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義區天竺鎮黨建引領“三點”發力提升鄉村振興實效
順義區天竺地區黨委推行黨建引領“三點”發力的鄉村振興模式,推動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取得實效,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
以抓村級班子建設為重點,筑牢基層戰斗堡壘
抓牢思想建設
加強思想政治引領。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依托“黨支部云課堂”進行線上培訓、組織支部書記線下輪訓和各支部自行開展專題培訓等,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提高黨支部書記的理論水平、黨性修養和工作技能。
筑牢隊伍管理
嚴格開展“兩委”班子屆中分析,成立3個調研組,組織黨員、村民代表進行民主測評和談心談話,全面掌握“兩委”班子履職情況。完善細化《天竺鎮關于村、社區工作績效考核辦法》,全面考核重點工作落實情況,加大對人居環境、安全生產監察工作等重點工作的獎懲力度,用考核指揮棒倒逼村級班子履職能力提升。
以抓中心工作為焦點,提升鄉村治理成效
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
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推動鄉村基層治理取得新成效。在硬件上,在樓臺村實施水表更換、有線電視網絡升級改造、施劃停車位、道路鋪設等基礎設施工程。在薛大人莊村對路邊小廣告、垃圾、枯死樹木進行清理,有效改善人居環境。在軟件上,設置考核項,強化對物業公司和村規民約執行情況的考核獎懲力度,加大對物業公司的獎懲以及村規民約獎懲執行,通過考核督促人居環境工作提升。在實施上,成立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問題短板,制定整改措施。強化居民宣傳,動員群眾積極參與,主動投身于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鞏固環境治理成果。依托“網格化”機制,將村內街巷劃分網格,明確責任區域與責任人,以包街包巷的形式,由專人分片落實管護工作,解決人居環境“頑疾”。
及時解決群眾訴求
深度融合接訴即辦、網格化治理、創城巡查工作,將全鎮劃分11個三級網格、46個四級網格,構建“地區黨委-包村領導-村支部-包片黨員、網格員”的訴求解決機制,第一時間解決訴求。在日常工作中,發動包村干部和黨員、村民代表、樓門長等各方力量,主動了解居民訴求、詢問意見,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合理訴求上門辦、不合理訴求上門勸,本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難事條塊一起辦”的原則,精準解決群眾身邊的日常瑣事。
因地制宜促進鄉村經濟發展
組織各村挖掘沉睡資源,整合村內可流轉集體土地,鼓勵有條件有基礎的村,探索發展新路徑,破解“土地閑置”問題。推出“商務樓宇造血型”增收,特別是天竺村,在原有房屋出租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樓宇經濟,吸引實體經濟入駐,打造集飲食、休閑、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商業街,實現集體經濟增收。
樓臺村利用村南千畝農田發展生態旅游觀光農業,因地制宜發展獨特經濟,實現從“被動輸血”向“主動造血”轉變。
以培養后備人才為基點,推動鄉村人才振興
拓寬渠道,“選”優村級后備人才
全面摸排各村后備人才,打破地域、身份、職業界限,注重從退伍軍人、返鄉大學生、致富能手、外出務工經商人員、民營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等群體中甄選優秀青年進行挖掘,確定村級后備人才,將26人納入村級后備人才管理臺賬。
加強培育,“育”強村級后備人才
通過教育與實踐相結合方式,加強對后備人才的教育培養。教育上,集中開展培訓班,內容涵蓋“黨的二十大精神解讀”“基層黨建實務”“村級工作指導”等方面,加強知識儲備。實踐上,帶領后備人才深度參與村級活動,熟悉村務管理、服務群眾、發展經濟等具體工作,逐漸積累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經驗。
從嚴監管,“管”好村級后備人才
定期對后備人才進行跟蹤管理,通過談話、考核等方法,動態了解跟蹤后備人才工作情況,思想動態等。注重考察,對在實際工作中涌現出的優秀人才及時予以吸納,不斷增強村級后備人才隊伍的生機活力。
備用結合,“用”好村級后備人才
對在跟班學習期間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服務意識強、綜合表現優秀的后備人才,進行及時舉薦。并將發展黨員工作與村級后備人才培養工作深度結合,對表現特別優秀的非黨員后備人才,優先發展入黨。
下一步,天竺鎮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從加強后備人員儲備、激發年輕活力、凝聚發展合力、打造黨建品牌四方面著手,不斷推進鄉村振興成效。
來源: 千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