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物業管理水平,香洲今年受理群眾投訴下降22.7%(香洲區物業辦電話)
8月23日,香洲區召開物業服務企業普法培訓會議,傳達《珠海市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8-2020年)》《香洲區委《關于加強物業管理領域黨的建設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具體部署全區物業管理專項普法宣傳教育活動。
會議要求,當前到9月底,要集中力量開展系列培訓與整治工作,將“紅色物業”推向深入,以進一步突出和彰顯物業管理行業在美麗香洲創建行動、優質生活圈構建行動、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澳珠極點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為香洲當好珠海經濟特區“二次創業”主力軍保障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
據介紹,香洲區打造“紅色物業”“陽光物業”,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全面加強黨對物業管理領域工作的領導,推動物業管理領域協同管理,實現黨組織領導下的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有效緩解物業管理領域矛盾糾紛,加快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
隨著《珠海經濟特區物業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等法規制度進一步完善,香洲區對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紅色物業”治理體系進行了探索實踐,并取得階段性成果。
共商共創,提升“共建”認識
南方 記者了解到,“紅色物業”啟動伊始,香洲區已成立黨組織的物業服務企業和業委會分別僅占11.8%和2.2%。城市老舊小區沒有物業進駐,停車難、清潔難,小區公共事務缺乏管理。
今年以來,根據《條例》增設黨建工作要求,香洲各鎮街推進支部進小區,由社區黨組織牽頭,組織業委會、居民代表、黨員骨干等組成共商共議的議事機制。
目前,全區成立業委會黨組織72個,組織覆蓋率達58.6%,工作覆蓋率實現100%,創建五洲花城東區業委會黨支部、金樺城市花園業委會黨支部等5個市級“紅色業委會”示范點。
共監共管,夯實“共治”基礎
《條例》實施以來,香洲區進一步貫徹系統治理、綜合治理、屬地管理等原則,香洲區區委辦公室、區人民政府辦公室聯合發文建立香洲區物業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明確各區直部門、各鎮街的工作權責,推動各單位協同作戰形成合力,在物業管理領域積極開展矛盾糾紛化解、掃黑除惡、安全生產、消防安全、防風防汛、愛衛迎檢等專項監管工作。
截至7月底,香洲區住建局共辦理審批備案44宗,開展現場檢查26次,參加協調會22場,約談企業14家,受理群眾咨詢投訴1462宗,較2018年同期下降22.7%,有力推動行業穩定向好發展。
共議共贏,推動“共享”落地
物業小區業主早出晚歸,生活軌跡各不相同,鄰里之間聯系相對較少。現如今,香洲區通過小區黨組織牽頭,整合小區內公共空間打造“鄰里中心”,提供各類便民服務,充分將小區內的熱心人士組織起來,搭建志愿服務平臺,鄰里間氛圍逐漸在小區活動中融洽。
例如,拱北街道積極實施社區黨委領導下的居民議事制度,轄區各社區累計召開居民議事會近170次,參加居民超過3200人次,先后解決了自行車亂停放、小區大門及環境改造等“民生微實事”200余件,贏得居民廣泛好評。
香洲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香洲還將按工作要求,培訓一批物業服務企業、組建一批業主自治組織、治理一批行業發展亂象,凈化全區物業管理行業風氣,同時抓重點、抓典型,形成壓倒性聲勢。
9月底前,該局還將開展送法下街道、進小區活動,面向轄區物業服務企業開展集中宣講,分赴9個鎮街開展分批輪訓,發放法律法規白皮書1000份,發放條例宣傳活動專題報刊13萬份,制作珠海經濟特區物業管理條例專題宣傳片在小區輪播展示,組織參觀訪學珠海市物業服務示范項目,加強行業學習交流,促進物業服務的品質化、精細化、專業化。
【采寫】何麗苑 沈夢怡
【作者】 何麗苑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