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縣職教中心:“黨建+”促進德育管理“大思政”滲透三全育人
河北省平山縣職業教育中心為貫徹落實《防范中小學生欺凌專項治理行動工作方案》,構建“三全”育人體系,全面提升學校德育管理質量,創建了一套適合本校學生的德育工作制度——德育工作導師制,從2021年3月開始實施至今,效果明顯、成就顯著。
黨員先行,責任到人
平山縣職教中心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健全教育措施,實施德育工作導師制度,每位教師都要分包幾名同學,尤其是黨員教師更要勇挑重擔、沖鋒在先、多分多干對所分管學生開展“思想引導、心理疏導、學業輔導、生活指導”四項工作,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科學發展。建立自上而下的德育工作導師制度體系,形成責任到位、齊抓共管、處置有序的工作局面,并推動黨建與德育有效銜接,讓思政理念延伸至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
黨員先行,責任到人。黨總支書記王祝軍為“德育工作導師制”總指揮,副書記、校長焦煥明為副總指揮,負責統籌安排、組織協調德育導師工作。各校級領導分管專業部,處室主任、專業部主任分管班級,負責導師制工作的規劃、指導及各項工作的實施和落實情況。每位教師都要與分包學生結對,在“思想、生活、心理、學業”等方面進行引導教育。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思政體衛處,具體負責德育導師工作的思想引領、組織協調、推進實施、資料收集、信息上報等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副校長權震疆兼任。
學校設立德育工作導師制監察小組,組長由副書記、校長焦煥明擔任,校務委員康棟為副組長,定期對德育工作導師制的開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每月召開一次工作總結會,對活動開展好的德育工作導師進行表揚,并進行經驗交流,進一步推進導師制度的落實、落細,提升導師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學校明確德育工作導師制內容,精準發力。黨員干部深入工作第一線,定期檢查總結,保障成效。各分管專業部校長每月組織召開一次處室、專業部主任(負責人)及分管教師參加的導師調研會,聽取相關人員工作匯報,指導專業部教育教學工作。各處室、專業部主任(負責人)每周參加所管班級的主題班會,要對主題班會進行分析、總結,指導班主任工作,每兩周對分管教師落實情況進行一次檢查。
“黨建 德育” 精準施教
學校多渠道篩選產生分包學生名單,精準施教。學校一方面利用北師大心理測評系統對全校學生進行心理測評,另一方面通過了解學生家庭情況以及學生日常表現,篩查出家庭情況和性格比較特殊的學生,如喪失雙親、留守、單親、家庭貧困、殘疾、特殊體質、性格孤僻,學校還與初中學校對接,了解學生初中表現。通過多渠道篩查,全校確定719名需幫帶學生,有的放矢地對他們開展了德育工作。
黨員干部每周召開一次“黨建 德育”的培訓交流會,共同探討如果將黨建工作融入德育實施過程中去,并總結經驗,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模式。
思政人員把握篩查全過程,及時更新名單,有的放矢。思政體衛處工作人員、班主任、德育教師、心理輔導教師密切配合,多渠道了解、關注、幫扶家庭困難的單親、孤兒和留守學生,了解是否有家暴、孩子是否由老人撫養等情況,結合心理摸排和日常表現,確定需引導對象,做到對癥下藥、有的放矢。
“黨建 德育”明確工作內容,增強溝通頻次,成效顯著。德育導師充分掌握學生家庭背景、性格特點、心理狀況、交友情況、近期動向、學習狀況等方面,為所分管學生建立成長檔案,追蹤學生成長軌跡。
制度要求對所分管學生每兩周至少進行一次座談,掌握學生思想動態,適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通過“嘮家常”的形式,將黨史、黨建內容滲透其中,潛移默化引導學生牢固樹立愛黨、愛國的思想。
德育導師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每兩周至少與家長通一次電話,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大家訪”活動,跟學生家長建立密切的聯系,匯報學生近期在校表現,了解學生在家動向,清晰掌握所管學生的近況,對可能發生欺凌或其他安全事件的苗頭第一時間介入干預。
德育導師和心理輔導教師聯合開展工作,對學生進行正向心理疏導,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熱情。
通過工作的開展,學校擴大了思政隊伍,將班主任、心理教師、德育導師、包班領導、家長都納入了思政隊伍,實現了全員參與;實施過程中,將立德樹人貫穿學校教育教學、學生成長成才全過程,不僅解決學生學習問題,還解決學生的心理、交友、生活等各個方面的問題,真正實現了對學生的全過程管理;通過校內與校外、課內與課外、線上與線下等多個維度聚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學校建成了“時時有育人、處處有育人、事事有育人”的全方位育人體系。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大思政”
除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外,平山職教中心還充分利用“5A級特色心理校園”的優勢,開發出一系列課程活動,將思政教育滲透其中,通過各種途徑,潛移默化啟迪學生心靈。
學校建立了心理教師個別心理疏導首診負責制,建立健全了學生心理檔案,通過心理健康活動課和心理主題班會開展預防性和發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心理健康報、心靈之聲廣播站、宣傳標語、海報等方式傳授給學生一些心理調適的方法技巧,通過心理社團和心理團輔,讓學生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中得到放松自我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陽光心態。
學校根據心理測評結果和學生家庭情況,組建了同質的團體沙盤小組,如焦慮團體、抑郁團體、單親團體等,讓學生在團體沙盤游戲中面對自己,開放自己;傾聽他人,關注他人;學會共情理解,尊重接納;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同時增強了學生的團隊意識、責任和擔當意識,從而達到了內心的平衡和人際關系的和諧。
學校根據德育導師摸底排查情況,將不同類型學生進行分類歸納,并針對不同類型學生專門設計講座,使思政課程能夠精準發力,讓管理更有針對性。例如,2021年12月份開展了“思政大講堂”系列講座活動,包括“早戀——美麗的錯誤”青春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珍愛生命、遠離煙草”主題講座、“言行有禮,文明常駐我心”主題講座、“杜絕校園欺凌”專題講座,在“思政大講堂”中,結合專項話題,重點引入黨建方面內容,主題講座與導師制度相結合,使思想教育更有針對性,充分體現出德育精細化管理的優越性。
德育工作導師制是學校網格化管理中的重要一環,也是做好校園安全防范的有效舉措。它作為德育工作的一項制度堅持推行下去,形成了學校學生管理特色,打造成為學校德育品牌。學校建立長效機制,思政體衛處做好高三學生畢業后剔減與新高一學生填加銜接工作,及時開展新生入學的心理檢測和重點對象摸排工作,保障學生入校后第一時間介入,明確分包責任人,使導師結對工作有序開展、持續跟進。
平山縣職教中心各項制度的推行、落實,將思政課滲入到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拉近了學校與家長的距離,得到廣大學生及家長的認可和好評,大大提升了社會聲譽。學生人身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很多學生內部矛盾學校能夠提前發現、提前介入、提前制止,有效防止了校園暴力、校園欺凌的發生;學校通過摸排到的學生家庭經濟情況,為19名學生提供了勤工儉學的崗位,極大地解決了學生的實際生活困難,有效減輕了學生家庭的經濟負擔,為平山縣脫貧后鞏固工作做出貢獻。2021、2022年學校超額完成招生任務,學生爭先報名,招生場面火爆。學校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讓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是學校全體員工的承諾,更是他們永不止步的追求。(王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