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分享系列:企業合規及合同管理的重點解讀(企業合規管理辦法)
今日熱點導讀
近年來“合規”作為一個熱點話題,2022年更是被稱為合規管理強化年。從最初央企、國企這種政策帶頭、預防式的大合規管理,到涉案企業刑事合規不起訴,再到近期發布的《中小企業合規管理體系有效性評價》團體標準,預示著我國的企業合規管理正逐步從頭部央企向民營企業擴展。因此做好企業經營中的合規管理至關重要。
埃森哲大中華區合規與公司事務法律總監
合規管理政策的強化對企業和法務的影響?
從行業大環境的數字化轉型浪潮到國際環境的地緣政治緊張
合規是發展流動的概念,某一階段的合規管理側重點和相應的法律法規的發展狀況以及與導致這些管理變化的大環境都息息相關。
以制造企業為例,從兩個層面回答:
1、 對企業合規及合同管理方式的變革和相應法務能力的提升?
2、 制造企業需要關注的具體合規領域有哪些?
一、數字化轉型浪潮對企業和個人的影響
對制造行業最大的機遇和挑戰是數字化轉型的浪潮,2021年以來,數字化轉型成為國家戰略。
對企業而言,結合2018年埃森哲的企業調研。從抽取的9大行業的500多家企業,追蹤其數字化進程結果來看:數字化成效上升的企業數量和發展盈利上升的企業數量成正比,這些在數字化轉型較快的企業其經營能力、增效能力是同類企業的3.7倍。
針對大環境數字化轉型影響制造業的行業發展來看。其中重要的一點合規及合同管理方式一起進行智能化變革,才能抓取重要信息。因為生產、銷售以數據驅動,那么相應的合規管理、合同管理也需要以數據驅動,才能更高效的識別、追蹤和預防風險。
對法務人員本身能力也有提升要求,法務人員需與時俱進。以埃森哲為例,從前年開始推行技商培訓,針對大的前沿技術領域話題為全球70萬員工進行培訓技術。包括法務部門也需要了解技術的發展,才能從法律、合規方面跟上發展趨勢。
二、關注合規領域的側重點
以數字化驅動企業轉型,數據合規這點來看,這個是今年和近年來的重中之重。
過去幾年,中國法務發展和執法和合規方面以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和個人信息保護法為基礎形成的數據合規的框架,無論2b還是2c的業務收集到的個人信息,要看法律相關數據的規定,安全評估的規定,個人信息保護是否有影響,這個對法務群體而言是比較大的挑戰。
另,近幾年大國博弈所帶來的地緣政治緊張,導致貿易合規方面近年來影響較大的部分,對制造業而言要看供應鏈、進出口技術服務和商品是否涉及到某一國家的貿易合規和制裁規定。如果涉及到,需要參照相關合規承諾框架,根據框架要求從內部控制、風險評估、審計、培訓等建立起一套合規制度,后續如果觸發相關風險就可以作為一個抗辯,作為企業自我的保護。
上海CA法務經理
企業風險管理和合同合規審查具體措施?
