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碼系統怎么選?[建議轉發](什么是低代碼)
選型指標
低代碼最近也非常火爆,
很多企業和項目的運營或者管理者們,
看到了低代碼系統的價值。
現在低代碼系統市場魚龍混雜,
那么如何規避風險,
選擇合適自己的低代碼系統呢?
以下是作為一名在低代碼領域深耕十幾年的從業者的建議。
選擇低代碼系統的關鍵還是在自身,
大家需要整理出自己當前和未來幾年對應用系統的需求。
然后再對低代碼系統進行詳細的調研。
低代碼系統是降本增效的利器,
但是不管是低代碼系統配置出來的,
還是使用原生代碼編碼開發出來的應用系統,
作用只有一個:支撐業務。
任何支撐不了業務的應用軟件,
都可以說是沒有價值的。
當前的低代碼系統核心特點大概分為兩類:
- 元數據驅動;
- 表單驅動。
低代碼系統對于新模塊的業務實現又分為兩類:
代碼生成和非代碼生成。
代碼生成是指:低代碼系統配置的新功能模塊,需要生成代碼。
一、應用系統的復雜程度
應用系統復雜程度這個指標,
在很多時候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
籠統一點可以理解為數據交互的復雜程度。
OA、CRM這類系統可以歸為復雜程度較低的系統。
供應鏈、生產管理這類可以歸為復雜程度較高的系統。
那什么是數據交互呢?
舉個例子:
典型采購流程
上圖是一個典型的采購流程。
采購部門創建采購申請單之后,
關聯生成采購訂單(金蝶ERP中成為:下推),
采購負責人與供應商聯系,
確定貨物配送的具體事宜,
同時關聯生成采購入庫單,
當需要采購的貨物到達倉庫時,
倉庫根據實際情況,完成采購入庫單。
同時財務部門會收到一個應付單。
上圖中當其中一個節點發生變化時,
需要和上下游流程進行數據處理,
也就是圖中標注的反寫。
當然數據的交互不只是關聯生成和反寫,
還有值更新、超額檢查、關單等各種操作。
上圖中的業務在一個企業里是非常常見,
也是非常典型業務。
當前市面上的絕大部分,
以表單驅動的低代碼系統是支持不了的,
除非再次做二次開發。
只能是元數據驅動的低代碼系統可以很好地支持。
如果需要做大量二次開發才能支撐起業務,
那么這種低代碼系統價值就不高了,
只能將其定位為:快速開發平臺,
和某種語言的開發框架屬于一個層次。
二、是否有大量計算任務
大量的計算任務是指什么呢?
舉個例子:
我們的ERP系統中的MRP(物資需求計劃),和生產計劃排程。
要完成這兩類數據,
系統需要進行大量的數據運算,
而且大多數情況下,運算時間比較長。
低代碼系統基本上是由靜態類型語言開發的,
靜態語言開發的系統,
如果需要更新,就需要重啟服務。
如果有我們的業務系統正在跑計算任務,
而系統由于更新被重啟了服務,
那就不可避免地會中斷計算,
而且產生了大量的臟數據,
這就是一場災難。
所以,如果業務系統有這種大量運算的場景,
基于代碼生成的低代碼系統就不適合了。
低代碼
到此,我們已經簡單地說明了低代碼系統選型的主要標準。
OA、CRM等這類系統可以使用表單驅動的低代碼系統,
而供應鏈、生產管理等這類系統需要使用元數據驅動的低代碼系統。
復雜系統盡量避免使用代碼生成模式的低代碼系統。
根據我們對國內低代碼系統市場的背調。
絕大部分低代碼系統是使用的Java或者C#開發,
一個動態表單模塊,
配合工作流引擎(Flowable、Activiti等)
再加一個數據大屏,
就算一個低代碼系統了。
當然如果是支撐類似OA、CRM這類系統,是沒問題等。
較復雜應用系統,
當前只能是基于元數據驅動的低代碼系統才能支撐。
如果您覺得本文對您有用,建議收藏;
如果您覺得對您的朋友有幫助,請分享給他們;
如果您能點個贊,那就是對作者最大的支持。
更多精彩內容發布于公眾號:代碼乾坤 (Coder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