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在线看黄的网站-可以免费在线看黄的网站-可以免费看污视频的网站-可以免费看毛片的网站-欧美电影免费看大全-欧美电影免费

創新“三鏈三化”特色模式 濱州市以黨建統領賦能鄉村振興(黨建三鏈建設)

大眾網記者 王衛 通訊員 田俊杰 濱州報道

近年來,濱州市堅持以打造濱州特色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為目標,創新“三鏈三化”特色模式,深度實施黨建統領工程,在“清單化、融合化、品牌化”中強力推進責任鏈、產業鏈、服務鏈“三鏈同構”,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全市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508萬畝,培育高素質農民1.9萬人,建成省市級和美鄉村示范村532個,打造15個市級以上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4個縣市區獲評全國“統防統治百強縣”,糧食加工、畜牧水產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成色更足,全市糧食和肉牛加工量、果糖生產規模均居全國第一位。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簡報》分別刊發“產業黨建聯盟”促鄉村振興和農產品質量監管工作經驗。

建好“責任鏈”,推動黨建統領“清單化”。

推行任務清單、管控清單、督導清單“三單管理”模式,明晰日常工作清單、落實責任依據、考核評價準繩,積極種好黨建統領“責任田”。一是牽住主體責任“牛鼻子”。堅持明之以責,研究制定年度黨建統領工作要點,層層制定黨建工作任務清單,以黨建工作清單化建設為引領,進一步完善黨建臺賬,實行臺賬式管理、程序化推進、銷號式辦結,構建責任具體、環環相扣的“責任鏈”,實現組織生活目標清單化、運行機制流程化、過程管理臺賬化。二是吹響過程管控“集結號”。堅持導之以行,研究制定《“爭先向前樹品牌1 6 3”夢想行動方案》,將黨建作為紅色引擎,統領濱州“三農”的唯旗是奪、創優進位、除舊革新、標桿榜樣、有口皆碑、聞名遐邇六大夢想。建立農業農村工作“1 1 50”過程管控體系,完善過程管控臺賬,以全方位、全領域、全環節的過程管控,確保工作結果的具體化、項目化、體系化。三是點亮督促檢查“探照燈”。堅持問之以效,將經濟社會發展考核指標、民生實事、服務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指標等涉及的重點工作任務分解細化列出督導清單,實行月調度、季督導、半年評估、年度考核,做到問題發現在平時、矛盾解決在平時、任務完成在平時、責任夯實在平時,全力推進農業農村領域單項工作爭第一、特色工作干唯一、整體工作創一流。

賦能“產業鏈”,推動黨建統領“融合化”。

堅持在工作中找問題、黨建上找原因、改革中找辦法,將黨的建設質效融入產業項目謀劃、建設和投產的多個環節,以高質量項目黨建引領保障產業高質量發展,積極唱響黨建統領“主旋律”。一是將組織“建”在鏈上。創新推行“一鏈條一聯盟”模式,全面摸排產業鏈企業、主管部門、服務單位黨組織、黨員情況,統籌推動區域內、產業鏈條上黨建聯建。市級成立了畜牧加工產業鏈黨委,由市農業農村部門主要負責人任鏈黨委書記。成立全市預制菜黨建聯盟,以專班形式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立足縣域特色產業優勢,助推成立了綠色食品、農產品深加工、生態肉牛綜合發展等七大產業黨建聯盟。二是把黨員“聚”在鏈上。發揮黨組織引領示范效應,引導黨員人才在產業鏈發展一線積極作為,壯大黨員“先鋒隊”,注重將黨員培養成骨干、將骨干培養成黨員,推動形成更多“看得見”的生產力。目前,全市村黨組織領辦的合作社共1180家,新組建黨支部53個,市級以上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共470家,新設立黨支部19個。86家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實現黨組織全覆蓋。三是讓農民“富”在鏈上。依托中裕、億利源等農業龍頭企業,推動糧食加工、畜牧水產“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融合發展。其中,中裕食品黨委帶動周邊優質小麥訂單種植200萬畝,直接帶動35萬農戶實現年增收5億元;億利源公司黨委積極開展“七位一體”“養母繁犢”業務,帶動養殖戶實現年增收5000余萬元。

強化“服務鏈”,推動黨建統領“品牌化”。

堅持“黨建 服務”,以開展黨建活動為切入點,進一步發揮農技人員在服務群眾中的重要作用,推動走出去、沉下去、深進去“三向”發力,推動黨建統領與服務群眾工作同頻共振、相互促進,形成了以“初心為農 鄉遇美好”為核心,“0.01先鋒隊”“濱農濱彩”“教農稼穡”特色支部品牌共同發力的農業農村黨建品牌矩陣,積極凝聚黨建統領“正能量”。一是“走出去求真經”,當好“0.01先鋒隊”標兵。堅持讓黨旗飄揚在前沿,赴江蘇開展村黨組織書記對標賦能思維訓練示范培訓,倡樹多悟“0.01”,培樹擔當作為優秀村居黨組織書記標兵;赴深圳參加魯深融合發展推介會,倡樹多學“0.01”,培樹濱州優質農產品營銷標兵;赴北京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聯合開展“強農先鋒三色行動”主題黨日,倡樹多做“0.01”,培樹強農富民標兵;搭建了畜牧獸醫技能型人才實訓基地,倡樹多律“0.01”,培樹守底線標兵。目前,已培訓相關技術人員與養殖場戶3500余人次,錄制“齊魯直播間”2期,參與直播互動超10萬人次。二是“沉下去察實情”,描繪“濱農濱彩”畫卷。堅持讓黨旗飄揚在基層一線,整合全市農業農村資源,優化組合“現代農業技術技能 種養”“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技能 糧食”“現代畜牧技術技能 畜牧”“現代農機技術技能 農機”“現代種植栽培技術技能 果蔬”五個技術服務團隊,開展“三到”“三送”活動,通過到田間、到農戶、到企業,廣泛開展送政策、送技術、送服務。截至目前,已開展技術服務活動172次、農情督導40余次,開展政策宣講6場次,專題講座34場次。三是“深進去解難題”,唱響“教農稼穡”之歌。堅持讓黨旗飄揚在攻堅一線,聚焦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糧食生產、高效特色農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齊魯樣板示范創建等重點難點工作,持續釋放“三農”能量。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指導并解決群眾難題1000余項,累計培育高素質農民19560人;創建省級和美鄉村167個,市級和美鄉村365個,初步形成了縣區有品牌、鄉鎮有樣板、村村有特色的和美鄉村創建新格局;指導563名農技專家簽約基層,長期開展線下線上服務,通過集中培訓、田間教學、現場答疑等方式服務群眾8萬人次。

相關新聞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在線咨詢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