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弓勁發!一季度“開門紅”成績單來了(一季度“開門紅”)
人勤春早爭朝夕,實干啟程開新局。龍年伊始,航空人鉚足干勁、滿弓勁發,搶時間、趕進度、忙生產,全力跑好開局“第一棒”,奮力實現一季度“開門紅”,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航空裝備加快發展
航空工業成飛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航空工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圍繞鞏固提高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緊抓產業變革戰略機遇,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聚焦科技創新推動航空產業體系發展,開辟電動航空新領域,積極布局氫能航空新賽道,以新能源飛行器研發助力綠色低碳航空建設,以前沿技術突破賦能未來產業布局,圓滿完成了小型氫能源無人機首飛。全體干部職工保持昂揚斗志,發揚拼搏精神,緊抓關鍵任務節點,堅持“計劃就是紀律”,穩步推進各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實現良好、穩健開局,為年度科研生產任務高質量完成打下堅實基礎。
航空工業試飛中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積極承接落實航空工業工作會部署,對標中心年度任務規劃,聚焦首責主責主業,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以“開局即加力、起步即提速”的決心士氣,主動作為、聚力攻堅,全面加速科研試飛創效提效工程。著力加強陣地建設、夯實組織基礎、激發攻堅活力,提升“雙融雙促”質效;著力加強資源統籌,聚焦試飛資源使用效能提升,強化試飛策劃和綜合設計,深化創新提效舉措,持續推動試飛業務管理深化改革和提質增效。一季度內外場穩步開飛、各型號工作有序開展,完成試飛架次數超過季度規劃,實現首季“開門紅”。
航空工業洪都聚焦首責主責主業,全面承接航空工業工作會九大重點任務、44 項工作要點,各戰線齊心協力、真抓實干,進一步提升管理手段、優化生產模式,推進精益化數字化生產體系轉型,以計劃為牽引,以剛性目標拉動生產交付,為全年科研生產任務開好頭、起好步。在生產現場,設計、工藝、一線操作人員協同攻堅,實現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雙提升,順利完成多型號部總裝交付、試飛工作。
航空工業哈飛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深入貫徹落實航空工業工作會精神,聚焦提高產品優質供給能力,采取系列科學舉措,高質量完成批產任務,實現“開門紅”。哈飛堅持“計劃就是紀律”,圍繞均衡生產目標,統籌平衡生產資源,優化生產計劃管理體系,扎實推進“一體化穿透式考核”,實現計劃更加精細、考核更加精準。推進生產制造信息高速公路建設,深度應用集成制造運行管控中心,推動生產全流程數字化管控向縱深發展,全面提升管理效能。充分發揮主機牽頭作用,詳細梳理年度任務器材配套缺口情況,針對關鍵風險采取有效應對措施。聚焦制約各型號項目進展難點問題,與用戶及設計單位高效協同,全力推動問題解決,通過系列舉措實現優質高效交付。
這個春天,航空工業陜飛按下“快進鍵”,順利實現航空工業下達的一季度計劃目標,超額完成一架機鉛封任務,在干出“精氣神”、奏響“奮進曲”的同時,拼出了首季“開門紅”。一季度,陜飛全面承接落實航空工業、西飛產業集團工作會精神,強化黨建引領,聚焦首責主責主業,提前謀劃各項工作,召開高質量專題系列工作會,下發年度運營計劃,制定各階段措施,確保逐級砸實責任鏈,嚴格按照“精細計劃、科學組織、全程管控、技術領航、提升能力、考核短板”思路,在加速“成本控制、降本增效”與科研生產緊密融合的同時,確保了生產管控效能提升、生產管控模式轉型和科研生產均衡交付。
航空工業氣動院聚焦首責主責主業,強化擔當主動作為,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興裝強軍”為首責,以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為底線,全力推進航空氣動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改革創新激發科研生產活力,充分識別各類項目風險,科學制定工作計劃,積極創造條件解決問題。風洞試驗、科研生產、后勤保障等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干部職工,增強決心與干勁,持續提高執行力,強化工作落實,以推動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全力保障型號試驗任務節點,以責任和擔當踐行“忠誠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勇攀高峰”的新時代航空報國精神,為全年任務節點的實現奠定了良好基礎,順利實現“開門紅”。
