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居民自治,改出“新樣本”(黨建引領居民自治方案)
作者:張煒
作者單位:咸寧市咸安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我們小區是‘三無’小區,是‘老舊改’的政策讓小區大變樣。”咸寧市咸安區宏宇小區黨支部書記、業委會主任熊啟福介紹,宏宇小區原為咸寧市第二制藥廠職工宿舍,如今已有30多年歷史,目前居民198戶。2004年企業改制后,小區無人管理,環境臟亂差、公共設施破損、違建嚴重,通過老舊小區改造,全面提升了小區環境。這里從曾經臟亂差的“問題生”,蛻變成了如今環境優美、鄰里和諧的“模范生”。
宏宇小區在改造后的管理中,通過黨建引領,探索出了小區自治新模式。通常老舊改小區的管理會采取引進物業專管或托管的模式,但宏宇小區住戶大部分是下崗職工,收入較低,承擔不起請物業的成本。小區居民選擇了居民自治管理模式,成立了黨支部、業委會,由業委會負責管理小區,承擔保安、門衛、保潔、維修等角色。
黨建引領 居民自治,宏宇小區終于有了紅色物業。小區黨支部、業委會不以營利為目的,一切從為居民做好服務出發,在小區管理上,逐漸摸索出一套經驗,以“公心”換“民心”。一是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充分發揮和強化居民主人翁意識。去年,全體居民投票評選樓棟長和優秀志愿者、“五好家庭”,制定了民主協商調處機制,涉及小區管理的大事小事都會征求居民意見,小區各項收費也都是業主一起商定的,人人參與、人人支持,凝聚最大合力;二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實現共建共治共享。小區管理的成本費用,在征得業主同意的情況下,小區收取停車費,居民每月20元,外來車輛每天1元;按面積收取0.2元每平方米的衛生費;對外出租活動場地收取場地費,小區賣廢舊物品的錢也被攢起來,公共資源產生公共收益,最終用于公共建設。去年,小區投入1500元用于消防設施更新,投入5448.5元用于維修改造。而這每一筆收入和支出,都清清楚楚地張貼在宏宇小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的大門上;三是服務用心、真情為民,提升居民獲得感、幸福感。不管哪家有人生病住院,哪家需要幫助,小區黨支部都盡可能關懷、支持,讓小區居民把這里當成一個大家庭。
小區路面煥然一新
如今,宏宇小區管理井然有序,居民的思想認識正在一點點改變。小區從無人管到有人管再到人人管,共建共治共享激發居民內生動力。黨員率先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小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內,掛著一張《宏宇小區紅色關愛分布圖》,標出了黨員戶、低保戶、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病重等家庭,黨員精準幫扶特殊人群和家庭。疫情期間,小區黨員志愿者爭相承擔值守任務。72歲的老黨員周德順剛做完手術沒多久,就主動參與小區值守,堅守55天。85歲的老黨員劉琨捐出3000元,作為特殊黨費用于抗疫。小區越來越好,大家精神面貌也變了,這么美的家園,居民都自發維護。
宏宇小區以黨建引領民主自治,既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也減輕了政府負擔,還為創文添彩。下一步,小區將做好黨支部、業委會的傳幫帶工作,促進小區可持續發展。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