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在线看黄的网站-可以免费在线看黄的网站-可以免费看污视频的网站-可以免费看毛片的网站-欧美电影免费看大全-欧美电影免费

基層黨建能不能更加“智能化”-(黨建工作智能化)

基層黨建能不能更加“智能化”-(黨建工作智能化)

本版照片為海曙區智慧黨建中心。(照片由海曙區委組織部提供)

基層黨建能不能更加“智能化”-(黨建工作智能化)基層黨建能不能更加“智能化”-(黨建工作智能化)

記者 黃合 通訊員 陳聲揚

海曙區委報道組 孫勇

1988年出生的李菲是一名街道專職黨務工作者。雖說她的工作在其他小伙伴看來又紅又專很“務虛”,但李菲本人覺得,無論是黨員管理的精細化還是支部黨務的規范化,基層黨建都越來越“務實”。

“隨著全面從嚴治黨的不斷深入,基層黨建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需要與時俱進的管理模式,讓基層黨建工作同樣能夠更‘聰明’更‘智能’。”李菲說。眼下,海曙區正在全面推行的智慧黨建模式,或許能給她一個樂觀的答案。

一對一留痕建檔,黨員表現可視化

“沒想到,我這個老太婆的總積分竟然排在了第一位。”家住海曙蒼水社區的余曼莉今年已經70歲了,黨齡32年,在上個月公布的全區“鋒領指數”榜單上,余曼莉憑借遙遙領先的志愿服務積分,排列榜首。

一周7天時間,余曼莉至少有3天“雷打不動”奔走在志愿服務的道路上。白天到附近的醫院做導醫,傍晚協助垃圾分類桶邊督導,晚上做平安志愿者參與巡夜……“187.5”的年度總分,每一分都是她的日常付出。

“過去,黨員參加組織生活也好,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也好,最多體現在年底的黨員述職報告上;現在,這些情況統統納入日常管理,在智慧黨建平臺上進行留痕,孰優孰劣,一目了然。”海曙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據統計,海曙區下轄167個建制村、103個社區,現有基層黨組織2654個,黨員47411名。告別傳統臺賬式、粗放式的黨員管理模式,海曙為每一名黨員和每一個支部建立了“數字檔案”,讓日常表現可視化、亮顯化。

按時參加黨員大會、支委會、黨小組會,每次計1分;每月足額繳納黨費的,每次計1分;創建各類個人示范崗,每個計2分;利用業余時間、專業技能、特殊資源等,為居民、社區提供非營利、無償、公益、有組織志愿服務活動的,按服務時長加分……依托海曙智慧黨建平臺,每名黨員都有一個專屬的二維碼,每參加一項活動都即時刷碼記入“鋒領指數”。黨內生活開展是否正常,履行職責是否到位,奉獻社會是否積極,道德品質是否優良?幾乎每一項大類的背后,都用積分留痕的方式記錄黨員軌跡,方便進行定量分析。

“指揮棒”揮舞起來,一下子就給基層黨員的日常表現帶來了看得見的變化。不少社區書記反饋,現在社區開展組織生活、志愿服務活動容易多了,因為幾乎每個黨員都開始積極關注、參與,“開黨員大會,即使有事耽擱了,大家還會主動打電話來請假、解釋。”

不僅能夠讓廣大黨員動起來、激勵他們在8小時內外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智慧黨建系統可視化的黨員表現,同樣也給基層組織的黨員管理帶來了看得見的福音。

海曙區委組織部曾作過調查,在過去傳統黨員管理過程中,會出現一些長期“游離”組織之外的黨員,不交黨費、不過組織生活、不做黨所分配工作。但囿于現代社會流動性比較大,基層黨組織對于這些“三不黨員”的管理常常感覺力不從心,甚至束手無策。如今,通過一人一檔留痕建檔,黨員的評價考核有了重要參考依據,可以嚴格按照組織程序予以處理,有效改變了以往民主評議主觀臆斷較多、無據可依或者熟人社會抹不開面子之類的局面。

一對一分析“診療”,支部運轉更有力

發展黨員是不是程序到位,“三會一課”是不是正常開展,年底慰問黨員是不是有序開展,不合格黨員處置是不是依法依規?就像人體需要進行定期體檢,基層黨組織同樣需要定期進行全面體檢。

在海曙,黨支部的“黨建診療”不再是“拍腦袋”或者“憑感覺”,而是依托智慧黨建所建立的黨建大數據監測指導中心的智慧大腦,每月5日左右定期向黨員個體或支部發送“黨員鋒領指數報告”和“支部黨建診療報告”,一對一打分進行“問診”。

“你支部理論學習次數少于全區平均水平,必須多組織黨員喜聞樂見、吸引力強的學習活動,加強學習堅定信念”“你支部民主協商議事開展還不夠多,要堅持和健全重大事項、重要問題、重要工作討論決定機制”……10月初,海曙區某機關單位黨支部收到了來自智慧黨建系統的自動推送,里面不僅包含全體支部黨員的分類積分情況和全區其他支部的積分比較情況,而且還分門別類地點出“短板”并開出“藥方”。

