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生考研或被限制?被認為不適合搞科研,高校的回應耐人尋味
在大學校園中,大學生考研已經成為一大主流,吸引著無數學生的眼球,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考研不僅是追求高學歷的過程,更是對未來職業發展的投資,同時也是實現個人價值和夢想的重要途徑。
很多學生在本科階段,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考研則可以為他們提供更廣闊的的學習平臺,以及更深入的研究機會。在讀研期間,學生們可以接觸到更廣泛的學術領域,挖掘潛能的同時,還能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為以后的就業打下根基。
從近年來的研究生報考不難發現,考生越來越多,一些高校也進行了擴招,以至于研究生不斷增多,而學歷的含金量不斷下滑,此時,高校也品嘗到了盲目擴招產生的負面影響,因此,不少研究生導師表示,有必要提高招生門檻,保證研究生質量。
二本畢業生考研或將被限制?被認為只適合考試不適合搞科研
眾所周知,我國最高學歷為研究生,被認為是高知群體,他們所接受的也屬于精英式教育,不過在學歷內卷時代,很多普本生選擇考研,其中二本生占據多半。他們之中又很多人并非想要搞科研,只是希望給學歷鍍金,將來畢業后,找工作更加容易。
應試教育下,學生們從小就非常努力,能夠通過中考分流的學生,說明能力不算差,這些學生經過三年的學習,能夠考入一所本科類院校,雖然無法與學霸相比,但整體而言,也具備不錯的學習能力。
這些二本生,如若在大學期間積極努力認真備考,考上一所名校的研究生并非沒有可能,不過很多研究生卻表示,即使他們筆試成績優異,也不想招這樣的學生,因為導師們發現,很多二本生只適合應試教育,根本不適合搞科研,未來的事業發展也與科研不沾邊。
針對這一問題,不少研究生導師認為,有必要限制二本生考研,普本生盲目考研,浪費時間和精力,導致上岸率越來越低,同時還可能錯過了其他優質企業的招聘信息。
此外,部分二本生筆試成績確實不錯,但在復試環節,表現得卻一言難盡,很難得到導師的認可,當然也有部分二本生,面試期間說的頭頭是道,也獲得了導師的賞識,不料入學后的種種表現,讓導師失望不已,除了平時表現糟糕之外,畢業論文更讓導師后悔當初的選擇。
對此,很多導師紛紛表示,為了更好的進行學術研究,應該限制二本生考研,這樣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學歷的含金量。
殊不知這種建議,阻礙了二本生的求學路,當下是個重視學歷的時代,各大用人單位紛紛提高學歷門檻,二本生本就沒有什么就業優勢,如若連提升學歷這條路都被堵住,著實有些沮喪。
高校的回應有些耐人尋味
網上關于限制二本生考研的言論愈演愈烈,甚至傳言已經有高校不再招生二本生,針對這一問題,不少高校進行正面回應。
高校負責人表示,限制二本生考研,是一些導師的個人建議,目前并沒有高校下發這一通知,同時在以后的很長時間內,也不會出臺限制二本生考研的政策,學生只要認真備考,并符合高校的招生標準,都有機會實現給學歷鍍金。
與211、985名校生相比,二本生的整體學習能力較弱,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不適合搞科研,搞科研不僅需要學生有一定的基礎知識,還需要熱情、毅力以及創新精神。
現實中,有很多二本生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終成功逆襲,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也打破外界對他們的偏見。此外,在這些二本生之中,有部分學生高中階段偏科嚴重,才沒有考入名校,應該給他們專門研究所擅長領域的機會,可能會給我國的科研事業帶來非凡的成就。
普本生想要盡快上岸,需要如何備考?
提前備考很有必要,近年來,考研競爭愈發激烈,不少大學生在大一、大二階段就開始備考,準備充分后,才可能會增加上岸幾率。
學習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批判性思維,比如可以通過參加創新項目、撰寫綜述等方式,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
在備考過程中,向優秀學生以及老師尋求幫助,在他們的幫助和指導下,學生可以少走很多彎路,此外還需要保持積極的心態,面對任何困難和挑戰,都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既然選擇考研,就不要輕言放棄。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速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