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重點、熱點、難點問題,探索建設“科協+”新型智庫(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
中國科協自成立之日起,就與決策咨詢結下了不解之緣,完成了許多重大決策咨詢任務,為推動我國的科技事業發展,特別是科技決策咨詢制度建設,促進高端科技創新智庫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本文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科協決策咨詢方面的工作,并對未來中國科協決策咨詢工作,特別是高端科技創新智庫建設進行展望。
隨著國內外發展環境的深刻變化,決策咨詢在為民主依法決策提供可靠、有效的客觀依據,服務黨委政府科學民主決策和國家科技戰略、規劃、布局和政策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科協系統決策咨詢工作的主要經驗
中國科協充分發揮自身組織優勢和學術影響,團結凝聚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開展與科技創新密切相關的決策咨詢工作,努力支撐黨和政府的科學決策,發揮科技創新智庫的作用。
- 重視制度建設
早在2010年,中國科協就啟動了國家級科技思想庫建設試點工作,印發了《中國科協關于加強決策咨詢工作推進國家級科技思想庫建設的若干意見》《中國科協科技工作者建議征集管理辦法(試行)》等多個文件。
每年都圍繞中央關注重大問題設置多項課題,緊密聯系人民群眾特別是廣大科技工作者切身利益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科技社團發展的重要問題,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和區域性重大問題,組織科技工作者開展調查研究,進行評估評價,提出咨詢意見和建議,形成大批有重要參考價值的調研成果,每年獲得黨和國家有關領導同志數次批示。
2012年,中國科協建立了上報決策咨詢類專報的審核把關機制,對專報的數據來源、原因分析、政策建議等提出意見,提高調研選題研究成果的提煉水平,有力推動了科協系統的第三方科技評估工作。之后不斷完善第三方評估工作政策保障和制度規范。
2015年1月,中國科協對第三批地方科協國家級科技思想庫建設試點工作進行了調整,開始全面建設科技創新智庫,開啟了新的決策咨詢模式。
在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通過的《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章程(修訂稿)》,繼續強調參與科學論證和咨詢服務,加快科學技術成果轉化應用,助力創新發展。
- 強化組織保障
1)建立了科技創新決策咨詢組織框架
除了中國科協決策咨詢專委會的統籌作用之外,中國科協還建立了一些重要的決策咨詢組織,完成了一系列比較高水平的第三方評估工作。
2021年上半年中國科協成立了“科創中國”咨詢委員會,目前正在組建中國科協科技戰略咨詢委員會。
2)整合資源,打造中國科協大智庫平臺
打造“科協 學會、科協 高校、科協 科研院所、科協 企業”的智庫平臺。
探索與名校以及研究院所、重點企業的合作新模式,充分發揮戰略科學家作用,探索推動高校智庫聯合體智庫協同機制,豐富合作內容和形式。
3)打造“小中心、大外圍”的核心智庫網絡模式
在“科協 ”模式下,積極探索具體的智庫輻射發展模式,以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為小中心,聯合全國學會、地方科協、高校和科研院所,成立輻射重點區域和重點領域的智庫分支機構。
同時,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還積極探索國際合作,全方位促進科技創新智庫發展。
“小中心、大外圍”智庫網絡模式
- 突出第三方作用
1)發揮科協系統組織優勢,強化第三方評估能力建設
通過第三方評估活動的規范化、體系化和標準化,中國科協不斷優化內部治理結構,建立和完善競爭選擇機制、監督機制和自我約束機制,承接政府職能轉移,推動科協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組織建設,為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改革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
2)團結凝聚科技專家,支持決策咨詢
通過“一體兩翼”組織凝聚廣大專家積極參與科技創新決策咨詢工作,把最適合的專家請到最需要的項目平臺上;把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個體智慧在平臺上凝聚為集體智慧。
3)建設重點學科領域智庫,實施中國科協智庫專家團隊建設工程
遴選“卡脖子”核心技術進行預測,深入實施學科發展引領與資源整合集成工程,對世界科技前沿加強跟蹤研判,組織院士專家團隊,對重點領域的發展趨勢和創新力進行評估,系統研判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對我國發展的機遇和挑戰。
及時跟蹤國際科技發展前沿動態,發揮所屬學會的專業優勢,及時遴選判別重大科技發展戰略機遇和方向,為科學謀劃我國科技戰略布局提供高端咨詢,為學科發展提供決策參考。
依托全國學會、省級學會、高校科協和企業科協,建設中國科協智庫專家團隊,聘任遴選一批科技專家,引導地方科協建設智庫專家團隊,開展評估評價工作。
同時,鞏固已有成果,開展相關重點項目研究工作。形成了具有中國科協特色的一系列科技創新決策咨詢經驗模式。
- 創建適合科技工作者參與的決策咨詢形式
1)關于科學技術本身發展的決策咨詢
如組織專家參與“863 計劃”“973 計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的戰略研究、制定等。
