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直播業務放緩,陌陌更名“Hello”,就能撕下約炮神器標簽?
撰文 / AI財經社 陳暢
編輯 / 楊潔
8月2日,交友軟件“陌陌App”突然宣布公司改名,法定名稱從“MoMo Inc.”更改為“Hello Group Inc.”,并于即日生效。
在社交媒體上,無數一頭霧水的網友震驚發問:“那哈啰出行(Hello Inc.)怎么辦?”
對于改名的原因,陌陌官方稱,陌陌這個名字已經不能覆蓋陌陌的現在整體業務(包含陌陌、探探、陌陌影業和音樂、綜藝等業務),所以有必要更改集團的名稱。
值得注意的是,改名之前,陌陌營收增長已陷入疲態,在2020年出現營收、凈利潤雙降。現在更名,多少會給外界一種陌陌想借此“改命”的感覺。
陌陌馬上十歲了。2011年,唐巖推出陌陌,借著移動互聯網的東風和基于地理位置的陌生人社交功能,迅速俘獲大批年輕用戶,用了三年時間,陌陌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月活用戶達到近7000萬。上市首日,陌陌股價大漲26%,35歲的唐巖當時身價超過8億美金。
但多年過去,陌陌已經老了。雖然公司業務線眾多,但外界對它的印象卻始終停留在“約炮神器”上,這也使它成為中概股最受爭議的公司之一。
資深互聯網觀察家丁道師告訴AI財經社,改名是陌陌“早該做的事情”。他認為,多年前開始做直播時,陌陌的業務就已經不再局限于陌生人社交。且近幾年隨著法律法規的逐步完善,用戶實名制注冊普遍施行的情況下,“陌生人”社交賽道也更像一個“偽命題”。在這種背景下,公司還保持“陌陌”這個名字顯然已經不太合適。
同時,如何抹掉“軟色情”的標簽,也是陌陌一直想做的事情。但是,改名后的陌陌就真的能和它賺錢的“灰色地帶”告別嗎?陌陌想要與過去“割席”,喊出一聲“Hello”后,下一步怎么走它想好了嗎?
誰還在用陌陌?
在陌陌的對外介紹里,它區別于QQ、微信等社交軟件的特色功能在于,用戶可以根據LBS搜尋和定位身邊的陌生人和群組,快捷地建立聯系,節省溝通的距離成本。打個比方來講,就是假設你住在一家酒店的301號房間里,那么你可以通過陌陌搜索到隔壁302房間的人并開啟親密聊天。
聊天對象不是遠在天邊的人,而是近在咫尺。這一點無疑對荷爾蒙旺盛、渴望認識異性的年輕人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陌陌在2011年問世三個月后,其iOS版用戶就突破了30萬;隨后,它“約炮神器”的聲名就在微博等社交平臺傳開。到了2012年,陌陌的安卓和iOS版總用戶突破1000萬;同年陌陌完成了B輪融資,估值約1億美元。
在陌陌創立的初期,騰訊的微信還羽翼未豐,移動互聯網正開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無數新用戶被陌陌主打的“陌生人社交”的新鮮感所吸引,并為其帶來的巨大的流量紅利。
2014年,成立僅三年的陌陌在納斯達克上市,月度活躍用戶已接近7000萬;2018年,陌陌的月活用戶達到1.133億,突破1億大關,公司市值也突破百億美金。
但陌陌創始人唐巖估計也沒想到,在2018年之后,陌陌的用戶增長就呈現止步態勢。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陌陌的月活用戶分別為1.145億、1.138億、1.153億,2020年同比增長率甚至一度為負值。
不僅如此,自2018年一季度以來,陌陌收入增速連續10個季度下降。
陌陌不是沒有注意到這些。2018年,唐巖及時出手用超過7億美元的高價,收購了另外一家陌生人交友軟件探探。收購探探時,陌陌賬上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定期存款等一共也不過9億美元,高價收購探探足以稱得上是大手筆。
圖源:視覺中國
但陌陌作為陌生人社交,已經步入了“中年危機”。在社交平臺上,有用戶開玩笑地吐槽說:“在陌陌上找到的都是老阿姨。”它急需新鮮血液的補入。
