了30多歲還沒有結婚,但是有固定的男女朋友。現在不以婚姻為目的的戀愛越來越多,大城市里的一些人正在嘗試一些與傳統婚戀模式不同的戀愛關系,他們更在意兩人互相的感受,而不在意外界的標準。我很贊同這些新的嘗試,隨著經濟的發展,大城市正在與國際社會逐漸融合,不論是經濟還是人文都更加多元化、包容,對情愛關系的看法與處理方式也都逐漸與發達國家趨同,完成任務似的結婚生育模式已經不再是唯一選擇。
4、@依依宮柳拂宮 26歲 舞蹈老師 北京
用社交軟件的目的:
展現自己的優勢,找到有共同語言的異性
我的工作比較自由,時間靈活,可以花很多時間在生活上。在社交平臺上可以讓更多人看到我的優勢,舞蹈和家居是我的愛好,我會把我的舞蹈視頻,或者裝修、整理、裝飾房間的美圖放到社交平臺上,尋找一些能欣賞我,和我能產生共鳴的人,在有共同語言的情況下再談別的。
中國優秀的女孩太多了,愛學習、懂生活、有時尚感、有上進心,但身邊卻總是缺乏同樣優質的異性,這些優秀的女孩都值得讓更多人看到,獲得更多認識優質異性的機會。另外,女生任何時候都要美美的,在社交平臺發照片和動態能逼著你去捯飭自己。
5、@我不是NANA 28歲 新媒體運營 深圳
用社交軟件的目的:
找個帥哥
這年頭找個帥氣有時尚感的男生就那么難呢?身邊的女孩子個個都懂得外形的重要性,努力讓自己更漂亮更優雅,但是男生呢,卻一直停留在“不用打扮,不用帥氣,也能找個還不錯的女孩回家生娃”的思想境界。希望有更多高質量的社交平臺出現,給中國男孩們一些壓力,不要總以為大腹便便但是有錢有車就能搞定女孩,其實很多懂得打扮自己的帥氣男孩雖然“窮”,卻能輕易就獲得女孩子真心的喜歡,甚至好幾個女孩“搶”,因為中國帥哥實在太少了(幾乎只存在于電視上),而很多上社交平臺的女孩都是沖著“找個帥哥”去的。因為社交平臺那個左劃右劃的機制首先看的就是顏值和外形,第一眼沒感覺基本就劃“不喜歡”了。
6、@AYU’s Secret 32歲 自由撰稿人 廣州
用社交軟件的目的:
擴大社交面
由于我的工作沒有一個固定場所,很難有機會與異性在長期固定的合作過程中成為交心的朋友,幾乎都是見一兩次后就只在線上聯系了,不會聊工作以外的話題。
社交平臺最高效地幫我實現了蕭亞軒《戀愛守則》里的第一條:要多交朋友。重點是聊工作以外話題的朋友。
現實生活中我也會盡量通過朋友去認識更多人。那些“出入優質男人出沒的地方”這類的方式都太難,并且顯得處心積慮,但是讓身邊的朋友帶的方式還不錯,你身邊所有人的朋友圈其實都是可以裂變的,比如可以給優秀的男生介紹你優秀的女性朋友認識,下次他有局的時候也會叫上你們。
7、@風花煙絮 25歲 某寶店店主 西安
用社交軟件的目的:
走出失戀傷痛
自己開某寶店,男友劈腿網拍模特。由于每天經營網絡店鋪,對網絡中人心和人性的印象比較消極,原本并不喜歡社交App。分手后本來是為了報復前男友就注冊了社交平臺,后來發現通過社交App更了解男生了 ,線上和線下的其實是同一批人 ,不要以為你身邊的男生就會比社交平臺上的靠譜,也不要以為社交平臺上的男生就都是渣男。
社交平臺能高效完成匹配,分手后一兩個星期就能匹配上幾個聊得來的異性。這會使你的心態不一樣,所謂“不愛了也沒關系”是建立在你社交面廣的基礎上,當然不是說你要“養魚”,只是說你不怕失去,有足夠大的社交圈可以去認識新的異性。古時候的女性就是因為一生中沒出現過幾個男人,所以就會把眼前的男人視為生命般的存在。現在只要你不斷提升自身價值,總會有各種渠道幫你找到更好的伴侶。
8、@林新新 30歲 畫展策展人 上海
用社交軟件的目的:
解放天性,嘗試主動
女生在愛情里是被動的,而這種被動是必須的,因為女人天生愛好付出,為感情投入能讓她們獲得滿足感,如果兩性關系中,一開始就是女方主動,那么這段關系中女人將付出更多。
另一方面,作家洪晃說:女人一生中要睡5個男人才夠本。其實我是同意的。這是一種矛盾,“既想做一些大膽的嘗試,又不能太主動”。
社交平臺可以解決這個矛盾,你主動一步,對方如果沒有積極的回應那就放棄吧,換下一個,不斷倒貼追男人的女人哪怕在西方國家也是不被看好的,因此,現代女性可以嘗試主動放出信號,但是最后關系能否確定依然要看男人有多大熱情,因為男人在兩性關系中更看感覺,一開始對你就沒有激情以后更不會對你有任何感覺。社交平臺給了女人學習主動聯絡男人的機會。
