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碼平臺是否會取代程序員?答案在這里(低代碼會取代程序員嗎)
上圖是一張機器人或者自動化系統取代人工的圖片,您看了有哪些感想呢?
故事
程序員小張: 剛畢業,參加工作1年左右,日常工作是CRUD
架構師老李: 多個大型項目經驗,精通各種屠龍寶術;
程序員小張和架構師老李是同事,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他們的團隊負責開發和維護公司核心數字系統,但最近他們經常因為應對新需求而焦頭爛額。
有一天,老李向小張提出了使用低代碼平臺來加快應用開發的建議。小張聽完后不太理解,認為低代碼平臺會取代程序員,使開發工作變得簡單和機械化。
老李解釋說低代碼平臺并不會取代程序員,而是讓專業的開發人員從簡單、重復的開發需求中解放出來,讓他們能更好地投入到更有價值的事情上,比如梳理系統架構、理清業務邏輯等等,并且低代碼平臺仍然需要由程序員開發和維護。
小張聽后開始思考,認為這個建議確實有道理。他決定利用低代碼平臺來創建一些敏捷運營類應用,以減輕自己的工作量,并利用更多時間進行系統分析和優化。
于是,小張按照老李的建議利用低代碼平臺創建了一款敏捷運營類應用,并與老李一起進行了測試和上線。在此過程中,他們深刻領悟到低代碼平臺的優勢,如快速開發、易于維護和擴展等等。
最終,他們成功地為公司創造了一個具有高效性和可擴展性的應用程序,并受到了同事們的好評。小張也明白了使用低代碼平臺并不是把程序員取代掉,而是讓他們更好地利用時間和技能,為團隊帶來更多價值。
問題
越來越多的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信息化升級。
系統的統一性和集成一直是一個難題,傳統模式需要通過多套系統才能滿足企業整體的信息化需求,想要統一打通非常困難。
程序員的高薪一直是企業高昂的成本,當出現新的生產工具,必定會對生產關系產生一定影響。
低代碼在企業應用開發中的場景?
市場上有哪些種類的低代碼平臺呢?
低代碼到底是怎么降本增效的?
低代碼取代程序員怎么破局?
低代碼
低代碼平臺的熱度可謂風頭無兩,
那么低代碼是什么呢?簡單給它下一個定義。
通過可視化、模塊化、拖拽式代替了傳統的開發方式,達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加速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進程的工具平臺;
1 低代碼的使用場景有哪些?
一般來說,核心的業務系統不會使用低代碼從0到1搭建,低代碼適合搭建基于核心數字系統之上的創新類應用,敏捷運營類應用。 這類應用使用低代碼可以極大提升技術研發和系統交付的整體效率。 低代碼當前處在技術成熟度曲線中的創新階段,后面模板會越來越豐富,生態越來越完善,低代碼的適用范圍也會不斷擴大。 下面五類應用是比較適合用低代碼來實現的。
種類 | 說明 | 點評 |
企業門戶 | 包括App、小程序、PC門戶等等,數據都來自中臺、后臺,企業門戶只是做展示,以及簡單的互動。 | xxcube正在覆蓋 |
數據操作和展示應用 | 通過連接企業的數據庫,把生產經營的數據進行編輯刪除查詢等操作。 | 可預研 |
基于表單的應用 | 基于數據庫的表單收集、處理、統計類應用。 | xxcube正在覆蓋 |
業務流程類應用 | 定義復雜的工作流,跨部門協作流程,復雜審批流程,比如:OA、人力、財務等系統。 | xxcube正在覆蓋 |
移動端應用 | 基于已有核心生產經營系統,進行移動化的應用場景。 | xxcube正在預研和了解 |
以上5類應用已經覆蓋了企業數字化的80%的場景了,低代碼的使用范圍非常的廣泛。
3 低代碼平臺的分類
目前低代碼屬于藍海市場,以中國IT企業的創新速度,未來的競爭會非常激烈。 按照低代碼的應用場景,可分為4類。列表對比一下。
種類 | 說明 | xxcube的對比 |
原生低代碼 | 即面向通用型企業軟件的低代碼廠商,你可以從0構建一個企業經營系統,使用低代碼平臺將它實現出來。代表企業: 數睿數據、奧哲、輕流,國外的Mendix、OutSystems等等。 | 具備能力 |
云平臺 | 低代碼軟件作為云平臺生態其中的一環,是云原生一體化的企業解決方案,企業云平臺的能力補充。比如阿里云(宜搭,氚云,簡道云),騰訊云(微搭),微軟(Power Platform) | 具備能力 |
行業軟件 | 低代碼平臺本身是非常成熟的行業軟件,他們積極擁抱低代碼,借助低代碼解決企業個性化的需求,拓展軟件應用場景。金蝶(企業管理,財務)、明道云(地產物業)、網易數帆(游戲)、銷售易(CRM)、Airtable。 | 聚焦游戲發行,游戲開發細分領域 |
軟件開發工具 | 做軟件開發工具的,借助低代碼實現功能模塊化,幫助開發人員進行快速開發。Zion、葡萄城、ClickPaaS | 具備低代碼擴展能力 |
3 低代碼是怎么降本增效的?
