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在线看黄的网站-可以免费在线看黄的网站-可以免费看污视频的网站-可以免费看毛片的网站-欧美电影免费看大全-欧美电影免费

國網湖南水電公司:“老將”再續新動力(國網湖南省水電公司)

國網湖南水電公司:“老將”再續新動力(國網湖南省水電公司)

柘溪2號機組轉子安裝。

國網湖南水電公司:“老將”再續新動力(國網湖南省水電公司)

鳳灘4號機組轉子吊裝。

紅網時刻新聞通訊員 曹玲 王銘安 長沙報道

“兩臺機組順利投運,裝機容量分別增加1和1.5萬千瓦,年增加發電量近億千瓦時。”4月24日,國網湖南水電公司召開驗收大會,全面總結前期機組首套改造工作,表彰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個人。

國網湖南水電公司所轄柘溪、鳳灘水電廠是湖南電網主力調頻調峰電廠,承擔了80%的水電AGC調節任務。兩廠分別投運于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當時設計標準偏低、技術落后,機型穩定性與快速調節的要求、機組振動區與日趨精準的兩項細則等矛盾日益突出。

國網湖南水電公司乘勢而上,計劃在4年時間里,對7臺老舊發電機組實施增容改造,消除設備存在的重大隱患和先天不足,提高設備運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穩定性,通過增容提升企業裝機容量,收獲更多發電效益和社會效益,助力“雙碳”目標。

只爭朝夕 能征敢戰換來高效管理

老機組增容改造被列入國網湖南公司重點工程,除水力機組的蝸殼、流道等固定件外,需對機組所有機械部分進行改造更換,就是制造安裝一臺新機組。2021年5月16日、8月29日,柘溪2號機組、鳳灘4號機組增容改造項目先后開工。

“老機組改造無法變更基坑尺寸、流道型式等關鍵參數,我們提出的實現機組全負荷段穩定運行改造目標,在國內尚屬首例,研發難度大,比建設安裝新機組難度要大得多。”高級工程師歐鵬全程參與改造工作,對此深有體會。

國網湖南水電公司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從組織策劃、現場管理、過程控制進行精細化管控。改造過程中,業主項目部以日點評、周例會、月總結會議形式,協調解決施工中出現的問題,總結階段性工作開展情況,安排下一步工作計劃,對設備和物資質量全面把關。

夏宇是機械專業負責人,所帶團隊擔綱機組改造主攻力量。國網湖南水電公司把黨建引領與重點工作高度融合,先后授旗黨員服務隊(突擊隊),提出“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口號,現場發布黨員違章“紅黑榜”,加強黨員示范崗建設,開辟“示范引領”專欄,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了關鍵作用。

天道酬勤,事在人為。2022年3月26日上午9點8分,柘溪電廠2號機組完成增容改造全部項目,一次性投運成功;4月12日10點10分,鳳灘電廠4號機組一次啟動并網成功,兩臺機組分別比原計劃工期提前31天、18天順利完成各項任務,實現“汛前雙投”目標。

目標領先 精益求精創造最優質量

國網湖南水電公司將安全管控、質量管控及技術管控進行全過程分解,制定安全、質量、試驗、工藝、驗收各級責任清單2132項,明確各階段安全管控、驗收試驗、見證旁站等關鍵環節責任人。

早在2019年12月份,該公司到中國水科院(北京)進行第一次模型驗收,比“精品”要求相差甚遠。在轉輪模型開發階段要頂住建設延期、多次試驗不合格的巨大壓力,分別開發出柘溪11輪次轉輪模型、鳳灘9輪次轉輪模型,最終實現機組模型綜合性能達到當前同類機組最優水平,為改造項目后續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轉子直徑這么大,圓度驗收指標必須控制在±0.8毫米以內。”賀方友是一位工作30多年的高級技師,如同制造藝術品般,一直堅守現場施工把關。功夫不負認真的人,兩臺機組定子鐵芯疊片壓緊數據一次性通過驗收,柘溪2號機定子鐵芯疊片整體圓度優于國標標準0.10毫米,波浪度優于國標標準50%,鳳灘4號機定子各項指標同樣優于國標行標。

2021年12月27日,柘溪電廠2號機組定子中心高程在設計值的 2至 4毫米之間,同心度誤差小于0.15毫米,圓度誤差小于0.40毫米。

2022年1月20日,柘溪2號機安裝數據一次性通過驗收,與機組底環、頂蓋的同心度在0.1毫米以內,高程在0.5毫米以內,水平度達到0.02毫米每米。

2022年2月17日,一次性將鳳灘4號機上機架水平調至0.02毫米每米,中心偏差調至0.01毫米,高程偏差調整至0.15毫米。

2022年4月7日,鳳灘4號機組帶負荷試驗結束,機組穩定性優秀,最小振動值小于0.001毫米,安全穩定運行負荷區間由45%至100%拓寬到0至100%,實現國內改造機組首創,達到甚至超過世界先進水平。

……

“沒想到都有這么好的數據,均優于國標行標,這是最有說服力的結果,說明改造非常成功。”在現場驗收的國網湖南電科院專家給予充分肯定。

學干結合 勵精圖治錘煉優秀隊伍

“老舊機組改造不僅僅是一場挑戰,更是助力青年成長成才的一次良好機遇。”2021年8月19日,國網湖南水電公司執行董事崔建凱在動員會上說道。

緊張忙碌的檢修現場也成為了該公司的“練兵場”,在各個作業面上,黨員骨干沖在最前沿,老同志發揮“傳幫帶”作用,隨處可見青年員工的身影。

“我只有幾個月就退休了,總想著要利用有限的工作時間多干一點事,今后回憶起來會感到蠻有意義的。”鄧輝兵作為二次專業骨干,和同事一起對柘溪2號機組電氣部分進行改造。

2017年入職的童建勛不懼挑戰,從運維專業轉到機械專業,每天拿著厚厚一沓工作票資料,安排現場工作任務,調配作業面人員,對現場安全、技術和進度全方位把控。在座環機加工的20天里,每天值守16個小時,機器不停,他不走。

2016年入職的尹博是鳳灘運維一班的副班長,他帶領班員克服空間有限、作業時間緊、新原件不熟悉等困難,按時完成200余個自動化原件的裝設。在發現原有LCU柜中大量電纜不符合反措要求時,及時調整工作安排,重新制定計劃,完成上萬米電纜更換和敷設。

表彰會上有一串長長的名單,代表著所有參與該項工程的勞動者,他們詮釋著責任擔當,還展示出一種進取向上的精神。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機組改造工程就是一場硬仗,國網湖南水電公司以啃“硬骨頭”的精神,奮戰數百天,取得完勝的戰果,水電“老將”重新煥發了勃勃生機,續寫奉獻清潔能源的新輝煌。

相關新聞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在線咨詢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