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建】分類施策 推動黨員管理精準化 服務群眾精細化(黨員管理服務精細化指什么)
組織強,百業興,人民安。近年來,我市圍繞全國城市基層黨建示范市建設,深耕“家門口”黨建品牌,持續在建強基層黨組織上用力、在推進強村富民上用心、在提升治理能力上用勁、在為民辦事服務上用情,把服務延伸到群眾身邊,架起黨群“連心橋”,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讓黨旗在基層陣地高高飄揚。
為此,我們特推出《基層黨建》專欄,將陸續刊發“家門口”黨建品牌在服務機制、服務陣地、服務標準、服務支撐、服務平臺5個方面的特色亮點和經驗典型,為做好基層黨建工作提供參考借鑒。本篇為您帶來:服務支撐篇—《 分類施策 推動黨員管理精準化 服務群眾精細化》。
分類施策 推動黨員管理精準化
服務群眾精細化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自治區、全市組織部長會議精神,烏爾禾區以創建“五個好”標準化規范化黨支部為契機,積極探索黨員分類管理模式,根據在職黨員、無職黨員和離退休黨員的生產生活實際,分類施策,著力打造“四個合格”黨員隊伍,進一步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全方位提升服務群眾精細化水平。
明確工作重點 促進在職黨員“思路清”
緊緊圍繞今年基層組織建設重點任務、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等方面,以班子隊伍建設、“五個好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創建、村集體經濟發展等內容為重點,采取“年初承諾 年終評議”的方式,促進村干部積極謀劃發展目標,主動擔責推動發展,在實踐中鍛煉成才、提升自我。進一步優化完善在職黨員干部年度考核制度,實行在職黨員帶頭牢固樹立“四個意識”,遵守政治紀律規矩;帶頭學習提高,強化理論武裝;帶頭示范引領、主動擔當作為;帶頭服務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帶頭弘揚正氣,加強廉潔自律“五個帶頭”,定期向農牧民群眾公示在職黨員作用發揮情況,通報黨員發揮積極作用事跡,讓黨員群眾心中“有桿秤”“有標桿”。
“支部書記要沖在前面,黨員帶頭奉獻,村級組織建設好,村干部帶領好,大家才能齊心協力謀發展。”哈克村黨支部書記馬尚斌朗聲說到。
為群眾答疑釋惑
突出設崗定責 促進無職黨員“有責任”
對鎮村無職黨員情況進行全面摸底,建立臺賬,收集崗位設定需求,圍繞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發展農村經濟、美化農村環境、倡導文明新風、實現鄉村振興等工作需求,按照“因地制宜、因需設崗、個人選崗、方便就崗、群眾評崗”的原則,合理設置政策理論宣傳、黨務政務監督、信息咨詢服務、社會治安維穩、文明新風示范等崗位10余個,根據村情實際、個人特長和服務意向,通過“黨員認崗、支部定崗、公示明崗”等方式,為34名無職黨員搭建了發揮作用的平臺,讓他們亮出身份,守崗履責,為民服務,及時將社情民意及時匯報到支部,架起黨群連心橋,助推鄉村振興,實現了農村無職黨員“無職有位、無職有責、無職有為”。
查干草村的郭新海最近認領了村里無職黨員義務崗位,主動承擔起民生監督的責任,他說:“平日里村里的大事小情我都關注,現在如果發現啥情況或在微信群里替村民們反饋問題還能獲得積分獎勵”。
入戶進行政策宣傳
加強關心愛護 促進離退休黨員“熱情高”
“我腿腳不好,村上開會去不了,感謝黨組織常想著我,來看望我,這是你們前段時間來講課的時候發的冊子,我經常翻閱,生怕在學習上落下“。住在鳳翔小區的離退休黨員巴其爾·路爭說。
建立離退休黨員聯系幫扶機制,積極整合村干部、致富能手、農民“土專家”“田秀才”等各類優勢資源,通過結對幫扶、豐富載體、關心關愛、搭建平臺等措施,提升離退休黨員教育管理服務水平,確保病時有探望、難時有幫扶、節日有慰問。常態化開展“敲門行動”和“送學上門”活動,每月至少開展1次送學上門,為離退休黨員講解黨的最新政策,通過談心談話,了解他們的思想、身體和生活狀況,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讓離退休黨員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和溫暖。引導離退休黨員積極參與村級事務、政策宣傳、矛盾糾紛調解等工作,主動參與村級事務監督,做好農村工作的“宣傳員”“議政員”和“調解員”。今年以來,累計開展“送學上門”20余次,幫助解決實際困難10余件。
開展送學上門
下一步,烏爾禾區將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農村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以“一份底冊,摸清黨員類別;積分管理,規范評價方式;黨員聯戶,發揮示范作用”為目標,積極探索黨員分類和積分管理有效結合,持續深化黨員“三學三亮三比”爭當先鋒行動,實現農村黨員有活力、樹先鋒、干實事。
-END-
來源:紅色小油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