2)以科學技術為基礎的決策咨詢
如組織專家參與三峽工程、青藏鐵路等重大項目可行性論證等。
3)參與重要文件的研究起草
如組織專家參與《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學風建設的意見》 《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21—2035)》等重要文件起草工作。
4)組織實施各類相關調研課題
受黨和政府及有關部門委托開展的專題研究;圍繞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組織相關專家開展的戰略研究;為政協科協界委員參政議政、建言獻策提供支撐的調研課題;根據科技界的意愿呼聲,對科技工作者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開展專題調研、反映他們意見和建議的研究課題等。
5)依托“一體兩翼”優勢組織實施科技評估評價
受黨中央、國務院直接指派的評估評價工作;受全國人大及有關部門的委托開展的與科技相關的評估評價;受黨和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委托開展的科技評估評價;受地方黨委政府的委托開展的科技評估評價。
科協科技創新智庫決策咨詢的定位是代表科技界反映情況、提出意見建議,應明確問題,了解決策者的關注點;通過調查研究、實事求是掌握情況;有理有據有方法有判斷地分析研究問題及解決方案;直截了當,既具有針對性又具有可操作性地建言獻策。
- 形成暢通的決策咨詢報告報送渠道
中國科協已經創建形成了暢通的決策咨詢報告的報送渠道,有的已經成為知名品牌,如《科技界情況》《科技工作者建議》《中國科協信息》《中國科協黨組文件》《中國科協調研動態》等,部分建議報告可以直報黨中央國務院。
建設具有科協特色的決策咨詢交流平臺
目前建成了中國科協年會的院士專家座談會、中國科技智庫論壇等,世界科促大會等等,會議成果聚焦了大批決策咨詢報告上報,很好地發揮了科技創新智庫交流平臺的作用。
科協系統決策咨詢工作的優勢和特點
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成立后,以國家重大創新戰略評估為根本,以承擔國務院和相關部委委托的重大任務為突破口,開展了一系列重大研究和重點工作。
1)能夠充分依托系統的組織優勢
科協組織涵蓋了全國學會、地方科協、學會及基層組織,網絡體系縱橫交錯、覆蓋面廣,有利于開展全國性、跨領域的調查、咨詢、評估工作。
2)擁有廣泛的專業人才優勢
中國科協管理210個全國學會,覆蓋絕大部分自然科學、工程技術領域和部分綜合交叉學科,構建以學會為主的專業人才網絡,發揮各個學科領域的人才和專業優勢,合理規劃“高精尖”領域突破與產業發展路線圖,能夠為培育國家未來核心競爭力奠定堅實基礎。
3)發揮作為獨立第三方的平臺優勢
通過第三方評估活動的規范化、體系化和標準化,不斷優化內部治理結構,建立和完善競爭選擇機制、監督機制和自我約束機制,積極承接政府職能轉移,推動科協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組織建設,為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改革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
中國科協決策咨詢工作展望
一是探索研究科技人才成長規律。建設科技人才數據庫,開展人才成長規律研究,發布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
加強對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成果的分析研究和運用,做好人才成長數據的積累與規律研究。
二是深入研究科技管理規律。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技管理規律,提出科技治理中國方案。針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我國科技領域帶來的不確定性,探索形成預警研判新機制。
創新智庫模式,探索與一流科研機構共建高端智庫平臺。舉辦系列論壇,發布系列報告,打造中國科學文化與科技治理學術品牌。
三是研究當代科技創新的新變化新趨勢。加強“科創中國”發展的重大問題研究,為推動科技經濟深度融合提供智力支撐。
組織全國學會開展2035年科技經濟社會融合創新趨勢研判,圍繞重點學科領域組織征集年度100個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四是探索創新智庫發展模式和機制。圍繞科技人才成長規律、科技管理規律、創新發展規律,以全球視野和中國視角開展深入研究,探索創新智庫發展模式和機制,建設知名的中國特色高端科技智庫,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五是打造具有鮮明科協特色的“智慧智庫”。構建科協智庫網絡,實現網上洞察、網上動員、網上引領、網上輔助決策等功能。
建設科協組織政治引領資源庫、科技政策法規文本庫、國際科技戰略專家庫和科技輿情體系,構建科技創新智庫大數據標準和科協智庫網絡。推動中國科技峰會系列化、品牌化。
六是探索重大選題解題工作機制。深入研究具有中國科協特色的決策咨詢工作機制,真正形成精準選題、深度破題、聯合解題、成果提煉、分類(按需)使用、跟蹤支撐、效果評估等七大環節的工作閉環。
七是探索建立科學規范高效高質的決策咨詢激勵機制。
作者簡介:任福君,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為科技政策、科普、科學文化與創新文化等。
論文全文發表于《科技導報》2021年第10期,原標題為《中國科協近年來決策咨詢工作回顧與展望》,歡迎訂閱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