收購前,探探的月活躍用戶已超過2000萬人。根據一份當年東興證券發布的研報,探探女性用戶占比60%左右,約75%為90后;而陌陌則男性用戶占比超過70%,年齡普遍在30-40歲之間。兩者合并后,也可在流量上形成互補。
當時唐巖還曾表示,“通過此次收購我們的產品線將得到進一步豐富”。言下之意,陌陌通過收購將更強化其在陌生人社交領域的領頭位置,并且通過探探主打社交,陌陌可以騰出手在更多產品上進行探索。收購探探消息傳出后,陌陌當日股價上漲了17%。
從營收上來看,探探不負期望,剛“進門”就為陌陌的業績增長作出了貢獻。2018年第二季度,陌陌收購探探后拿出的第一份財報顯示,陌陌增值業務營收同比增長高達124%,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將探探6月份的數據合并進了報表;截至該季度,陌陌平臺增值服務付費用戶數為530萬,而探探6月付費用戶數310萬,二者加起來840萬,其中探探貢獻了近40%。在收購探探之后的兩年時間里,陌陌的增值服務收入持續保持了3位數的增長。
然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探探對于陌陌整體月活用戶的增長貢獻并不大。在收購探探前,連續三個季度陌陌月活同比增速均在22%,但收購后月活同比增速并未提高,反而持續放緩。
探探的付費用戶和增值服務超常增長,是以活躍用戶的下降作為代價的。在其用戶的反饋中,垃圾用戶和信息的不斷增加極大地傷害了使用體驗。2019年4月,探探還曾因“涉嫌傳播淫穢色情等違法違規信息”被部分應用商店下架,這直接導致陌陌當日股價大跌超過11%。
探探之于陌陌,是一針“短效強心劑”。但在陌生人社交上,陌陌已經“老矣”。
艾媒咨詢首席分析師張毅曾對AI財經社分析稱,艾媒咨詢在抽樣調查中發現,超90%的受訪者手機內并未安裝陌陌App,但從應用市場數據觀察,陌陌App的下載數據卻是非常高的,“這種現象通常說明用戶只在使用時安裝,不使用時會迅速卸載,下次再重新安裝。”
因此他認為,“無論是陌陌還是探探,擦邊球在初期會起到刺激作用,但長此以往,在商業模式上恐怕不健康。”
到了2020年,陌陌凈營收達到150.24億元,同比下降11.7%;凈利潤為21.04億元,同比下滑29.2%。2020年11月,陌陌總裁兼首席運營官王力正式接替唐巖擔任CEO,唐巖則繼續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
陌陌“變味”,撕不下的“情色”標簽
除收購探探之外,陌陌也急于向資本市場講一個“陌生人社交”之外的故事。
陌陌在上市前就曾試圖通過廣告變現失敗。之后,它又組建團隊加大對自研游戲的投入,相繼推出了《陌陌泡泡兔》、《陌陌勁舞團》、《陌陌爭霸》、《陌陌捕魚》、《數碼寶貝:相遇》等手游,在上市前,該業務占其總收入的比重一度高達32%。
但到了2019年第二季度,陌陌移動游戲業務的營收就下跌到僅為2320萬元,占總營收比例僅為0.5%。
直播風口挽救了陌陌的營收。2016年,“千播大戰”興起,以斗魚、虎牙為首,數以千計的直播平臺涌現,帶動產生了千億元級的消費市場。陌陌也急忙轉型直播業務,直播迅速替代了增值服務,成為陌陌的營收大頭,2016-2019年,直播業務占陌陌營收的比例分別為79%、85%、77%、73%。
陌陌逐漸“變味”。它從原來的社交平臺,變得越來越偏向直播平臺屬性,但在直播行業頭部平臺的擠壓下,陌陌因何能夠從中分一杯羹?這其中,包含著陌陌的“秘密”。
在2015年,陌陌就因傳播淫穢色情信息被處以6萬元罰款,陌陌當時表示對處罰非常重視,全面整改,關閉了帶有淫穢色情信息的群組。
但對于陌陌的直播業務而言,它走的也是相似的套路——主打“性感美女”秀場,盈利主要靠觀眾打賞。
陌陌游走于這塊“灰色”地帶,這也給它帶來了持續盈利。但同時,這也給陌陌帶來了難以摘下的“情色”標簽,以及監管風險。
有網友在體驗過多個直播平臺后總結稱:“陌陌里部分女主播穿著暴露,影響很不好。且現在各個直播平臺都不再允許搭訕,唯獨陌陌直播平臺還允許,向平臺舉報也沒有用。”
