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亨縣冗貝村“黨建引領+四自”模式 讓鄉村治理更有效
內容摘要:近日,又到了給群眾環境衛生每家每戶打分的日子,在冊亨縣冗渡鎮冗貝村,由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干部組成的考核組到群眾家中開展環境衛生評比工作。
中國黔西南訊 (特約記者 匡奇燃 通訊員 趙文彬) 近日,又到了給群眾環境衛生每家每戶打分的日子,在冊亨縣冗渡鎮冗貝村,由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干部組成的考核組到群眾家中開展環境衛生評比工作。
自去年8月以來,一群身穿紅色外套的年輕人,每月都會穿梭在村里的各家各戶,或宣傳、或動員,在各村小組的路燈下和群眾開會,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建成“黨建 四自”模式特色小寨,為推進鄉村振興凝聚合力。
據冗貝村黨支部書記張興國介紹:“我們村針對示范點如何建設、建設什么內容等問題,采取召開群眾會、黨員大會進行共商,逐戶走訪征求意見和開展問卷調查的方式,充分征求群眾意見建議,形成一致認可方案后,制定出‘一圖一表一說明’,將村莊規劃納入村級議事的協商目錄,這樣將使村莊規劃更加合理。”
與此同時,冗貝村建立起一支由“黨員 鄉賢 志愿者”的隊伍,他們逐戶向群眾宣傳動員,引導帶動群眾由“要我建”向“我要建”觀念的轉變,實現群眾自籌資金、主動參與,激起群眾創建“村莊共建園”的積極性。
“你看這些小花池,門口的小花池,有壇子、有瓦片這些……”冗貝村返鄉大學生鄉賢會會員李加琴在晚上和群眾商議時介紹。
“剛開始建時,我們也不理解,但看到這些年輕娃娃天天來找我們,宣傳搞好后,村子會有很大的改觀,我們就抱著試試的態度自籌3萬元,把自家不用的一些石磨、水缸等都無償拿出來支持村里建設。”冗貝村群眾張貴鑫說,聽說要建污水處理設施,他也把自家的土地免費提供,現在村里113戶都拉通了污水管網,大家一起投工投勞完成了村莊建設,完善了村內的基礎設施,家家戶戶都變得漂漂亮亮、干干凈凈的。
今年3月以來,不少村民開始在壩區的菌田里采摘黑木耳,看著黑木耳帶來的收益,村里17戶群眾也自發在自家院子里通過搭架種植黑木耳。幾個月下來,架上金銀花、架下毛木耳、架旁五加皮“一花兩菜”的庭院經濟初見雛形。
冗貝村在特色小寨建設中,因地制宜種植木耳300畝、核桃400畝、刺梨370畝,通過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就近就地就業300余人,人均增收近2萬元。
“我們駐村第一書記帶著駐村工作隊、村‘兩委’、黨員和鄉賢通過共商,相繼完善了村規民約、村民議事制度、積分超市等,由特色小寨的12名黨員劃片包保聯系113戶農戶進行網格化管理。”面對冗貝村特色小寨的建設,剛輪換駐村的駐村隊員陳浩介紹,同時挖掘鄉賢資源,成立了“鄉賢匯”和“鄉管會”,圍繞村莊環境整治提升、產業發展等方面自行進行管理,通過這樣的“自管”模式讓鄉村治理更加有效。
冊亨縣冗貝村“黨建引領 四自”模式建設特色小寨,是冗貝村以建設“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示范帶為契機,按照“尊重農民意愿、為農民而建、讓農民來建”的原則,發揮政策優勢、自然資源優勢和人力資源優勢,探索構建“黨建引領 自商、自籌、自建、自管”模式,讓群眾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凝聚合力推進鄉村振興取得的成果。
二審 韋夏夏
三審 魏浩然
(責任編輯 竇芷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