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熱點丨楊志云:以綠色科技創新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以綠色技術創新推進綠色發展)
圖片來源/攝圖網授權
■楊志云
綠色科技創新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必須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助力碳達峰碳中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進一步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要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新質生產力作為一種先進的生產力質態,本質是綠色生產力。因此,必須以綠色科技創新為引領,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和增長動能轉換,推動形成綠色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顛覆性技術,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綠色科技創新則是塑造綠色低碳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和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支撐。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加快綠色化、智能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科技含量和厚植更多綠色底色,最根本的路徑是依靠綠色科技創新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改變過度依賴資源消耗的增長模式,實現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科技創新為綠色低碳轉型、高質量發展和新質生產力培育新動能、新領域、新賽道。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廣泛滲透,帶動了幾乎所有生產領域發生了以綠色、智能、泛在為特征的群體性技術變革。綠色低碳轉型必須堅持推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把減污降碳、多污染物協同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新污染物治理、核安全等作為國家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狠抓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創新生態環境科技體制機制,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充分發揮市場在綠色科技創新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堅持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相結合,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積極引導企業、高校、科研單位共建一批綠色低碳產業創新中心,加大高效綠色環保技術裝備產品供給。
積極培育壯大綠色新興產業、布局謀劃綠色未來產業和構建完善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持續增強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潛力和后勁。重點是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做強綠色制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壯大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實現創新驅動的內涵式增長。
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推動其實現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發展。傳統產業并不等同于落后產業,在綠色轉型中推動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關鍵是通過科技創新重塑傳統產業特別是提高傳統制造業的綠色化程度,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我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
(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學文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總 監 制丨王輝 車海剛
監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曹 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