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央企助陜“給力”!10個產業項目現場簽約 總投資額297億元(央企投資陜西)
西部網訊(特派北京記者 惠璇璇)“作為國民經濟的頂梁柱,共和國的長子,各行各業的佼佼者,央企扎根陜西、融入陜西,為陜西的高質量發展發揮了支撐性、戰略性的重要作用。”10月20日,“創新引領 深化合作”央企助力陜西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在北京召開。30家中央企業,18家中央駐陜企業,27家陜西省屬企業以及陜西各地市代表參加會議,共敘友情、共謀發展、共話未來。
央企助陜成果顯著 這些數據能說明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上半年,央企在陜公司,子公司、分公司共1651家,居全國第11位,營業總收入7348.2億元,居全國第11位,利潤總額663億元,居全國第9位,研發經費投入強度2.5%,居全國第2位。
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劉國躍介紹,截至今年9月底,集團公司在陜資產3472億元,1至9月份,完成煤炭產量8643萬噸,發電量391億千瓦時,化工品產量268萬噸,繳納稅費197億元。
此外,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黨組副書記、總經理張智剛表示,“十三五”以來,公司累計在陜西完成發展投入近千億元。今后三年計劃再安排發展投入超過800億元。全力保障陜西電力可靠供應,預計“十四五”期間,陜西全社會用電量年平均增速超過8%。
重點產業合作項目簽約儀式
會上,陜西省人民政府分別與兵器工業、中國華能、中國華電、招商局集團、中國中車集團、中國鐵塔6戶中央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中國商飛簽署合作備忘錄。
在產業合作項目簽約環節,記者發現,本次大會共征集駐陜央企與陜西省各市區、省屬企業合作項目120個,總投資額4887億元。項目涉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高端能源化工及基礎設施建設、現代服務文旅、生態環境改善等領域。其中,今天在現場簽約的10個產業項目,總投資額297億元,涉及10戶中央企業、4個市區、2戶省屬企業。
參會企業之間相互交流
企業合作共謀發展 高質量發展持續發力
“陜西是軍工大省,科教大省,也是兵器工業集團科研生產和產業布局的重點省份,目前集團公司在陜共有二級單位12家,各級企事業單位65家,其中科研院所9家,資產總額672億元,職工近3萬人。已形成精確打擊、遠程壓制、防空反導、高效毀傷、電子對抗、人機環境、無人智能七大核心領域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與服務保障,以及精細化工、民爆工程與器材、光電信息、汽車零部件、新型材料五大民品產業。”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副書記、總經理劉大山稱,今年兵器工業集團要成收購西北工業大學的愛生無人機公司,這是集團公司在陜軍工業務實現空域裝備的又一重大突破。
“下一步集團公司將統籌資源、集中力量,持續強化在陜創新能力及產業布局,加快建設新一代武器裝備體系和現代民用產業體系,正在謀劃新增17個軍民品重點項目在陜落地,預計總投資170余億。”劉大山說。
參會企業洽談合作
作為參與簽約的代表之一,中國電信陜西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上官亞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說,“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承擔著國家數字中國、強國和網信安全的重主力軍作用。接下來,我們還將修建信息高速公路。目前正在進行一城一池的算力布局,同時在西安建設西北地區的數據中心。這次大會我們簽約的視頻算力中心項目,就是集團公司在陜西的重大布局,我們還將助力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上官亞非稱,目前,中國電信運營的“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簡稱“天通衛星”),可在沒有地面移動通信網絡覆蓋的地方,如森林、沙漠、海洋、高山等,開啟語音和短信服務。這一系統也使得中國電信成為國內唯一具有地面4G、5G及衛星通信能力的基礎電信運營商。從此,“衛星通話”也能飛入尋常百姓家。
參與現場簽約的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文琪表示,近年來,陜煤先后與近20家央企開展合作,與央企所屬的企業共同成立控參股公司16家,同時形成了從裝備采購、技術服務、工程設計、施工總包到管理對標、創新協同、物流配套的合作發展新業態。
多年央陜合作的實踐,讓張文琪收獲了三點體會。“央企的視野和格局,合作與帶動,增強了陜煤服務發展全局的能力。央企決策的科學性、管理的合規性、考察的精準性、防范風險的有效性,讓我們在合規管控、成本管理等考核方面對標、補齊短板。與央企協同創新的實踐與成效,讓我們的傳統產業加快升級,新興產業加快布局。”張文琪稱,未來,陜煤將在更廣的領域,更高水平上推動與央企全方位合作,以共享、共贏持續深化國企改革,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