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老師:2022年國家級、省級課題申報匯總(2021年國家級課題申報)
課題研究是教育工作者繞不開的話題,對于職業院校教師而言,做好科研項目尤為重要。
課題研究的目的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指導教育教學實踐,“以研促教”、“教與研”相輔相成。
新的學年已經開始,各級各類課題也陸續啟動。近日,貼心的聚焦職教為各位職校老師搜集整理了近期可以申報的課題信息,有國家級課題也有部分省級課題。這些課題的申報時間均在3月-5月份,老師們有充足時間準備,趕緊看看有沒有你想做的課題!
2022年部分國家級選題申報信息
?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高校輔導員研究)申報:
項目類別及資助額度:
高校輔導員研究專項課題原則上每項資助2萬元,研究周期為2年。
網絡申報截止日期:
2021年3月29日,申報單位須在此之前對本單位所申報的材料進行在線審核確認。
? 發改委2022年度社會領域重大課題委托研究
課題研究經費:10萬元;
申報截止時間:2022年3月31日(以郵戳日期為準)。
研究周期:委托研究課題執行時間由簽訂合同之日起至2022年12月底。
? 教育部社科司征集2022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選題
征集對象:
1、重大攻關項目選題面向全國普通高校征集。教育部直屬高校、部省合建高校以學校為單位,地方高校以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為單位,其他有關部門(單位)所屬高校以教育司(局)為單位進行報送,每單位限報8個選題。
2、各單位對每個建議選題的國內外研究現狀、主攻方向以及需要解決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500字以內的文字說明。
報送時間:
請各單位于2022年4月1—15日,在教育部社科司主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管理平臺?申報系統上完成推薦選題填報工作。
? 2022年度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申報
申報課題的資助額度為:
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重大課題為60萬元、重點課題為35萬元、一般課題為20萬元、青年課題為20萬元、西部課題為20萬元。教育部重點課題為5萬元、青年課題為3萬元。
研究周期: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的完成時限原則上最長不超過5年,基礎理論研究一般為3-5年,應用對策研究一般為2-3年。
本年度試行網絡申報: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管理平臺”將于2022年3月1日零時至4月1日24時上線開放,逾期系統自動關閉,不再受理申報。
? 2022年度全國職業教育科研規劃課題申報
申報截止日期:2022年4月30日。
申報類別:本年度課題設立重點課題、一般課題,重點課題予以部分經費資助,一般課題經費自籌。
研究周期:課題研究時間為一年。課題研究成果完成后,按要求報送課題研究成果及相關結項報告材料。
2022年部分省級課題申報信息
01
安徽省教育科學研究項目2022年度課題申報
受理時間為:2022年4月1-8日
研究項目分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重點項目選題需與教育部、安徽教育重點工作相關聯,結項時需提交相應的決策咨詢報告。申報重點項目不得同時申報一般項目。
02
第五期江蘇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申報
申報截止時間為:2022年4月20日
選題范圍:共分立德樹人類、專業建設類、課程與教學類、職業培訓類、教師專業發展類、綜合類、智能制造類和外語類專項等八個類別
03
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教育評價改革專項課題申報
申報時間:2022年3月1日上午10:00起至5月11日下午23:59止
本專項課題研究周期為2年,研究期限自課題批準立項之日起計算。
本專項課題研究經費自籌,申報時需明確研究經費預算和經費來源,課題所在單位需給予一定的配套經費資助。
建議申報重點課題的課題負責人所在單位給予課題研究經費資助不少于1萬元,建議申報一般課題的課題負責人所在單位給予課題研究經費資助不少于0.5萬元。
04
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會“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科研課題申報
申報時間:中小學為2022年5月28日至29日;高校為5月30日至31日
課題申報類別為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兩個類別,課題分重點課題、一般課題。
立項課題原則上1-3年內完成,研究期限自課題批準立項之后五個月內必須開題。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題申報書就是老師們進行申報的第一步,那怎么做才能提高通過率呢?做好以下幾個模塊是重點。
以全國規劃課題為例:全國規劃課題只有重大和優先關注課題列出課題題目,其它種類課題都可自選題目。在課題申報書中,活頁是課題論證的重點內容,其中的前三項即選題依據、研究內容、思路方法則是重中之重。
01
如何撰寫“選題依據”
在課題申報書上,選題依據的撰寫要求是“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學術史梳理及研究動態,本課題相對于已有研究的獨到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等”。選題依據主要圍繞兩方面內容撰寫:一是文獻綜述,二是選題價值分析。
在進行文獻綜述時,選題依據主要圍繞課題的核心概念和本質問題展開。申報者需從選題中解析出核心概念、本質問題和目標要求。其中,“核心概念”和“本質問題”應從理論、實踐兩方面分析,“目標要求”需在一定理論框架下重點從實踐方面分析。所謂理論方面分析,是指從學術史角度梳理出當下的矛盾所在,提出研究的理論框架;“目標要求”則是基于現實問題提出應對設想。
對于自選課題,申報者應從自身熟悉的申報者應從自身熟悉的研究領域提煉課題,即從理論和實踐的現象中提出本質性問題,進而確立核心概念,并從國內外研究現狀中尋找起點和參照。文獻綜述應注意將幾個關鍵點描述清楚:與本課題密切相關的研究起點或學術源頭——近五年本課題的主要研究成果——學界目前研究動態。
在分析選題價值時,申報者應圍繞核心概念闡述選題的理論價值,在提煉核心概念時要有邏輯分析的理論背景,而不能自造概念。對于應用價值,申報者應闡明該選題在實踐中的矛盾是什么,為何這些矛盾是迫切需要解決的?
