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兩會看煙草:深挖大數據資源 助推高質量發展
來源:東方煙草報
3月11日,在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汪塘村的煙田里,記者看到,每間隔一段距離就立著一個二維碼標牌。掃描這些二維碼標牌將會看到這片煙田規劃的煙葉品種、種植時間、施肥量等信息,實現對煙葉從“移栽”到“收購”的全過程管理。
二維碼標牌記錄煙葉信息,只是云南煙區煙葉生產信息化管控的一個縮影。
“十三五”期間,云南煙草商業系統圍繞行業信息化建設工作總體思路,深入推進云南煙草商業“數字煙葉”基礎工程,按照“數據集中、系統整合、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管理高效”建設要求,在全面梳理現有業務流程基礎上,重點圍繞煙葉生產、收購、調撥、加工、銷售核心業務,系統開發“七大系統、一個平臺”,即煙葉生產過程管理信息系統、煙用物資管理信息系統、煙葉物流供應鏈管理系統、煙葉基礎軟件收購系統(BS版)、煙葉收購約時定點管理系統、合作社綜合管理系統、合作社生產管理系統和云南煙葉綜合管理平臺,有效解決了以往信息化管理過程中業務難對接、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全面提升了煙葉信息化管理水平。
今年以來,云南煙區面對行業發展新常態,不斷推動煙葉生產信息化建設持續深入、深度拓展,進一步釋放信息化產業發展驅動力。他們持續加強煙葉產業發展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深度融合,全面實現煙葉生產數字化轉型升級;持續強化信息支撐,推進工、商、復烤三位一體“煙葉供應鏈系統”深度應用,推進煙葉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續加大煙葉產業發展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融合,依托二維碼標簽技術實現出口備貨煙葉動態跟蹤管理,準確掌握出口備貨煙葉“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助推云南煙區煙葉生產實現高質量發展。
3月11日下午4點,安徽華環國際煙草有限公司華環生產加工中心生產車間的大屏幕上顯示著:2020吉林C(挑)混打片煙,成品水分檢測次數2099,平均值11.95,標準偏差0.19,變異系數1.60……
華環公司實現了對生產線質量管理、過程監控、生產管理的參數化管控。
“十三五”期間,華環公司堅持以服務卷煙品牌發展為核心,把質量管理的焦點放在建設智能化工廠上,努力做深做實信息一體化建設和質量信息鏈構建文章,著力發揮信息化系統保障產品質量的作用。
“我們建成了以MES系統為核心的一體化平臺,對8類基礎數據和11個信息系統進行集成整合,打通了從原料收儲到成品儲存的數字信息鏈。”華環公司總工程師朱焱介紹,通過一體化平臺,真正實現了工藝質量指標的實時可視化、歷史可視化、過程能力指數計算和異常預警,有效穩定了工藝過程質量。
基于信息一體化平臺,華環公司還構建了打葉復烤質量追溯信息鏈,將加工過程劃分為14個追溯單元,建成了離散物料配方追溯、連續物料時間追溯的兩類模型和反向追溯、正向追溯、縱向追溯三類場景,提升了生產過程數字化管理水平。
“十四五”期間,華環公司將加速推動兩化深度融合,推進智能工廠建設升級,提升數據驅動工藝質量管控的能力水平,持續深化打葉復烤與卷煙生產的銜接融匯,提升重點品牌原料加工技術保障能力。
在廣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所屬的南寧、柳州兩家卷煙廠,每個生產日MES智慧生產指揮系統都會給制絲車間和卷包車間下達作業日工單,調控制絲投料生產順序、卷包機臺生產牌號等,生產變得更為有序高效。
作為“數字煙草”的領跑者之一,近年來,廣西中煙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緊跟數字經濟和工業互聯網發展趨勢,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升級,加快“智慧企業”建設,推進了以“數據中臺、業務中臺、管理中臺、微服務群、云市場”為核心的自主技術創新,積極研究和充分運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領域先進技術,信息化與工業化、互聯網與業務管理融合持續深入。
廣西中煙“智慧生產”“智慧銷售”和“智慧物流”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盒條件零”數據關聯項目落地,生產運行信息化管控平臺加強了智能化排產和生產信息動態監控,智能制造研究課題攻關提升了柔性化生產水平。
通過數字智能強化品牌狀態調控,持續推進銷售數據平臺的迭代優化及一體化互通融合,運用云計算、大數據、AR、智能識圖等新技術,充分打通卷煙銷售各個環節,助力商業企業打造獨具特色、富有成效的工商零共同面向消費者的現代卷煙營銷體系。
建立從供應商、生產制造到客戶的供應鏈物流關聯網絡,打造了物流感知、深度融合、敏捷柔性、數據驅動、智能管控的“互聯網 物流建設”的示范。
進入“十四五”,廣西中煙再啟“智慧企業”建設新征程:成立工作專班,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升級,實施云計算、大數據、5G 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與生產經營管理更深度的融合,推進原料、研發、營銷、生產、決策的全面數字化和全產業鏈一體化數據打通。(杜星霖、計磊、徐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