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不動產登記中心:黨建引領 推進不動產登記便民利企(常德不動產登記中心主任)
紅網時刻通訊員 楊媛 常德報道
近年來,隨著企業及群眾對不動產登記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如何實現從“來回跑”到“一次辦”再到“零見面”,從“一件事一次辦”到“多件事一次辦”再到“最多跑一次”,從“屬地辦理”到“跨省網辦” 再到“全網通辦”的跨越?常德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堅持黨建與業務工作的有機融合,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全力推進登記服務提質增效。
突出政治功能,打造政治引領型隊伍實行管理制度化
常德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由4家單位人員合并而成,中心用“加、減、乘、除”工作法讓新機構迅速煥發凝聚力、戰斗力。一是“加”強政治建隊伍抓班子。中心黨支部把“兩個維護”作為根本政治任務,帶頭落實“首題必政治”的要求,提升站位強素質。二是“減”掉形式主義抓學習。建立了每周1小時集中學習制度,各科室成立“下班后1小時學習組”,通過不斷豐富活動的載體,逐步形成了學習教育、管理、監督、服務緊密結合的團隊建設鏈條。三是“乘”上帶動效應抓履職。中心黨支部依托“智慧黨建”平臺,規范開展“三會一課”,建立健全從嚴治黨等相關制度46項,細化制定黨風廉政建設具體措施23項。四是“除”去千篇一律抓教育。涉及“三重一大”的所有事項,都嚴格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提交支委會討論決定。
創新服務舉措,著力提質增效建立工作流程標準化
常德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著力構建“黨建 業務”的模式,讓“繁雜瑣碎”的工作“限時辦結”,歷史遺留的“難事堵點”迎刃而解。一是強化內功,樹優形象。全方位推進不動產登記窗口標準化建設,建立科室及個人績效檔案管理。積極組織開展“三全”學習活動,不斷提升干部職工業務能力與服務水平。二是深化改革,創優服務。全面實施“一件事一次辦”65類登記事項 “顆粒化”;全面推進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證”;全力化解問題樓盤房地產登記辦證問題;加快農拆安置房登記辦證進度;啟動不動產登記與“水電氣”聯辦過戶改革。三是創新舉措,延伸服務。建立領導干部下沉窗口工作機制;推出“網上辦”“一次辦”“預約辦”;針對特殊群體,由專人陪同辦理或代為辦理;重癥病人可提供上門服務,不動產登記精細化服務體系逐步形成。
聚力創先爭優,緊盯便民利企實現高效服務信息化
在全面優化“線下”服務的同時,積極探索“互聯網 不動產登記”新模式。一方面,實現“互聯網 不動產登記”全流程網上辦理。圍繞不動產登記打通國家、省、市三級大數據;在“減材料、減時限、減環節”上持續發力;2019年5月起,在全市17家商業銀行開通了59個不動產抵押登記服務網點;2020年底,“互聯網 不動產交易納稅申報系統”在全省率先上線;2020年9月,“互聯網 不動產登記”升級建設項目完成招投標。一方面,實行數據深度清理,實現不動產單元的精準服務。2021年1月,副市長尹正錫主持專題調度會,支持啟動了對過往260多萬條登記數據的深度清理。清理完成后,工作人員可在極短時間迅速掌握每一個不動產單元的“前世今生”,確保每個不動產單元空間數據、屬性數據、業務歷史數據、檔案數據的聯運更新。
該中心黨支部堅持把黨建工作落實到便民服務的舉措上,把黨建工作成效體現在“放管服”改革上,著力打造不動產登記的“常德品牌”,2020年榮獲市級“文明標兵單位”,2020年被評為“五化”建設示范黨支部,2019年榮獲市級“青年文明號”“巾幗文明崗”“工人先鋒號”等榮譽。
以優質高效要求精細謀劃,以便民利企標準扎實推進。用黨建凝聚力量,憑實干服務百姓。常德市不動產登記中心黨支部將始終以黨建為引領,服務百姓、普惠企業,堅持“刀刃”向內,以更寬廣的視野,重新審視標準化服務的每一個環節,緊緊跟隨大數據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強化拓展新型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的建設應用,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服務“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常德貢獻不動產登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