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東:產業基金扶貧實踐與探索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近年來,國家設立產業基金,重點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助力貧困地區脫貧。本期金融前沿講堂,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國投創益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總經理王維東先生梳理了產業基金投資管理模式,展示了產業基金投資成果,探討了“產業基金 鄉村振興”的可能發展路徑。北大匯豐智庫副秘書長、北大金融研究院秘書長本力老師出席本次講座并致辭。
4月16日晚,應巴曙松教授邀請,國投創益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維東先生做客“北大匯豐金融前沿講堂”,為大家帶來主題為“產業基金扶貧實踐與探索”的精彩講座。本次講座線下觀眾60余人,線上平臺400余人觀看。
本力老師在致辭中介紹了王維東先生。王維東先生,現任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國家國投創益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總經理,高級經濟師職稱,擁有超過二十年的企業管理、投資管理從業經驗,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王維東先生多次在國家級刊物發表文章,由他創立的“靖遠管理模式”榮獲國家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探索建立的“產業基金扶貧管理模式”被納入《產業基金扶貧實踐與探索》一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主導構建的“卓越黨建管理模式”,將現代企業先進管理理念與國企黨建有效結合,得到了中組部、國資委黨委和中央黨校的高度肯定。
本力老師致辭
講座中,王維東董事長首先介紹了產業基金的形成背景。市場經濟時期,投資體制從“撥改貸”到“貸改投”轉變,中央企業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投資工具, 通過金融手段、市場化投資方式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近年來國家以設立產業基金形式,重點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產業基金在服務國家戰略過程中,通過“四個助力”發揮顯著作用:助力撬動社會資本,通過市場化方式調節社會資源配置;助力戰略新興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支持創新創業;助力宏觀經濟去杠桿,促使融資方式由債權向股權轉型;助力構建多元化資本市場。2016年成立的產業投資基金由96家中央企業共計109家股東共同出資,出資總額高達314.05億元,投資于貧困地區資源開發利用、產業園區建設、新型城鎮化發展等,重點支持貧困人口多、貧困發生率高的省區、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和邊疆地區。這只基金兼顧政策目標和市場原則,由“輸血”轉向注重“造血”,建立起完善的利益聯結機制,具有政策優勢、資源優勢和手段優勢。
王維東董事長介紹央企產業投資基金的特點與優勢
接下來,王維東董事長介紹了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和完善,構建起的產業基金扶貧管理模式。該模式以促進貧困地區區域經濟發展為目標,堅持產業基金扶貧效果,堅持產業基金保值增值,聯結產業基金、企業、貧困地區資源和貧困人口四個主體。具體管理方式,則聚焦于投資產業,構建紓困項目、穩健項目和證券化項目組合投資,實現內生發展。王維東董事長還介紹了產業基金對項目的“4 X”五式判定法:以產業扶貧為總目標,發揮地區資源稟賦,聚焦經濟價值和社會影響兼具的景氣行業,挑選由優秀管理層經營的持續成長性企業進行投資。立足地區優勢資源稟賦,打造產業扶貧平臺。產業基金投資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從項目策劃到撥付資金始終遵照科學、嚴謹的投資決策流程,通過社會效益指標體系評估社會影響,通過“123風險管理體系”對項目風險進行動態管控,通過四大模塊、六大機制、八大增值服務保障投后管理。產業基金扶貧管理模式發揮舉國體制優勢,既充分體現國有資本市場化、產業化扶貧特色,又有理論高度和借鑒意義,不僅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發揮作用,還可復制延展到經濟社會的相關領域。
講座現場
隨后,王維東董事長探討了產業基金的未來發展。他指出,“基金 鄉村振興”是產業基金未來發展的方向。鄉村振興面臨農業產值比重下降、農村務農人口減少、農村逐漸蕭條等問題,但也存在著農業現代化、 新型城鎮化、工業化和信息化的產業機遇。產業基金通過少量布局收縮型縣城建設美麗鄉村,適度布局功能型縣城促進城鄉融合,助力脫貧攻堅,支持鄉村振興。
王維東董事長回答觀眾問題
最后,在提問環節,王維東董事長就如何使用金融工具發揮協同效應、如何吸引地方龍頭企業以及如何保證產業基金決策效率等問題進行了詳盡解答。
本力老師向王維東董事長贈送紀念品
此次講座是“北大匯豐金融前沿講堂”的第92期。“北大匯豐金融前沿講堂”由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主辦,北京大學匯豐金融研究院承辦,深圳市資產管理學會作為學術支持。“北大匯豐金融前沿講堂”將繼續邀請業界權威人士講授金融前沿領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為北大學子打造聚焦金融市場最新趨勢與動態的優質平臺。
撰文:魏源、金子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