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搞科研是怎么回事?(護士搞科研的項目有哪些)
護士是個需要長期發展和學習的職業,一般護士會因為工作經歷的不斷累積,職稱核定的不斷晉級,收入也是會水漲船高的。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護士的級別如何提升?
根據目前我國醫療體系公開的信息:護士一個有五個職稱,這五個職稱中,初級職稱有護師和初級護師;中級職稱是主管護師;高級職稱是副主任護師和主任護師。主任護師一般都是大型醫院的護理部主任了,主要從事本科室護理業務技術、科研和教學工作。
但是護師晉升之路的第一步還是要從護士執業資格證書開始,沒有護士執業資格證書的護士從業人員,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是不能從事某些專業醫療設施的操作的,所以想要進入護士行業,考取護士執業資格證書十分關鍵!一般情況下分數能突破300分就可以通過。通過之后需要在一家醫院進行護士電子化注冊,然后再經過醫院和衛生主管部門審核然后就可以取得護士執業證書了,一般拿到護士執業證書就可以進行日常的護士操作,也就正式的成為了一名小護士了。
護士培訓圖
考完護士執業資格證書后,成為了小護士,接下來做什么工作呢?這個時候就要開始考慮初級護師考試了。根據規定,中專、大專、本科及碩士學歷,分別需要做護士5年、3年、1年,才能獲得考初級護師的資格。根據每個人不同的學歷進行不同年限標準的工作,滿了年限就要開始準備初級護師的復習考試了。
初級護師考試有基礎知識、相關專業知識、專業知識和專業實踐能力這四門科目,每個科目總分100分,60分及格,2年內通過四門考試視為合格。初級護師考試的專業性還是很強的,但是畢竟也是初級職稱,所以不要有太大的壓力,認認真真地準備復習,考試通過還是沒有太大困難的。有了初級護師證書后,你就可以帶實習生和護師了,每個月的收入也是會增加很多。但是畢竟初級護師也只是個初級證書,所以要繼續勇攀高峰,向著中級職稱進發。
根據規定,中專、大專、本科、碩士護士需要分別做初級護師7年、6年、4年和2年才有資格報考主管護師考試,而博士則不需要年限限制,可以直接參加考試。
主管護師的考試也是四門,分數線一般也是60分,但是到了主管護師,就會有亞專業的分科,分為護理學、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等一共有6個亞專業,每個亞專業分為四個科目:基礎知識、相關專業知識、專業知識、專業實踐能力。
具體選擇哪個亞專業需要根據護士自身的工作情況而定,如果已經在醫院從事了特定科室的工作,比如外科,那么就選擇外科護理,這樣的話學習起來比較方便而且對于日后工作也比較有用;護理學因為范圍廣所以考試比較難,但是如果該階段想要跳槽可以考慮,因為涉及的方面比較廣泛,去到哪個科室都是可以應有的;如果單純只是想要通過護師主管的考試不在乎專業的話建議考婦產科,婦產科的相比較其他專業會簡單一些。
其中專業實踐能力主要考核實踐技能和臨床思維能力,強調知識的綜合應用,因此在備考需要全面復習相關學科內容。
考到主管護師后,工資水平一般會有大幅度的提升,而且這個時候如果想要跳槽去到私營企業或者是健康理療中心這種地方也都是非常受歡迎的專業護理人才了。在通過主管護師考試后,如果這個時候你還有了一定學術價值的本專業成果、在護理期刊發表過論文,那么恭喜由初級升為中級,邁上了一個大臺階,這時候你可以指導初級護師、護士工作了。
等到了主管護師升副主任護師的階段,就不光要評定護士的護理能力和水平了,還需要考慮個人的學術能力。副主任醫師不需要經過衛生資格考試,滿足條件申報就可以了。但是根據規定,中專學歷不能升為副主任護師,大專、本科、碩士、博士在取得主管護師資格7年、5年、4年、2年后有資格申請副主任護師認證,還需要有市廳級以上課題、較高水平的著作或論文。
同樣,接著到了主任護師——護士職稱最高級,就需要有更多的科研要求,課題和著作、論文要求也比副主任護師要求嚴格一些。所以其實一般的醫院有到主管護師的職稱就已經非常厲害了,一般部門護士長的職稱認定就是主管護師就足夠了。
我國目前護士短缺的情況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不斷加劇而日益嚴重,根據世衛組織統計,全球人均擁有護士數量最多的是挪威,每千人擁有護士數量達17.27人,歐盟制定的基本標準為8人以上,而美國和日本分別為9.8人和11.49人。相比之下,我國每千人口護士數僅為2.36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護士占總人口的比重約為5%,而我國只有1%左右。以此推算,我國目前尚缺數百萬名護士,護理人力資源配置嚴重不足。所以當前國家正在出臺相關政策來緩解護理人員不足的問題,各省衛生機構加大推進醫療體制改革,持續推進分級診療進程,讓基層醫護資源得到均衡配置。所以由此可見在可預見的未來,護士的薪資待遇和職業認證是會有巨大的改變的。
想要進入護士行業的同學們,抓緊時間考取護士執業資格證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