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城市綜合管理事務中心堅持黨建引領 精細考評長效管理助推宜居鄉村建設
來源:臺海網
臺海網7月2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金龍 通訊員 陳延坤)在廈門市執法局組織領導下,廈門市城市管理綜合事務中心(以下簡稱“事務中心”)積極發揮黨建引領效應,結合今年的黨史學習教育和“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把“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列為今年“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重點項目內容,助力加快建設高顏值廈門。
項目簡介
為貫徹落實《廈門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方案》,聚焦村容村貌,進一步改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考評工作方法,力求全面、精細、規范、實效,推動我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切實提升我市農村人居環境,廈門市對島外行政村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和環境衛生管理考評。
根據市新村建設和舊村改造領導小組部署,2008年6月起,事務中心開展鎮村項目考評,將全市舊村改造和新村建設驗收的50個重點村、3個鎮區納入考評范圍。
十幾年來,在“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城市發展戰略背景下,事務中心深化黨建引領,突出業務導向,充分發揮黨組織及黨員戰斗堡壘與先鋒模范作用,逐年拓展考評范圍,至2016年已全面覆蓋全市行政村。今年,更是把“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列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重點項目內容,秉承“精細、嚴謹、創新、務實”的城市管理啄木鳥精神,以黨建工作推動我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當前,廈門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和環境衛生管理考評行政村數量穩定在143個左右。
機制創新
事務中心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對農村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廈門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并根據市領導“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也要加大曬的力度,加快趕的進度”的指示要求,創新美麗鄉村考評方式,于2020年首次引入第三方專業考評機構——廣州新格咨詢公司配合事務中心采取明查暗訪相結合方式隨機抽查復核考評,實現年度行政村5輪、自然社1輪的全覆蓋考評,有效調動了各區對生活垃圾治理的積極性,促進治理成果可持續。
同時,事務中心堅持以問題為導向,針對問題不斷完善考評機制,協同貫徹“以獎代補”和“紅黑榜”制度,以考評推動農村市容常態管理機制建立健全,促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不斷提升,改變以往農村“臟亂差”的村容村貌形象。目前已初步達成消除大部農村生活垃圾管理死角、促進維護村莊整潔面貌等任務,協同督促流域治理、污水治理和“廁所革命”等工作的落實,有效提升農村人居生活環境和生態質量的水平。
深化服務
為了更好地推動農村村容村貌建設,近年來,事務中心堅持下移組織工作重心,強化服務意識,發揮黨組織和黨員聯系服務社會、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紐帶作用,深入開展精準“雙報到”工作,黨員領導干部帶頭,多次組織黨員下村,進行實地走訪考察,從思想觀念、隊伍建設、完善機制等方面對農村村容建設工作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此外,事務中心還深入基層一線調查研究,以同安區四林村為試點,由廈門市執法局、市城管辦牽頭,與區、鎮、村相關部門就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加強村容村貌管理工作進行座談交流研討,以點帶面,推動形成一套細致且行之有效管理措施。
考評成效
近年來,在事務中心考評工作推動下,各區考評成績逐年遞增,優秀率由2015年的29.75%增長至2020年的48.98%,優良率由2015年的77.85%增長至2020年的99.32%,在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工作方面皆得到質和量的飛躍提升。
具體來說,一是以考促管,推動農村建立長效管理機制,依據《廈門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和環境衛生管理考評方案》,結合鄉村建設行動,大力推進市容環境整治,同時通過整改復核及回頭看,有效減少“問題回潮”現象,讓水體更清、環境更凈、房屋更靚,加快建設宜居鄉村步伐;二是考評促進城鄉環衛一體化模式不斷完善,鞏固了農村生活垃圾收轉運體系,推動了“一把掃把掃到底”的保潔機制;三是考評督促農村“廁所革命”工作落實,推動農村公廁改造提升,推行“公廁長”模式,實行“屬地管理,分片包干”責任制;四是考評鞏固垃圾分類制度,逐步推行戶分類方式、上門收集、統一轉運分類模式,就地分類、減少二次污染;五是考評推進各區逐年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和設備完善等方面投入,有力推動農村人居環境的不斷提升。
典范引領
在精準施策,充分發揮考評“指揮棒”的作用下,全市涌現出若干樣板村,它們以改造環境和基礎設施為契機,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治理”,如同安區軍營村、三秀山村,集美區田頭村、黃地村,翔安區面前埔村、鋤山村、瓊坑村,環境衛生皆保持了高質量常態化管理。
同安區軍營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山上戴帽、山下開發”的囑托,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從過去特區的大“山區”,變成山青、水秀、村美、民富的典型,成為“近者悅,遠者來”的城市后花園;翔安區面前埔村作為垃圾分類處置樣板入選了省鄉村生態振興專項小組印發的《2019年福建省鄉村生態振興案例》在全省進行推廣;集美區田頭村獲得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