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農科院院長黃正恩:我國榴蓮種植探索與實踐成效初顯(海南農科院有榴蓮苗賣嗎)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1月6日消息(記者 利聲富)“我國榴蓮種植探索與實踐取得初步成效”,在1月6日舉行的第三屆三亞國際種業科學家大會經濟作物分論壇上,海南農業科學院院長黃正恩介紹,目前,海南種植榴蓮面積已超3萬畝,接下來海南應科學合理布局,有序擴大種植面積,統籌培育海南榴蓮品牌,走質量型發展之路,拉長產業鏈提升附加值。
今年夏季,首批國產榴蓮在三亞上市銷售,這也是國產榴蓮在國內首次批量上市。依托區位優勢,采用智慧種植,再加上精細管理,三亞“樹上熟”榴蓮深受消費者歡迎。經過檢測,三亞產“樹上熟”榴蓮果肉平均糖度達38度以上,而一般榴蓮果肉的糖度通常為25度至30度。
海南農業科學院院長黃正恩介紹我國榴蓮種植情況。記者 利聲富 攝
據了解,全球榴蓮種植面積約800萬畝,產量約400萬噸,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等國家。目前,我國進口的榴蓮占全球榴蓮消費的80%以上,2023年進口量達80萬噸以上。
海南嘗試引進榴蓮種植歷史悠久,但此前存活率低。“海南榴蓮種植經歷了四個階段。”黃正恩說。20世紀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是自發引進階段,主要是引進種子,保亭、陵水、萬寧、瓊海等地均有30年以上榴蓮樹。20世紀九十年代至21世紀初期,是由自發向自覺引進過渡階段,引進的包括種子、嫁接苗等,三亞、保亭等地部分基地榴蓮有開花結果。2018年進入自覺引進階段后,開始進入大規模引進嫁接苗種植。后來,進入科研單位開展探索與實踐階段。組建熱帶優稀果樹研究團隊,海南省農業科學院榴蓮研究中心,引進種質資源,建立資源圃,探索榴蓮配套管理技術等。
“海南榴蓮種植探索與實踐取得初步成效。”黃正恩介紹,目前,海南榴蓮種植面積超過3萬畝,其中海南優旗農業有限公司規模最大,達到1.2萬畝,且規模種植基地已初次開花結果。據統計,2023年,海南榴蓮掛果面積約1400畝,產量約50噸。
黃正恩介紹,目前,海南研發出“榴蓮——檳榔、榴蓮——香蕉、榴蓮——火龍果、榴蓮——百香果”等適度遮陽降溫增濕種植模式。榴蓮幼樹種植成活率和年生產量顯著提高,為榴蓮早結豐產打下堅實基礎。
“海南種植榴蓮優勢是市場巨大、物流順暢、成熟度新鮮度高。”黃正恩說,但海南榴蓮種植也面臨臺風頻繁、風險較大;降雨不均勻,冬季溫度較低,不利于坐果和產量形成;栽培管理技術缺乏等劣勢。
談及海南榴蓮種植未來,黃正恩說,海南應科學合理布局,有序擴大種植面積。同時,堅持品質優先,走質量型發展之路。與進口榴蓮相比,“樹上熟”榴蓮有新鮮、品質口感優等特點,這也是海南榴蓮的發展方向。此外,應按照全省一盤棋統籌培育榴蓮品牌,打造統一海南榴蓮品牌,保證品質。榴蓮加工屬性很強,所以海南應根據投產規模,適時啟動榴蓮加工業,拉長產業鏈、提升附加值。
“應抓住海南自貿港建設機遇,推動形成海南榴蓮產業發展新模式,打造集產品加工、農事體驗、文化傳播、旅游觀光、科普教育等一體的榴蓮特色主題產業園區,實現農旅深度融合發展,培育經濟新增長點。”黃正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