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數低代碼開發平臺——基于ERP的生產管理系統
隨著國內生產技術的迅速發展,企業信息化實現了生產經營活動的運營自動化、管理網絡化和決策智能化。其中運營自動化是基礎,決策智能化是頂峰。將信息化應用于生產管理有助于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加強對原材料、生產工序、員工、設備和產品的管理。
其中ERP管理系統是建立在信息基礎之上的,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為企業提供決策、計劃、控制與經營業績評估的全方位、系統化的管理平臺。ERP由美國的加特納公司(Gartner Group Inc.)首先提出,在原有的制造資源計劃(M艘王I)理論的基礎上,將企業的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統一起來進行管理,對企業所擁有的人力、資金、材料、設備、方法(生產技術)、信息、時間等各項資源進行綜合管理。
根據制造業企業的相關需求,市場上也出現了各式各樣的ERP軟件。但是,各家ERP軟件的復雜程度、功能、使用情況各不相同,這就導致相關軟件在企業實施使用過程中,出現了很多不適應問題。例如:各個公司的生產管理模式有所差異、不同類型產品的產品結構不同等問題,這時現階段的ERP系統就無法滿足不同企業的部分功能需求。作為一款低代碼開發平臺,百數搭建了一款基于ERP的生產管理系統,還支持對系統進行自定義擴展。
1、客戶管理
客戶管理主要是記錄所有客戶信息,包含客戶信息與客戶信息查詢表。
2、銷售管理
銷售管理記錄銷售合同,根據銷售合同向客戶發送貨品。其主要包含的內容有銷售報表、銷售合同、銷售合同查詢表、發貨申請、發貨申請查詢表。
3、生產計劃管理
通過制造生產管理系統可以讓生產計劃管理變得簡單方便,即生產幾乎可在BOM信息表下達,也可自行在生產計劃表單發起,下達生產計劃之后,下級生產計劃也就是半成品的生產計劃會自動生成在下級生產計劃表中,主生產計劃列表展示的是所有主生產計劃的數據信息,在主生產計劃列表中可發起下達加工的操作。
4、生產加工管理
在主生產計劃列表中下達加工后,加工單列表可展示出所有加工單的信息,加工單需對各個工序進行完成的操作才能提交結束加工單的流程,加工單進行的同時可進行領料,領料后對加工單各工序進行完成操作,結束加工流程,發起質檢流程對各工序進行成品的質檢,對各個工序進行完成質檢的操作后結束質檢流程,最后再是操作生產入庫。加工、領料、質檢、入庫后的狀態都會自動修改到生產計劃。以上領料、質檢、入庫的操作均可在加工單列表報表內操作。
5、生產進度管理
表示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各個工藝加工階段以及各道工序之間時間上銜接狀況的一種作業計劃圖表。適用于生產周期較長的單件生產。該報表展示所有生產計劃包括主計劃及子計劃信息,完成的生產計劃會有顏色的標識,進度表展示的是主生產計劃的生產進度信息。
6、生產成本計算
生產成本包括各項直接支出和制造費用,包括直接材料費、直接工資、其他直接費用以及分配轉入的間接費用。通過生產管理系統可以詳細計算完工計件工資及領料成本計算出生產成本。
7、庫存管理
庫存查詢可查看產品及物料的庫存情況,生產入庫是在成品入庫時操作的表單,物料采購入庫是物料入庫時操作的表單。入庫查詢報表可查看成品及物料入庫的詳情。
8、技術管理
技術管理主要是對于生產技術的管理,包括技術管理統計表、打樣申請、樣品圖庫、成品信息、材料清單、樣品及成品查詢等。
9、供應商管理
供應商管理主要是對承運商及原料商的信息管理,其主要內容包含有:承運商管理、原料商管理、原料商管理查詢。
10、基礎信息
基礎信息主要是記錄合格產品記錄、工序基礎信息、工序生產記錄等數據。
11、綜合看板
該分析報表里展示的是所有生產過程中的分析數據,包括計劃總數、完成數、未完成數、商品類別、生產數量、領料情況以及生產進度等數據。
總結
生產管理系統憑借其具備生產數據可視化、數據管控、流程管理等功能,可以有效優化企業生產管理流程,能夠極大程度的降低企業管理成本。但是,不同企業的實際情況不同其生產管理方式多種多樣,沒有一種生產管理方式是適合所有企業的生產的。因此,對于不同的企業最好的方法是“對癥下藥”,選擇合適本企業的生產管理系統。
參考管理系統:生產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