航空工業航宇把奪取一季度“開門紅”作為當前首要任務,聚焦航空裝備建設,全體員工大力弘揚“忠誠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勇攀高峰”新時代航空報國精神,搶抓春日好時機,瞄定目標、只爭朝夕、加壓奮進,重點做好全力以赴完成型號研制任務;持續推進精益生產管理,不斷增強公司智能制造水平;提升航宇(防護救生空降空投事業部)航空裝備全壽命服務保障能力;全面落實航空工業黨組質量決定50條和“提升七項能力、夯實兩個基礎”工作方案,全面推進質量能力提升工程;深入推進航宇“低成本、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以首季“開門紅”立好全年高質量發展“風向標”,全力推動各項工作開好局、起好步。
面對緊張的生產經營任務,航空工業天飛黨委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為指引,深入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航空工業和西飛產業集團年度工作會各項部署,聚焦首責主責主業,積極梳理層級計劃,研判季度交付風險因素,堅持“計劃就是紀律”,科學排產,狠抓落實。廣大干部職工充分發揚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拼搏精神,全力以赴、攻堅克難,飛機試飛轉場交付、整機用戶代表檢查均超額完成任務,型號艙門制造、ARJ21部件鉚接均按計劃圓滿完成,實現了首季“開門紅”。
航空工業凱天深入貫徹落實航空工業、機載工作會精神,緊盯全年目標任務,公司黨委提前謀劃、科學部署,各支部沖鋒在前、勇破難題,各部門真抓實干、高效協同,推動各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凱天實施科研項目“3 1”策劃模式,推進科研計劃高效完成;健全產銷供一體化協同機制,細化生產管理要求和工作標準,持續提升生產效率;構建“三全、五責、兩級”質量責任體系,建立崗位人員質量責任清單,扎實推進“三個質量提升”工作;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開拓新市場、爭取新產品,奮力開辟新領域新賽道,為高質量完成年度科研生產任務夯實了基礎。
航空工業起落架錨定目標不松勁,高效有序推進航空裝備科研生產工作。在科研方面,公司結合2024年科研型號重點研制任務,完成一季度各型號起落架試驗件、裝機件及試驗驗證工作,總體滿足總師單位各型號研制需求。在批產方面,公司結合機載2024年度配套任務考核要求及新增/調整計劃情況,合力攻堅、銳意進取,整體能按照全年批產任務要求實現交付,基本滿足主機裝機配套需求。
民機裝備不斷突破
中航西飛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牢牢把握“新質生產力”發展要點和“高質量發展”主題,全面承接落實集團公司年度工作會和民機工作會的各項部署要求,持續推進公司民用航空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航空應急救援裝備市場開拓和“空中絲路”專項工作;加強“新舟”系列飛機等市場開拓力度;提升產品競爭力,加速推進渦槳支線飛機平臺研制;持續推進應急救援型飛機研制,充分利用國家政策支持,持續推進C919項目產線規劃,實現產能提升,推動國際轉包項目質量管理水平邁入卓越級;聚焦技術發展轉型升級,開展A320系列機翼第三條生產線研制、推進737MAX內襟翼項目生產線搬遷及精益升級改造;聚焦市場開拓,積極拓寬與空客的合作領域。中航西飛統籌整機和轉包兩大業務、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全力實現首季“開門紅”。
自2024年開工以來,航空工業通飛廣大干部職工便緊鑼密鼓按下了“快進鍵”,以奮勇爭先的精神狀態,龍騰虎躍的干勁闖勁,聚焦首責主責主業,緊盯全年生產目標任務,從技術進步、管理提升、市場開拓、改革創新等方面科學組織,狠抓落實,立足崗位,搶抓節點,多措并舉保障AG600M項目取證、通航產業發展等專項任務有序推進;積極響應國家綠色航空制造業發展戰略,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搶抓低空經濟發展機遇,加快培育航空產業新業態,積極謀劃新業態綠色低碳通航飛行器研發。各條戰線以“不服輸”的沖勁、“能吃苦”的韌勁,“爭一流”的干勁,鼓足精氣神,為實現目標任務開好頭、起好步,以“開局精彩”帶動“全年出彩”,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起而行之”,奮力實現新年“開門紅”。
航空工業昌飛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昌飛時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航空工業年度工作會各項任務部署,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精準謀劃年度工作任務,扎實開展核心能力建設,推動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順利實現“開門紅”:提前識別并管控年度關鍵風險,根據生產管理現狀及任務情況重新設定能力平衡模型,科學分析年度、月度任務負荷,制定平衡方案;積極組建型號攻堅團隊,管控配套交付進展,梳理影響科研技術難點、堵點,協同組織聚力攻關;積極與地方開展合作,完成10架AC311A直升機購銷合同及合作框架協議的簽訂,翻開了“央地合作”新篇章。昌飛將持續以黨建為引領,以年度各項任務目標為牽引,聚焦核心競爭力打造,持續推進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為建成世界一流直升機企業而不懈奮斗。