防控風險首先要識別風險,合規管理經驗分享:主動和走在前端
上海CA從事密碼、電子認證相關的行業。在網絡、數據和信息安全的風險防范非常重要。
從內部而言,合規管理首先是企業自我約束機制,是公司治理的方面。
事前:
設置相應組織,建立合規機制。在沒有行業強行要求下,很早便設立內控合規部門。負責督促業務部門制定完善的合規制度,進行合規宣導。
事中:
合規文化是合規管理的基石。建立合規意識和習慣是最為重要的。員工從開始的消極驅動,逐漸轉化為積極驅動。因為逐漸意識到完善的合規管理體系在對外談判和投標都是企業的加分項。
事后:
針對內部:主要開展合規審計、合規政策調整等。
針對外部:重視監管合規,上海CA除常規監管部門之外還有工信部和密碼局。我們的要點就是主動。
主動跟進監管動態、主動向監管部門溝通請示,主動參與政策或標準編著,對合規風險的規避防范都有一定作用。
另,上海CA的數字身份認證與管理、數字證書及密碼相關的軟硬件產品都是企業合規管理的有利工具,可以防范潛在的法律風險。
關于合同審查注意事項:
看合同不是只看文字,結合業務企業合規、風險綜合審查。
1、 簽約主體。
審查其資質防范潛在風險。是否與員工存在利益關系。不僅防范對外的風險還可以防范對內的舞弊風險。
2、 法律關系的梳理
建立哪種法律關系,文字表述很合理,細究法律關系,可能存在違反法律規定的關系
3、 關注業務和法律的契合度
了解業務需求和流程,法務需要對業務和行業深入了解
4、 合同關鍵法律條款的審查
比如標的、付款條件、違約責任、保密條款等
Tips:工作習慣上,建立審查備忘錄。記錄新的審查風險點,相應的法律條款等做內部交流。不斷優化,協助后續的合同審查。
秀合同副總裁兼首席法務官
合規管理視角下企業的合同有效管理?
合同管理方面,秀合同有自己的方法論。據調研70%的企業還在用線下的模式,合同管理信息化程度較低。秀合同首先幫助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落地。
企業合同管理分為三個階段: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
事前:簽訂階段
比如采購系統,從下訂單開始,在業務系統上完成訂單系統數據后傳導秀合同平臺,這些數據不可人為篡改。
事前通過合同模版庫,提供標準模版規避合同風險,在簽訂、擬定階段就實現了合規管控。在線起草和審核修改全程留痕,便于后續的追責。
事中:履約階段
數據合規需要載體,如何數據合規,首先合同結構化,才能有效的梳理和管控合同關鍵數據,比如財務數據、采購數據、履約數據,才能建立履約任務。收付款、票據收付、違約風險等重大事項提醒,系統的風險預警可以時時提醒到相關部門。
在沒有統一的平臺時,是無法實現的,所以很多企業只能在風險出現后去補救,如此增加風險成本。
事后:數據分析
合同管理方法論中的最后一項,智能化的系統,引入AI能力,通過對合同數據全程的管控,全局看到合同的執行狀況。如企業合同模版的使用頻率情況、各個部門的效率、不同相對方合同履行過程中的合規、糾紛等信息收集
如此便提供了一個事后合規數據的依據,為日后的企業經營提供指導意見。
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就是通過端到端的全線上、全過程的的管理,實現企業合同合規、實時的強管控。
華東政法大學
如何看待合規管理和合同管理的關系?
合規管理與合同管理與法律事務構成企業法律工作的業務范圍。
合同是合規管理重要組成部門。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就是合規管理過程中不可獲取的部分。
大部分企業合規管理風險都和合同管理幾乎100%相關。企業合規并不僅是法律風險,法律風險已經是底線問題,企業更應該考慮的是上限的問題。作為好的管理者和制度制訂者,不僅要考慮具體法律風險,要考慮上面的底層邏輯,如何將企業做的更好。
合同管理可以作為合規管理的工具,比如有些企業在法務部門內部可以搭建風控智能模塊,從各個維度進行總結提取合同的內容分析哪些相對方有主體風險,哪些領域簽約過于集中、哪些合同已經存在違約或者被違約的事實但是還沒有糾正的行為,哪些行業和領域容易發生潛在風險,通過合同動態的分析,去識別外部的行業風險和合規風險。
秀合同讓合同價值呈現更優秀
秀合同是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CLM)的創變者,助力企業合同從信息化走向數字化和智能化,實現降本增效,合規風控,輔助經營的產品價值主張。秀合同通過打造合同管理智能中臺來形成企業合同的數字化基座,向外延展形成合同三大中心(合同風控中心,合同協作中心,合同數據中心)來有效管控合同風險,沉淀合同數據,驅動合同的商業價值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