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元生成AI寫真,小程序妙鴨相機走紅,用戶人臉隱私誰來保護?
生成式AI技術正在改變更多行業,當國內大模型產品在B端深入垂直行業時候,更靠近C端用戶的小程序妙鴨相機,一經推出迅速走紅。
近日,一款在線生成專業質感大片的AI相機“妙鴨”掌握了引爆社交圈的流量密碼,只需9.9元,上傳21張照片,用戶可以生成一套可媲美天真藍、海馬體的AI寫真,并可將圖片上傳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臺。
上線不足半月,秒鴨相機團隊發布公告,近期網絡上出現多個假冒“妙鴨相機”的產品、仿造“妙鴨相機”官方渠道的賬號、軟件和小程序,給消費者造成嚴重的信息安全隱患。同時,用戶發現,隨著使用人數增多,用戶生成照片時間需等待數小時,妙鴨相機的火爆可見一斑。
火速躥紅之后,妙鴨相機遭遇“隱私”爭議,爭議背后,是網民對于個人隱私安全的擔憂:用戶上傳的照片如何處理?應用方是否會將用戶照片挪作他用?若上傳的照片被用于AI模型訓練,那用戶的一些面部特征是否會出現在其他地方的生成圖片?而這些不僅僅是妙鴨相機,也是更多需要上傳照片的相機應用所面臨的問題。
收費9.9元,數千人排隊
近半年來,以ChatGPT為代表的大模型產品甚囂塵上,國內企業也掀起“百模大戰”,在此背景下,妙鴨相機于6月開始內測,打出的口號是“讓每個人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AI攝影師”。
打開妙鴨相機小程序,首先需要上傳一張正面照片,隨后補充至少20張照片,在該步驟,系統會提示照片是否達標,已上傳照片的質量超過多少百分比的用戶,用戶可以選擇補充更多照片,讓“數字分身”效果更棒。上傳照片后,用戶需關注妙鴨相機公眾號,完成付費流程,標準價是29.9元,限時特惠9.9元,一旦購買成功,不支持退款。
從用戶的分享來看,上傳照片后,用戶可以得到不同風格的寫真,如商務寫真、時尚海報、證件照、旅游大片等,生成的照片均帶有水印,想要下載高清照片或照片原圖需支付額外費用。而當澎湃新聞記者試用該程序后,發現生成照片預計需要3小時25分鐘,前面有1308人。
隨著使用用戶的增多,等待時間較長被付費用戶詬病,用戶對需上傳21張照片、模板效果不是很好也略有不滿。有網友指出在晚上高峰期間,曾碰到4000至5000人排隊,等待時間需十幾個小時,另有網友表示:“美顏美到不像本人,但又依稀有本人的影子?!?/p>
在記者的朋友圈,一位關注互聯網行業的研究員分享了自己的三點體會:“一是妙鴨相機后臺算力算法應該一般,用時長、精度差;二是模板少,尤其對于男性而言,參與度低,但這應該是一個未來很好的應用場景;三是經過這一波走紅,妙鴨積累了數據與收入,未來可以繼續講故事融資。”
針對網友的聲音,妙鴨相機曾在7月17日表示,寫真的效果還遠沒達到團隊的理想狀態,會繼續優化“提香”的能力;妙鴨相機并不是攝影師的敵人,將很快開啟對攝影師邀請制的內測合作,通過妙鴨,攝影師可以將自己的風格和審美制作成模板,從而讓更多人享受到他們的創意。
妙鴨相機的背后公司是誰?