2017年,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部署“凈網2017”嚴打行動。有網友爆料稱,陌陌等直播平臺仍充斥諸多涉黃內容,秀腿、抖胸、跳艷舞等低俗動作是女主播的常態;還有女主播在個人簡介里明確注明三圍數字,甚至當觀眾為其刷夠足夠“星光”時還可以表演換衣服。
從2016年至2020年,陌陌直播平臺多次遭受“涉黃”處罰,一批主播被永久封禁。陌陌對此多次回應稱要整改,卻也未見多大改善。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曾對陌陌、斗魚直播、花椒直播、虎牙直播等15家直播平臺的舉報反饋做調查,其中顯示,陌陌在用戶舉報信息成功提交后,會提示平臺“將在2小時內進行處理”,但用戶一直收不到進一步的反饋。
在2020年,有媒體曝光有用戶在陌陌上“明碼標價”招嫖,引起了社會熱議,一度將陌陌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圖源:陌陌直播截圖
“2020年對于我們是艱難的一年。”陌陌CEO王力在年度財報中承認。這一年,陌陌營收出現上市8年以來首次負增長,更致命的是,作為營收主力的直播業務占比下降至64%。
監管趨嚴,大浪淘沙出來的直播平臺生存艱難,這對于靠“土豪”打賞的秀場直播平臺來說沖擊尤其巨大。廣電總局對用戶每次、每日、每月最高打賞金額都進行了限制,且規定未成年人不能打賞。這些規定無疑也都令陌陌直播收入驟減。
2021年陌陌一季報顯示,第一季度公司營收為 34.706 億元,與去年相比同比下滑了3.4%;一季度凈利潤為 4.617 億元,與去年相比同比下滑15%;直播服務營收19.62億元,同比下滑15.9%至56.53%。
顯然,靠直播續命的陌陌急需尋求新的增長點。
更名背后,迷茫的陌陌
陌陌更名之前,已經試圖向泛娛樂、泛社交方面拓展邊界。
陌陌至今為止推出的覆蓋各場景的App層出不窮。其中包括相機社交App“對眼”、攝影匹配軟件“MEET”、高清短視頻拍攝應用“哈你”、仿妝App“芒西”、顏探社區產品“哇偶”、專注熟人社交的“咔咔”、新一代在線交友App“陌多多”、掃臉換臉應用“是他”、AI換臉軟件“ZAO”、連接真朋友的“Cue”、聲音交友軟件“赫茲”等,不下十余款。
其中只有ZAO曾經紅極一時。2019年8月30日,視頻變臉軟件ZAO橫空出世,它以AI換臉為主打功能,用戶只需上傳一張正臉照,就能通過非常逼真地出演經典影視作品片段,不費吹灰之力化身明星偶像,這種感覺不要太爽。
圖源:手機應用商店“ZAO”應用截圖
一時間,朋友圈被ZAO刷屏,應用短暫沖進蘋果商店免費總榜單、免費應用、免費娛樂各榜單第一名。
事后據了解,該產品正是由陌陌的王力團隊孵化。但“不幸”的是,ZAO只火了三天,其分享鏈接就因“網頁存在安全風險,被多人投訴”而被微信禁止訪問。針對ZAO的AI換臉帶來的用戶隱私協議不規范、存在數據泄露風險等問題,陌陌也被相關部門約談。
收購探探之后,陌陌和探探還曾有過進軍婚戀市場的計劃,推出了對對、牽手戀愛兩個主打婚戀交友的業務,但如今已沒了聲音。2021年6月,陌陌還參股成立餐飲公司迷吃吃,引發了外界關于“陌陌要跨界餐飲業”的猜測。
最新消息還顯示,陌陌將于近期推出一款年輕人分享社區的產品“樹莓”APP。據悉,從產品圖片上看,樹莓類似于小紅書,用戶可以在上面創作筆記,與同城用戶互動分享。對此,AI財經社詢問陌陌方面,未獲正面回應。
丁道師認為,不僅是陌陌,像映客、一下科技等老牌社交企業都在進行多元化改變,推出新型社交產品。但是,社交行業雖然門檻低,想要做好卻難度很大,騰訊發展至今都只有微信和QQ兩款社交拳頭產品,這是最好的證明。
陌陌改名為“Hello”集團,或許也是為了概括一下其轉型的新業務的大致范圍:從各種新產品來看,陌陌持續圍繞著年輕人愛玩、愛沖動性消費的特點在做文章。
但一個籠統的“Hello”,或許也是因為陌陌自己都不知道下一段故事在哪里。
業內有猜測認為,陌陌也想通過更名重塑品牌形象,撕下“情色”的標簽。但如今在搜索引擎上搜索陌陌,出現最多的信息還是網友們自述在陌陌上陷入“色情騙局”的經歷。
要和過去“道別”,陌陌還需要先找到未來的落點。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