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歐日研發經費出爐:日本1354億美元,歐盟3780億,中美兩國呢(中美研發經費對比)
本文內容來自于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系刪除。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搬運必究!
近年來,全球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俄烏沖突引發了俄羅斯與歐美的裂痕,美國連續進行九輪加息,全球各種矛盾開始升級,預示著前所未有的大變局。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時刻,唯有保持穩健前行才能達到遠方的目標。而穩健前行的關鍵在于強大的國力,而國力的最大支撐就是科技實力,而科技實力的增強則依賴于科研經費的投入。
全球目前有四大經濟體,分別是美國、中國、歐盟和日本,它們也是全球綜合科技實力最強的四個經濟體。在這個充滿變數的全球格局中,科技實力的角逐成為這四大經濟體立足和生存的關鍵,而這一切都反映在科研投入上。
日本曾經是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在上個世紀90年代曾一度傲視群雄,其GDP一度超過了美國的70%,人均GDP更是達到了美國的1.54倍,占據了全球GDP份額的17%以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半導體和汽車領域的科技實力曾一度超越了美國,令美國感到巨大的威脅。然而,受制于國家的地理位置和二戰后被美國深度掌控的現實,日本在美國的打壓下無法還手,錯失了再次崛起的機會。隨后,日本經濟面臨諸多內外因素的困擾,雖然GDP規模在5萬億美元上下波動,但全球份額逐漸減少,已經不足5%。在新興技術領域,日本取得的成就相對有限,錯失了發展機會,科研投入差距也逐漸擴大。
2022年,日本的GDP同比增長僅為1.1%,達到了4.23萬億美元。作為一個傳統的工業強國,日本極其重視制造業,其制造業增加值占GDP的近20%,而研發投入占GDP總量的3.2%,達到了1354億美元。
歐盟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曾被寄予厚望,有望成為全球一極,然而在美國的壓力下,歐盟一度喪失了領導地位,甚至放棄了北溪管道。如今,歐盟雖然仍是全球三大經濟體之一,但實際上已陷入停滯狀態,失去了創新活力,開始慢慢式微。
歐盟的研發投入情況也反映出這一點。2022年,歐盟的GDP同比增長達到3.6%,達到了16.65萬億美元,人均GDP達到3.72萬美元,大約是中國的3倍。盡管歐盟在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其研發投入強度卻不及許多發展中國家。2022年,歐盟的研發投入強度僅為2.27%,總額約為3780億美元,需分散到27個成員國,其中很多重復研發的現象。這種分散導致了效率低下,從歐盟近年在新興技術領域的表現可以看出。
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是唯一一個GDP超過25萬億美元的國家。2022年,美國的GDP同比增長率達到2.1%,總額達到25.47萬億美元。美國一直是全球領先的科技大國,積累了強大的科技優勢,這要歸功于持續大量的科研投入,自二戰以來一直居于全球之首。美國的研發投入強度約為2.8%,加上龐大的經濟體量,2022年的研發投入達到了7132億美元,是歐盟的1.89倍。這也是美國科技優勢的根本原因。
然而,美國也面臨自身問題,其中之一是去工業化的嚴重程度。2022年,美國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例僅為11%左右,而服務業占比極大。服務業的研發投入相對較低,例如在美國的GDP中,律師費等服務業費用超過1萬億美元,但這個領域并不需要大量研發投入,這可能逐漸影響美國的整體研發投入水平。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經濟規模已超過歐盟。2022年,中國的GDP同比增長率為3%,達到了121.02萬億元,相當于18萬億美元。
盡管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但其研發強度超過許多發達國家,甚至超過了
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于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于網絡資料,以上內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任何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