針對理論學習次數不夠的情況,該系統自動提醒所在支部的黨務工作者,可以組織黨員前往

開放式組織生活基地進行現場教學,推薦包含該區132名紅色講師、88堂特色黨課和96部紅色視頻黨課在內的海曙區“鋒領匯”資料庫予以使用,加強支部的黨性錘煉。

“精準診療的背后,依靠的是大量數據的積累和挖掘。”海曙黨建大數據監測指導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海曙已打通“鋒領e家”黨建信息管理網、“鋒領匯”公眾服務號、“甬志愿”黨員志愿服務APP等平臺,積累產生管理信息8000多萬條,涵蓋了組織關系接轉、“三會一課”、黨組織星級考評、書記攻堅項目等26項黨支部細化指標和繳納黨費、過組織生活、作用發揮、民主評議等33項黨員個人細化指標。

依托大數據系統,只要相關指標低于一定標準,按照不同程度就會有紅黃雙色預警“亮燈”。如組織生活連續2個月未開展,或者紅燈黨員人數在20%以上,會有紅燈預警提醒,并實時推送給所在黨組織負責人,提醒抓好整改。

據悉,自2018年3月起,根據海量數據,智慧黨建平臺向海曙2600多個黨組織和4.7萬余名黨員每月發布了5萬余份報告單,對不達標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實施紅黃燈預警提醒。亮燈比例呈逐月下降趨勢,截至目前,亮燈不規范率分別下降了17%和20%。

同時,針對組織活動單一、載體不足等共性問題,海曙智慧黨建系統已和與時代先鋒網、海曙新紅圖平臺、黨員志愿服務系統融合打通,共享各類學習和志愿服務資源。基層黨支部可以線上預約下單,前往“海曙紅圖”初心教育基地進行主題黨日活動;也可以在“甬·志愿”APP平臺,報名志愿服務或者認領“微心愿”。

“‘一切工作到支部、支部工作匯總部’,這始終是我們開展基層黨建工作的主線。只有把支部黨建工作夯實了,把支部的問題解決了,我們的基層黨建工作才能真正全面建強,真正發揮更好的作用。”海曙區委組織部相關工作人員說。

一對一減輕負擔,科技支撐增效率

對于李菲來說,智慧黨建系統的意義首先在于減輕負擔。過去一到年底,考核、評估、臺賬紛至沓來,分身乏術;2018年開始,依托智慧黨建系統的數據積累,海曙取消了對年底基層黨建書面臺賬的考核,這也讓基層黨務工作者松了一口氣。

“從過去重結果到現在重過程,在我看來,變化不僅僅體現在重復工作量的減少上,而且體現在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及對日常黨建基礎工作的夯實上。”李菲說,如今的黨建考核評優更加“實打實”,基本上把水分擰干了。

對此,海曙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深有同感。由于基層黨建工作的程序相對繁雜,以往的支部黨務臺賬資料難保存、重復勞動多,如今通過智慧黨建系統為基層黨支部黨務流程設定統一規范,使得黨務工作者能夠按圖索驥、定軌運轉,工作更加規范,效率大幅提高。

小孫是段塘街道太平鳥集團的一名年輕黨員,工作一忙,上個月他忘記了繳納黨費:“幸虧系統自動發來微信提醒,告訴我已經亮起黃燈,必須予以重視,不然,問題沒有得到及時整改,個人評先評優還會受到影響!”

對于這些兩新黨員來說,智慧黨建平臺的效用更為明顯。參加主題黨日,當場掃碼,記錄打卡;每到月底,手機支付,繳納黨費;工作調整,及時登記,組織關系及時轉接……通過線上平臺,那些曾經的“口袋黨員”,也可以隨時隨地找到自己的“紅色大本營”,不用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

其實,不僅在海曙,2003年寧波就開始運用信息化手段推進黨建工作,成為較早提出“智慧黨建”的城市之一。從單機到聯網,從局部到全域,從信息化到智慧化,基層黨建的“智慧化”運行不斷深入。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城鄉結構深刻變化,越來越多的流動黨員向城市匯聚,黨員自主性、流動性、分散性明顯增強,訴求也日益多元化,亟須注入新的‘黏合劑’。”寧波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坦言,新時代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需要新路徑。

他同時指出,深化智慧黨建是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的必由之路。“要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必須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資源豐富、標準統一和管理便捷等優勢,大幅擴大黨組織的活動舞臺和輻射范圍,大幅提升黨員教育管理的規范化水平,大幅加強基層落實‘從嚴’標準的實效性。”

眼下,寧波正在進行全市范圍的智慧黨建系統建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升級換代、更為簡化高效的智慧黨建系統,必將助推我市基層黨建工作走向新的階段。

相關新聞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在線咨詢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