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多!連云港17個項目入選省科學技術獎(連云港市科技進步獎)
昨日,筆者從市科技局獲悉,省政府發布了《關于2018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下稱《決定》)。我市共有15個項目入選省科學技術一二三等獎,其中主持完成項目8個,參與完成項目7個。正大天晴、中復連眾、淮海工學院等單位均有項目入選一等獎。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樣的成績表明我市在新醫藥、高端裝備和資源環境的科研能力位居全省前列。作為江蘇科教資源相對匱乏的區域,連云港企業和科研人員堅守創新寂寞,堅持以創新驅動發展,積極地采取聯合創新、集成創新、產學研合作等一系列的“借智”手段,緊追世界前沿科技成果,圍繞市場積極開展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最終成就了“創新港城”的時代名片。
據了解,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調動和激發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積極性,根據《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規定,經省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組織評審,并報省人民政府批準,決定授予“高可靠海洋光纖光纜關鍵技術與成套裝備”等276個項目2018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45項,二等獎79項,三等獎152項。
企業成為我市得獎的大戶。我市此次入選的項目大多數來自于企業,一等獎三個項目中,有兩個為企業承擔項目,包括正大天晴參與的醫藥脂質納米材料及其產業化關鍵技術和中復連眾參與的大型風力機設計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這兩個項目都是解決行業關鍵技術的突破性項目。其中,醫藥脂質納米材料及其產業化關鍵技術項目解決了制約我國納米脂質體藥物發展的瓶頸問題;大型風力機設計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的開展不僅打破了大型風力機關鍵技術長期依賴國外進口的局面,引領了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風力機設計關鍵技術的發展,而且產品成功打入歐美市場。
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企業對這兩個項目的開展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其中正大天晴通過深入的研究,創新性的采用脂質體配位技術,首次將甘草酸二銨同大豆磷脂結合,制成脂質復合物,使原來親脂性較弱的甘草酸在結合磷脂酰膽堿后具有較強的親脂性,有利于其穿越消化道的多重膜結構進入血液循環。而中復連眾與南航合作研究的風電葉片氣動和結構一體化設計技術,打破了國外公司在葉片設計領域的壟斷,開發出的產品各項指標更加優化,滿足了國內主機廠減重降載、提高風機年發電量和風電市場個性化、多樣化、快速響應的要求,提高了國內風電葉片設計技術水平,推動了國內風電行業的發展。
高校科研能力不斷提升。今年,我市入選項目中來自本地高校淮海工學院的項目增多,涉及裝備制造、資源與環境、農業、醫藥等多個領域。其中多個項目為企業和高校同時獲獎項目。這充分體現了我市本地高校同本地產業結合度正在不斷提升,理論研究和產業化結合度正在加快。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市加快了科技體制改革,充分釋放了高校科研人員的創新積極性,企業和本地高校合作的空間在不斷拓展,城市創新能力在不斷增強。
此外,我市連云港杜鐘新奧神氨綸有限公司的伏彩兵入選工人創新項目1項;恒瑞醫藥入選企業技術創新獎。(記者 周瑩 通訊員 宋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