9、@PXXKBLACK 22歲 大四 成都
用社交軟件的目的:
目的明確的交往,不留后患
社交平臺上大家目的明確,不論是何種關系,都不用過多的試探,行就行,不行就根本不會繼續聊了。由于是線上認識的,生活圈交集不大,如果后期交往中有什么矛盾,互相刪除了,也可以不留一絲痕跡,不必像傳統戀愛那樣還要到處解釋自己分手了,尤其對于女人來說,分手好像總被大眾認為是受傷的一方,百口莫辯。現在通過社交平臺,從開始到分手都可以不告訴任何人,你的故事永遠只有你自己知道,除非真的與對方建立了一段穩定的關系,不然我絕對不會跟任何人說我有男朋友。
但是這樣的交往方式確實容易引發雙方的“不信任感”,所以特別缺乏安全感或者戀愛經歷少的人請謹慎使用社交App。
10、@Maria Wilder 40歲 某上市公司財務總監 廣州
用社交軟件的目的:
一直戀愛到60歲
非常感謝中國男人對中國女人的高標準嚴要求,在他們的“督促”下,中國充滿了讓女人變得更好的各種保健品、健身項目、整形項目。這些東西活生生的延長了中國女人的青春,讓她們在50歲之前都保持著魅力和風采;反觀男人們,很容易放縱自己墮落油膩,所以30歲以上的女人很難在同齡人中找到與她們相配的人。
我常年通過熱瑪吉、超皮秒、線雕、玻尿酸等醫美項目將自己的面部年齡定格在了20多歲,別不信,某音和某書上那些美魔女都是真的,就是看不出年齡,但這些都是錢堆出來的,很幸運我年輕時的奮斗使我有足夠的積蓄讓自己保持美麗而精致的外表,加上年齡帶來的閱歷和情商,在社交平臺上“秒殺”年輕女孩 。
社交平臺上有不少年輕帥氣的優質男人樂于與有故事的漂亮女人保持一段穩定的浪漫關系,與你的年齡無關。他們也非常明白自己帥氣的外形在國內有極大的優越性,不愿意被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束縛,這也是為什么社交平臺上的男人顯得更“包容”,他們更看重跟一個女人之間的感覺,或者說他們就是追求雙方都能無壓力的情愛關系。帶著“年齡大的女人不方便生孩子”這種目的男人更不會出現在社交平臺上。
11、@朝落 19歲 連鎖餐館服務員 沈陽
用社交軟件的目的:
想看看這個世界上的人都在做什么想什么
通過社交App認識了很多人,男孩女孩都有,我發現很多比我收入高的人都不是很開心,甚至有抑郁癥,他們說很羨慕我過得很開心,這讓我非常詫異,我覺得每天能體驗不同的美食,睡個好覺,父母健康,看著弟弟妹妹成長,本身就是非常開心的事情,我不明白為什么會有那么多收入還不錯的人會經常想到死,雖然人生大部分時候都不如意,但是總有好的事情會發生。
我曾在App上與一個外企男孩聊得不錯,后來也有見面,成為了很好的朋友,他說在我身上看到了人間煙火的美好,原來柳樹發新芽、買到打折的新鮮菜都是能讓人開心的事情,對他來說這些都從不會給他帶來任何感覺,他一直追求工作中的各種成就感,他說跟我聊天讓他明白“幸福感”是什么,我也通過與他的交流了解到很多我不知道的事情,跟他聊天很充實。
12、@Moondancer 26歲 導游 重慶
用社交軟件的目的:
體驗真正自由的“愛情”
我在一家國際旅行社工作,去過不同的國家,我的男友來自不同的國家。我認為愛情是隨時可能發生的,但愛不一定。愛情也許是擦肩而過時一個眼神交匯帶來的心動,也許是與同行人聊出了火花想著第二天加微信卻再也沒見到對方的遺憾,是突如其來的搭訕相談盛歡卻默契的讓故事停在了最美的橋段,是分手了依然真心感謝對方為自己帶來的每次快樂。
我用過不同國家的社交App,愛情是在相互尊重和擦出火花的基礎上發生的,是在“自由”的基礎上發生,“自由”是指:不受一切“社會要求按時按點結婚生子完成任務”的影響,純粹因兩人的感覺對了而在一起。而愛是比愛情更高級的存在,愛脫離了私欲、情欲,這很難、很偉大,愛不一定只有“愛情”這一種表達方式,大部分人和關系都配不上談愛。
***以上故事均來自對各社交平臺用戶的采訪或用戶投稿,故事是否屬實未經考證,僅供參考,不可將其當作任何與讀者人生相關的指導意見。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SALLALALA
關注女性的
精神世界、成長歷程、社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