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務解析 – 科研院所專業化、標準化、數字化招標管理探索(科研院所數字化轉型)
編者按:
科研院所招標具有專業性強、需求差異化大、安全可控性高等特點,有別于企業采購管理。本文主要以科研院所招標采購為對象,探討建立組織機構運營機制,構建招標全要素標準集,構建大數據數字化機制,形成科研院所專業化、標準化、數字化招標管理體系框架,最終達到提升科研院所招標管理水平、提高招標采購質量和效益的目標。
招標采購不僅是落實國家“陽光采購”政策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科研院所采購質量的有效手段。科研院所招標專業性強、需求差異化大、安全可控要求高,亟需加強專業化、標準化、數字化招標管理,通過建立專業化、標準化、數字化招標管理體系,提升招標管理水平。
一、科研院所專業化、標準化、數字化招標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明確招標管理總體思路,建立招標管理體系框架
以提升招標管理水平、提高招標采購質量和效益為引領;以“公開、公平、公正、誠實信用”為原則;以“專業 領域”維度建立的“技術專家 管理專家 業務專家”智庫為核心;以招標需求權、組織權、評標權、定標權“四權分立”為運行機制;以建立組織機構運營機制、構建招標全要素標準集、構建大數據數字化機制三個維度為主要做法,建立“一個目標、一個原則、一個專家智庫、一個運行機制、三個維度”的“1 1 1 1 3” 科研院所專業化、標準化、數字化招標管理體系框架。
(二)建立組織機構運行機制,推進招標全過程專業化
1.依托專業領域劃分類別,聚力集智建立專家智庫
以筆者所在單位為例,為發揮專家在招標需求、組織、評標、定標全過程的核心作用,結合招標專業性強、需求差異化大、安全可控性高等特點,按照計算機、服務器、存儲設備、網絡設備、顯控設備、攜行加固設備、UPS電源設備、安全防護設備、通信設備、電子元器件、系統軟件、支撐軟件、應用軟件、維修和其他15個專業,劃分陸、海、空、火等15個領域,以“專業 領域”維度建立“技術專家 管理專家 業務專家”為一體的分類科學、管理有序的專家智庫。
2.發揮專家核心紐帶作用,建立組織機構運行機制
結合招標需求權、組織權、評標權、定標權“四權分立”運行機制,依托專家智庫在招標各個階段組建專家組,推進招標全過程專業化。專家按照產品成熟度把招標類型分為預先研究、研制、研購一體、訂購和維修5類,對項目立項、選型設計、招標策劃、方案評審、技術評審、招標申請等招標需求過程進行把關審簽;對招標文件擬制、招標代理機構遴選、比測機構遴選、邀請供方范圍、發布招標公告、詢問質疑投訴處理、開標等招標組織過程進行指導;對參加評標、形成評標報告等過程進行評審;對定標審批、重大招標定標決策等過程進行審核。同時,建立招標領導小組負責招標管理的頂層建設,對招標活動進行指導監督及審批決策;建立招標負責人責任制,全權負責招標工作,統籌招標全流程業務;建立招標管理機構,實施招標歸口管理,按照專業化分工分類實施,推進“統一管理,集中實施”。最終建立以專家智庫為紐帶,以招標領導小組、招標負責人為引領,以需求部門招標需求為導向,以招標管理部門招標組織為歸口,以評標委員會評標結果為推薦,以定標小組集體決議為決策的“1 1 4”專業化招標管理組織機構運行機制。
3.健全招標管理規章制度,保障招標管理“陽光”實施
結合《招標投標法》等法律法規要求,按照崗位分離、專業化分工原則,完善采購管理基本制度,構建招標采購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督指導機制,強化招標管理制度體系頂層設計,以《招標采購管理辦法》為主體,以《招標管理作業指導書》為指導,健全“頂層制度 招標制度 作業指導”三級招標管理規章制度,推進招標全過程專業化,保障招標管理“陽光”實施。
(三)構建招標全要素標準集,推進招標全要素標準化
1.基于專業領域招標特點,構建招標全要素標準集
基于專業領域招標特點,按照“分析要素—分解要素—提煉共性要素/差異化要素—構建要素標準集—反饋修正—分析要素”循環迭代機制,從技術、商務和價格3個維度,建立全要素招標“技術標準集、商務標準集、價格標準集”。例如按照專業特點,建立計算機技術指標標準集,通過對計算機技術指標要素的循環迭代分析、分解、提煉、構建、反饋修正,建立CPU、內存、顯卡、硬盤、光驅、網絡適配器、接口要求、電源、顯示器、環境要求、操作系統、電磁兼容性、環境適應性、產品認證、可靠性要求、平均維修時間、資料要求、主要備品備件、保修期19項計算機技術指標標準集,其中CPU、內存、顯卡、操作系統、保修期5項作為關鍵指標,其他14項指標作為一般指標。