天眼查APP顯示,妙鴨相機的主體公司是成立于2006年的未序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該公司是一家從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為主的企業,注冊資本為5520萬美元,其法定代表人張龍名下有多家公司,張龍也是優酷視頻(西安)傳媒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而未序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監事馮云樂也同時擔任了多家阿里系公司的監事。
未序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與阿里有何關系?一位阿里文娛方面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是(阿里)大文娛參投的創業團隊。”
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該創業項目組從今年1月開始做妙鴨相機,7月份完成妙鴨的1.0版本,隨著妙鴨相機的走紅,團隊在開心的同時希望保持“低調”。
是否保障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引發爭議
妙鴨相機的走紅,讓用戶再次討論起AI軟件所帶來的風險問題。有安全研究員曾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類似于AI換臉軟件從用戶處獲得的信息主要是肖像圖片,從技術角度而言,它并不比其他上傳照片的App有更多風險,但若該類軟件向用戶索取了更多的肖像使用授權,這意味著用戶會暴露更多的風險。
對于妙鴨相機, 國內知名白帽子公司KEEN公司聯合創始人、獨立安全研究員宋宇昊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看一項應用是否正規,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用戶上傳的照片是否會被存儲、存儲多久、照片和用戶信息在傳輸和存儲過程中,是否存在泄露風險;二是上傳的照片是否會被用于AI模型訓練。
“第一種情況,一旦由于外部攻擊或內部不法人員導致泄露,那么用戶的照片與相關的用戶信息可能流入黑產,被用于針對性的詐騙,或者其他犯罪行為。第二種情況,如果用戶的照片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用于模型訓練,那么用戶的一些面部特征可能會出現在其他地方的生成圖片中,這可能是用戶不希望發生的?!彼斡铌徽f。
澎湃新聞記者查看妙鴨相機的隱私政策發現,對于儲存期限,隱私政策并沒有直接給出明確的時間期限,而是“我們只會在達成本政策所述目的所需的期限內保留您的個人信息,除非法律有強制的留存要求”。
妙鴨相機指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產生或收集的個人信息,存儲在中國境內的服務器。除非取得用戶的單獨同意,或為了履行與用戶訂立的合同,或為了遵循法律法規規定的義務,應用方不會向境外提供用戶的任何個人信息。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有網友在社交平臺指出,在妙鴨相機最初版本的用戶協議中,用戶需授權妙鴨相機在全世界(包括元宇宙等虛擬空間)范圍內享有永久的、不可撤銷的、可轉讓的、可轉授權的、免費的和非獨家的許可,使得妙鴨相機可以任何形式、任何媒體或技術(無論現在已知或以后開發)使用用戶的內容。這一“霸王條款”引發網友不滿。
對此,妙鴨相機團隊7月20日發布回應:“已經收到用戶關于妙鴨用戶協議的反饋,原協議內容有誤,我們第一時間根據妙鴨的實際情況進行了修改,在這里鄭重地向大家承諾,您所上傳的照片只會用于數字分身制作,不會提取也不會用于識別和其他用途,且分身制作完成后自動刪除。”
即便如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安全人士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其在使用妙鴨小程序時,在第一步就已決定不使用該程序?!拔以谑褂弥邪l現,首先要上傳的圖片要求是五官清晰的正面,這幾乎是證件照的要求水平,社交媒體上,我們都沒有上傳過如此高清無碼的照片;其次,未來,AI技術會越來越強大,你不知道以后一張照片會被利用到什么程度,也不知道對方或好或壞的目的;最后,我對新生的公司做的這種應用,持非常謹慎的態度,不會上傳自己的高清照片,更何況該小程序此前就有‘霸道協議’?!?/p>
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對于互聯網應用在用戶隱私保護、用戶信息保存方面已有諸多規定。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規定,網絡產品、服務具有收集用戶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應當向用戶明示并取得同意;涉及用戶個人信息的,還應當遵守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關于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 (草案)》明確個人信息處理者的合規管理和保障個人信息安全等義務,要求其按照規定制定內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采取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并指定負責人對其個人信息處理活動進行監督;《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 經營者及其工作人員對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經營者應當采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丟失。
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將于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該《辦法》既是促進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發展的重要要求,也是防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風險的現實需要,其中明確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提供者應當依法開展預訓練、優化訓練等訓練數據處理活動,使用具有合法來源的數據和基礎模型;涉及知識產權的,不得侵害他人依法享有的知識產權;涉及個人信息的,應當取得個人同意或者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不過,有法律人士向澎湃新聞記者指出:“以上規定只是作為參考,相關法規的適用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