2024年年初,航空工業西飛民機召開動員會,與責任部門及責任人簽署軍令狀、明確責任。隨即,各條戰線就進入“開局即決戰”的發力狀態。在型號研制方面,西飛民機充分發揮主機牽頭作用,各型號研制進展按計劃有序推進:HH-100商用無人運輸系統完成演示驗證平臺首飛前準備;“新舟”600搜救機全面開展任務系統研制;“新舟”60滅火機正在緊鑼密鼓開展適航取證工作。同時,民機產品競爭力提升、民機核心產業基地建設工作也穩步推進。一季度,西飛民機按計劃科學統籌安排科研生產任務,整體經營狀態穩步提升,涉及的重點經營財務指標全面完成,為全年任務目標的推進打下穩固基礎。
中航無人機開展多項民用項目,在民用領域實戰應用中取得了突出的成果。3月9日,“翼龍”-2H氣象型無人機在貴州省西部地區成功實施人工增雨作業首次飛行,為農業抗旱保收、能源保供、森林防火以及生態修復發揮建設性作用;3月18至21日,“翼龍”-2H應急救災型無人機連續三天三赴雅江高火險區執行火情緊急救災任務;3月22日,“翼龍”-2H應急救災型、“翼龍”-2H人工增雨(雪)、“海燕”Ⅱ型三型無人機首次成體系三機協同實施應急搶險救災作業,為火勢撲救提供了多角度、全方位支撐。3月24日,“翼龍”-2H人工增雨(雪)無人機飛赴雅安石棉縣,精準實施人工增雨作業,作業后影響區普降小到中雨,為火場降溫增濕、避免火點復燃提供了重要保障。
航空工業金城聚焦首責主責主業,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一季度,中航金城無人系統有限公司積極把握低空經濟發展新機遇,中標江蘇南京浦口高新區無人機智能化自主作業系統(IAO)產品采購項目,訂單9套;JC-M15無人機順利通過南京市江寧區氣象局組織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用多旋翼無人機采購”項目驗收;金城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一季度實現“開門紅”,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6.84%,利潤同比增長36.77%。其中,航空產業服務緊盯新增的霍尼韋爾軸承項目的交付和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7%。摩托車銷量同比增長27.49%。公司獲中國摩托車商會授予的“2023年度中國摩托車產業外貿出口十強企業”稱號。
航空工業南京機電在一季度聚焦首責主責主業,圍繞民機產業持續發力。在C919項目研制中,南京機電與利勃海爾法國圖盧茲航空公司深度合作,雙方圍繞后續工作計劃和可能發生的設計變更進行梳理,利勃海爾從后續增量批產的角度提供了技術支持,為下一步合作鋪平了道路。在AG600項目中,南京機電組織團隊圍繞工藝適航進行頭腦風暴,就項目南京機電承研產品工藝符合性進行論證,理清了項目工藝符合性驗證工作思路,確定了后續工作路線和要求,為團隊按節點完成項目工藝符合性驗證奠定了堅實基礎。南京機電針對民機產業各項任務,準確定位技術風險和問題,充分考慮經濟性,全方位權衡,多方案并行,細化計劃節點,壓實責任,確保全年工作目標高質量完成。
航空工業江航聚焦首責主責主業,大力推進民機業務發展,圍繞重要研制任務,細致謀劃、提前布局、明確計劃、細化工作項目任務節點。在順利完成上年度309項產品研制和673個里程碑節點、江航氧氣系統準時完成PDR退出任務的基礎上,江航民機業務團隊持續發揮由上海民用航空機電系統有限公司授予的“優秀團隊”工作作風,完成四個專業研發團隊的組建,完成全年工作計劃梳理、制定了5000余項三級計劃節點,以奮進之“姿”和謀發展之“勢”,奮力實現首季首勝的決心,助力江航開創民機事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航空工業建投民航工程設計研究院項目團隊一季度連續中標上海波音機務維修區遷建工程和東航浦東國際機場維修基地設計項目,均為浦東國際機場維修機庫“一條街”遷建重點項目。本次兩個重點項目的連續中標,是實現產業鏈向維修服務端延伸的再一次生動實踐,體現了行業客戶對項目團隊過硬專業實力與卓越服務能力的高度評價與認可,進一步奠定了項目團隊在大型機庫設計領域的龍頭地位。項目團隊將以十足的干勁嚴保項目節點,奮力為上海浦東機場高質量建設貢獻航空力量。
國際業務持續拓展
2024年一季度,航空工業明星產品密集亮相國際航展:阿布扎比UMEX展上,航空工業多型無人機系統拳頭產品抱團出海,彰顯實力;沙特世界防務展上,“猛龍”“梟龍”雙龍齊飛,技驚四座;新加坡航展上,直10ME武裝直升機真機首次亮相境外航展,備受矚目。2024年,中航技將對正對齊航空工業工作會部署,攜手全行業廠所,全力以赴“走出去、請進來”,堅定篤行推進國際化步伐,為推動航空工業高質量發展貢獻軍貿力量。
近日,由航空工業規劃總院研發的鋁合金裝配式維修基站(裝配式鋁基機庫)在海外完成首次安裝,并一次性通過業主驗收,實現國際業務一季度“開門紅”。鋁合金裝配式維修基站是規劃總院研發的一款鋁基材質、定制化、裝配式篷房產品。該產品采用鋁基構件重量輕,具有方便運輸、快速部署、防雨抗風、美觀實用等特點,可滿足快速反應、高機動性、高隱蔽性及其他領域的不同場景需求。鋁合金提升大門更是填補了國內相應領域的空白。產品規模可針對不同客戶、不同裝備進行定制,目前規劃總院已成功實施多個案例。
鐵粉必看
航空工業工程碩博士培養座談交流會在揚州召開
與“鯤鵬”一起!相互塑造迎接挑戰
責編/高新宇
主編/肖瑤 統籌/丁譯婷
監制/程曉敏
來源/航空工業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