2.促進全要素標準集運用,推進招標全要素標準化
對不同專業、領域招標項目,按照“提出需求—分析需求—選擇標準集要素—結合招標項目特點修正標準集要素—生成招標要素—具體運用”機制,促進招標全要素標準集運用,推進招標全要素標準化。例如預先研究、研制、研購一體、訂購和維修5類招標類型,可分別設置評分權重范圍,促進招標評分權重運用(見表1)。根據技術成熟度把招標價格評分在其權重范圍內進一步設置運用規則,其中技術復雜項目,基準價以技術得分最高的投標人的投標報價為基準價(如技術評審得分最高且相同的投標單位為2家及以上時,以技術得分最高的所有投標單位報價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評審基準價),原則上基準分=價格分×90%,高于基準價扣分、低于基準價加分;技術成熟項目以有效投標人投標報價平均價的95%為基準價,原則上基準分=價格分,高于基準價扣分、低于基準價扣分。
(四)構建大數據數字化機制,推進多維度精準化決策
1.挖掘招標管理數據價值,構建大數據數字化機制
在“大數據 ”背景下,結合招標全過程、全要素業務及應用場景,挖掘招標管理數據價值,實現從“數據”向“數字”轉變。一是收集外部數據和內部數據,其中外部數據包括《全軍計算機及網絡設備集中采購目錄》《軍用關鍵軟硬件自主可控產品名錄》、“信用中國”平臺、各領域禁止采購名單等外部行業數據以及招標方案、技術指標、比測大綱、招標文件等外部評審數據;內部數據包括物資基礎數據、供方名錄數據、招標實施數據等;二是根據制定的數據映射關系篩選、挖掘數據,并建立數據庫,通過長期實踐積累,不斷輸入數據、挖掘數據價值、更新數據庫;三是結合具體招標業務應用場景從數據庫中輸出對應數據;四是把數據具體運用到招標業務中,構建一套“數據收集—制定數據映射關系—數據篩選—輸入數據庫/建立數據庫—應用場景—輸出數據—具體運用”的招標管理大數據數字化機制。
2.制定招標數據映射關系,建立數字化招標數據庫
為充分利用外部和內部招標相關數據,挖掘數據價值,以專業類別為基礎,設定各專業物資編碼規則,統一物資名稱、型號、規格命名機制,按照專業類別進行一、二、三級分類,確定唯一編碼,并以物資編碼為橋梁,制定內部、外部各類數據之間映射關系,結合招標管理大數據數字化機制,建立一套包含招標全過程、全要素業務及應用場景的數字化招標數據庫。
3.促進數據庫數字化運用,推進多維度精準化決策
基于專業、物資編碼、映射關系、各類數據等要素,依托專家,促進數據庫數字化運用,推進多維度精準化決策。一是從專家維度,明確專家與專業、領域、招標項目等要素之間的映射關系,不同領域專家對應不同專業類別,充分發揮專家在本領域的專業優勢;二是從招標內容維度,每一次招標采購的內容縱向上能夠貫穿當次配套廠家提供同類招標內容的所有歷史數據,橫向上能夠比較提供過同類招標內容所有配套廠家的歷史數據;三是從配套廠家維度,鎖定每次招標內容的價格、技術指標、質量、供貨期、售后等數據,以及經營范圍、資格證書、信用情況等企業經營狀況,作為配套廠家的基礎數據。例如運用數據庫,實現價格數據在招標事前、事中、事后的運用,事前通過同類招標內容的歷史價格比較,指導預算編制;事中指導設置最高限價、輔助評標過程價格合理性判斷;事后在定標過程中與歷史價格比較,協助定標小組做出精準化決策。
二、科研院所專業化、標準化、數字化招標管理的效果
科研院所應深入貫徹落實“陽光采購”政策,充分發揮專家在招標需求、組織、評標、定標全過程的核心作用,通過招標策劃確定招標需求,制定全流程計劃節點,強化招標總體規劃;推動招標方案評審,明確資格條件、技術指標、評標細則,避免排他性;遵循規章制度,規范實施過程,強化監督檢查;從源頭把控質量管理要求,強化配套廠家質量體系及招標內容的全方位監管,通過構建并優化專業化、標準化、數字化招標管理體系,實現 “應招必招”,最終達到提升招標管理水平、提高招標采購質量和效益的目標。
作者:孫賢平 楊 琳 黃 晶
作者單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來源:《招標采購管理》202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