低代碼,將傳統軟件開發的6個環節,縮短到了3個環節。即通過把“需求設計”、“架構設計”、“編碼”,聚合為“模塊搭建”。
簡單來說,低代碼的開發模式,就是在需求梳理清楚后,用“拖拉拽”的方式把功能實現出來。
以一個10人天的軟件開發需求為例:
傳統軟件開發模式,總共需要5個人,即:1個產品、2個開發、1個測試、1個運維,開發周期8天。
低代碼開發模式,總共需要3人,即:1個產品,1個開發,1個測試,開發周期2天。
也就是說,使用低代碼開發模式,同樣的需求,節省開發周期70%,減少技術人員40%。
這只是一個粗略的估算。總之,低代碼能夠用更短的時間、更低的成本,實現軟件產品的交付。
4 低代碼平臺的出現真的會取代程序員嗎?
答:不會取代程序員,低代碼的優勢是可以讓專業的開發人員從簡單、重復的開發需求中解放出來,把精力投入到更有價值的事情上,比如梳理系統架構、理清業務邏輯等等。 首先,低代碼平臺不也是程序員開發的嗎?再說了,使用低代碼進行軟件開發的,不還是包含程序員嗎? 低代碼雖然是“低”,也還是有代碼的,除非是無代碼平臺,在適合的業務場景之下,確實不需要程序員了,可以由業務人員直接搭建應用,但那畢竟是特定場景。 低代碼雖然不會干掉程序員,但是對程序員、產品設計人員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越來越多的程序開發工作,將會通過低代碼來完成。
技術人員必須到一線中去,跟業務人員在一起,跟最終用戶呆在一起,打造更便捷易用的軟件產品給業務賦能,用新的科技手段幫助業務轉型、業務創新,使企業具備敏捷反應的能力。 否則,企業將會很快被時代拋棄,連打聲招呼的機會都沒有。
對廣大程序員來說,可以按照下面的要點進行應對。
招數 | 說明 | 自查 |
1. 警惕重復性編碼工作 | CURDboy請多學一些硬核技術。比如梳理系統架構、理清業務邏輯。低代碼已經能夠完成復雜業務流程類開發工作,能夠基于表單驅動、模型驅動的方式進行軟件開發工作。最先被替代的就是那些技術含量低的重復性編碼工作。 | 聚焦架構設計,云原生,物聯網,大數據熱門領域的學習和實踐 |
2. 錯位競爭,在低代碼不擅長的領域深耕 | 對于界面效果要求特別高、復雜的算法和數據挖掘、高性能和復雜系統架構、要求較高的底層開發等方面工作還不能勝任。低代碼首先模板,生態,可擴展性限制。 | 聚焦架構設計,云原生,物聯網,大數據熱門領域的學習和實踐 |
3. 重視企業數字化的建設方法論學習 | 隨著低代碼的不斷成熟,越來越多的業務系統研發工作將由低代碼平臺來完成,很多企業的老板會看到這塊的價值 | 企業運營和建設相關的知識學習中 |
4. 終生學習,時刻準備職業B計劃 | 順應潮流,學習最先進最高效的生產工具和技術,往往可以對同一賽道的保守選手降維打擊;職業B計劃是應對職場風險的最佳途徑; | 持續學習技術和管理,持續輸出,職業B計劃醞釀中 |
一個心酸的故事,希望能給廣大程序員一點啟發:
在工業革命時代早期,有工廠主發現紡織機經常在夜里遭到破壞,就派人躲在角落里觀察,看看到底是誰在使壞。因為當時沒有監控攝像,只能用人肉監控。 結果他們發現,是一些小作坊的紡織工人在搞破壞,原因是他們認為先進的紡織機搶走了他們的工作,而織布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手藝,不甘心這幾十年修煉出來的一身本領,一夜之間被一臺機器所取代,所以破壞機器泄憤。
現在的chatgpt也是影響力類似低代碼的先加生產工具,作為程序員應該要主動擁抱他,利用它;
工業時代 | IT時代 | 啟發 |
工廠 | IT公司 | 資本或者資本機構: IT時代要重視低代碼,作為程序員,要積極擁抱低代碼,這是新的生產工具,可以成為自己的武器。低代碼時代已來,不必焦慮,沖過去大力擁抱它,相信這一次,時間會站在變革者這一邊。一些行業資深人士,視低代碼為“毒瘤”,不僅暴露了自身的無知,也誤導了部分從業者,也引起了無謂的恐慌。 |
紡織機 | 低代碼 | 生產工具-靜態 |
工人 | 程序員業務人員 | 生產工具-動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