選題應帶有強烈的問題意識,申報者所提問題要有理論和實踐的真切感,其研究的基本步驟是:基于實踐(經驗或調查)——提出困惑(矛盾和糾結)——形成問題(思考和闡述)——研究課題(以明確變量為標志)。
具體問題類型及其注意事項如下:
新問題帶有創新特點,分析要有理論和實踐基礎;
舊問題往往來自研究的沉寂領域,分析要有延伸或擴展新意;
熱點問題往往伴隨著諸多觀點混雜,分析要做歷史經驗思考。
對于不同類型的問題分析,要注意將問題通過概念化的步驟提升至分析性層次。另外,申報者提出的問題應清晰明確,切忌似是而非的問題,切忌自己不當限定的問題。
02
如何撰寫“研究內容”
在課題申報書上,研究內容的撰寫要求是“本課題的研究對象、總體框架、重點、難點、主要目標等”。招標課題的研究對象應來自對題目的確切分析,自選課題則來自對選題的領域限定。研究內容設計的重點、難點應與申報書中提出的假設保持邏輯上的一致性。申報者在課題論證時應將假設明確寫出,并與最后所寫的重難點保持一致。
在具體撰寫時,應使研究目標、內容、假設三者形成一個完整的框架,或者是在這三者的基礎上增加一個要素——方法,四者構成一個完整的框架。研究目標不要求單獨進行描述,但研究內容最終指向目標;研究目標是所提問題的預想答案;研究目標通過內容加以分解,而內容是目標的結構性呈現;總目標與具體目標(子課題)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課題論證中的假設是申報者根據已有材料,對事物的原因與發展所做的推測。課題的研究內容應圍繞假設展開,研究是通過各種相應方法及證據、論據,對假設進行論證,被證明的假設便成為理論(實現目標)。假設的建立既可以是因果關系,也可以是相關的關系。
03
如何撰寫“思路方法”
在課題申報書上,思路方法的撰寫要求是:“本課題研究的基本思路、具體研究方法、研究計劃及其可行性等”。基本思路是申報者證明假設的路線設計,屬于方法論層面的考慮,即主要關注方法的選擇,申報者應依據內容的需要選擇恰當的方法。
關于具體的研究方法,首先應明確具體研究方法屬于操作性層面的考慮,即申報者要關注操作技術,依據技術路線設計具體的做法。具體研究方法應依據目標和內容的需要而選擇,依據解決問題的需要而改造,如果選擇多種方法相結合,要考慮好各方法之間的相互關系和順序。申報者應當將如何做的敘述清楚,要根據實際的研究改造方法,改造時應注意遵循所選方法的基本規范。
技術路線是指為完成研究而采取的包括手段、步驟、方法等在內的研究途徑,申報者對研究途徑的每一步驟要闡述清楚并確保其具有可操作性。技術路線可以參用流程圖或結構示意圖加以說明,如樹形圖應包括研究對象、方法、擬解決的問題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示意圖則需要將研究的各部分內容、順序、相互之間的關系、方法以及所要解決的問題做成結構圖。
就方法類別而言,主要包括實證類方法、思辨類研究、混合方法三類。
其中,第一類也就是實證類方法。目前很受推崇,它具體又可分為量化研究(調查、實驗)和質性研究 (個案、行動)兩種。
量化研究中的調查方法,是通過了解背景、查明現狀,由事實發現問題的真相,繼而按結構化提綱談話、詢問,設計并收集相關背景材料的問卷;實驗方法特別受到推崇,但是操作要求多、難度大,它是研究者在研究基礎上提出假設,通過設計嚴密的流程加以檢 驗和證明,應遵從變量控制的基本規范,重視數據的采集、分析和解釋,進而將實驗結果應用于同類實踐加以驗證。
質性研究中的行動研究是指在實踐中從事研究或把實踐設計為研究,研究設計嵌入實踐計劃,研究內容并入實踐內容,研究方法隱于實踐步驟,并保持研究的相對獨立性。
第二類是思辨類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經驗總結(經驗收集、經驗整理)和理論推演 (系統思維、生態理論)等。這是比較傳統的研究方法,在目前的學界研究中不是非常受推崇,但是并沒有被放棄。
第三類混合研究方法,是指質性方法與量化方法的混合設計,多被用以增加證據、拓寬及深化研究。混合研究是目前學界非常新穎的研究方法,但在實際操作中的難度很大,如何把握好混合的度非常重要。關于混合研究方法的應用,國外學界有比較成熟和優秀的課題案例,可以查找和借鑒。
暢談
親愛的老師,你開始課題研究了么?在此過程中都有哪些收獲,歡迎留言分享~
信息參考:社科學術圈《課題申報書的各個模塊撰寫方法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