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的聯系與區別(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的聯系與區別是什么)
內部控制是指經濟單位和各個組織在經濟活動中建立的一種相互制約的業務組織形式和職責分工制度。內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內部審計是對組織中各類業務和控制進行獨立評價,以確定是否遵循公認的方針和程序,是否符合規定和標準,是否有效和經濟的使用了資源,是否在實現組織目標。
主要區別:
1、目標不同。內部控制是建立相互制約的管理關系,目的是改善經營管理;內部審計是對各種業務進行評價,是否合規。
2、手段不同。內部控制手段主要有環境控制、風險評估、活動控制、信息與溝通、監控等;內部審計主要手段是查證、函證、抽樣、座談、調查等。
3、關注點不同。內部控制的關注點是管理流程、制度和崗位約束、制度的有效性、關鍵崗位等;內部審計的關注點是各項指標完成情況,異常財務現象,財務規范性等。
4、對象不同。內部控制的對象是整個企業的各個環節;內部審計是相關環節和財務相關信息。
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的關系:
1、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都是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手段,都需要建立相關體系和制度。
2、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的檢驗和保證,并為內部控制提出改進意見;完善和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內部審計的目的之一。
3、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互為手段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