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在线看黄的网站-可以免费在线看黄的网站-可以免费看污视频的网站-可以免费看毛片的网站-欧美电影免费看大全-欧美电影免费

青島即墨:靈山鎮優化農村社區黨建平臺,創新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模式

人民網-山東頻道

人民網青島5月28日電(孫林)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靈山鎮在機構改革過程中,堅決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的部署要求,堅持以問題導向、平臺思維、創新理念推進工作,通過建強農村社區黨委,為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搭建平臺載體,并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兩區共建、產居融合、治理有效”的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新模式,推動鎮域各項工作不斷創新發展。

青島即墨:靈山鎮優化農村社區黨建平臺,創新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模式

堅持黨建引領,搭建體系平臺

實施鄉村振興,筑牢基層基礎是保障。傳統模式下,存在抓基層黨建缺少載體和平臺、矛盾隱患不能及時發現解決等突出問題。靈山鎮積極探索,用新辦法解決老問題,按照區委統一部署,在學習借鑒萊西經驗的基礎上,在鎮村之間新設了5個社區黨委,構建了鎮、社區、村基層黨建“三級聯動”機制,黨的領導作用全面加強,帶動全域黨建水平突破提升,靈山鎮被列為青島市級整鎮推進黨建示范點。

工作中,創新實施“1345”工作措施,即創新1個組織體系。社區黨委對轄區內的村莊黨組織、產業黨組織、社會組織黨組織實行統一領導,負責管理社區內的自治組織、服務組織,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同時與轄區內的機關事業單位等黨組織建立共建關系,共同研究處置社區事務,初步形成了農村區域化黨建工作格局。

推進3個下沉。36名鎮機關干部下沉到社區一線,共同議事、服務群眾、解決問題,黨員干部真正走進了群眾的田間地頭,原來需要鎮政府決策的19項權力、需要到鎮政府辦理的17大類119項便民服務具體事項全部下沉到社區,為村民提供了極大便利。

明確4大職能。明確了社區黨委強化基層黨建、產業發展、提供便民服務和深化社會治理4項職能。

建立5項機制。研究建立工作例會制度、共建議事會議制度、工作清單管理制度、社區吹哨站所報到制度、工作考核制度5項機制,每個社區黨委還配備60萬發展資金,保證了社區黨委高效、順暢運行。

有權、有責、有資金的社區黨委,抓黨建、產業發展、社會治理的能力全面提升,在發展產業、調地、拆違等攻堅任務中,充分發揮了橋頭堡作用。

青島即墨:靈山鎮優化農村社區黨建平臺,創新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模式

實施兩區共建,筑牢發展平臺

為有效解決單個村莊資源不足、規模效益不高、發展方式粗放和農民一家一戶單打獨斗、競爭力不強等問題,靈山鎮堅持產業先行,大力推進社區和產業園區“兩區共建”,圍繞花鄉藥谷田園綜合體規劃,每個社區都明確主導產業,形成以黨建為引領、以產業為支撐的新型社區發展模式。

一是規劃建設特色產業園區。依托產業建園區、圍繞園區強社區,促進產業在社區集聚發展。目前,靈山鎮已經規劃建設了青島靈山生物醫藥產業園、中醫藥產業園、青島靈山花卉文化產業園及交易市場、玫瑰小鎮、百合園、特色果蔬采摘園以及臘桿種植基地、精品農產品種植基地等10多個特色產業園區,形成了特色產業園區百花齊放的局面。

二是培育引進龍頭企業。根據產業定位實行定點定向高標準招商,引導龍頭企業攜帶工商和社會資本進入,以龍頭企業為帶動,開展規模化經營,推動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打通做活整個產業鏈條。培育引進了修正藥業、瑞利國際生物制藥、四川科倫藥業、農業雙創中心孵化基地等一批龍頭企業和重點項目,帶動了全域產業鏈條的同步發展。

三是推動三方受益。通過實施兩區共建,促進以居促產、以產興居、三產融合發展,帶動企業項目、村集體、村民三方受益,村集體年收入超過10萬元的村莊從2016年的2個增長為24個,醫藥產業帶動近萬名新興職業農民人均收入3萬元以上,遠遠超過青島市農民人均純收入。

青島即墨:靈山鎮優化農村社區黨建平臺,創新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模式

推進產居融合,提升服務平臺

隨著兩區共建的深入推進,土地規模流轉加速,高端產業項目相繼落戶,極大改變了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

養生谷社區1.2萬畝土地全部流轉完畢,靈山鎮順勢而為,以“探索創建城鄉融合發展試點、實現就地城鎮化”為出發點,著手實施村莊結構調整,規劃打造“生產園區、生活社區、生態景區”的產居融合樣板。

從去年3月份開始,啟動了涉及養生谷社區7個村莊的征地拆遷工作,僅用了50天就完成了1660處住宅房屋拆遷,創出了舊村改造的“靈山速度”。通過建設宜居宜業的新型社區,有效解決農村基礎設施配套難,公共服務能力弱的問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帶動群眾轉變生產生活方式。

隨著新型社區的建設,將同步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村集體通過土地流轉、股份改造經營、固定資產等方式穩定增收,7個村莊集體收入從合并前的100萬元左右,合并后增長到700萬元左右,固定資產超過1億元,能夠有效解決農業村莊集體經濟薄弱問題。村民通過持股分紅、土地租賃、企業務工、三產服務等方式人均年增收6000-10000元,實現產業在鎮村、就業在家門、農民向產業工人的轉變。

青島即墨:靈山鎮優化農村社區黨建平臺,創新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模式

重構組織體系,拓展治理平臺

新型社區建設與村莊合并同步進行,按照一統領三融合的要求,扎實推進自治、德治、法治多元共治,啟動村莊布局優化調整,重構村級組織體系,創建智慧社區,促進資源從“離散”向“整體”、信息從“封閉”向“開放”、社情從“滯后”向“實時”、指揮從“多級”向“扁平”、服務從“粗放”向“精細”轉變,形成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新格局。主要實施村組織體系的3個重構,創建3個平臺。

實施3個重構。一是重構新村黨組織體系,新村根據黨員數量和工作需要,設置黨委,按照“統籌全域、相對集中、就近管理”原則,統攬黨務工作,同時,對回遷到新型社區的居民,打破原來村組抱團居住的地域限制,按照群眾常住樓棟單元和區域分布,組建網格黨支部,劃分黨小組,擇優挑選黨員中心戶,形成“新村黨委——網格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一桿到底的新村黨組織架構。二是重構新村自治組織體系,撤銷養生谷社區原7個村民委員會與村務監督委員會,設立靈山新村村民委員會。三是重構新村經濟組織體系,行政村合并后成立新村經濟合作社,分類設立專業合作社,采取統一經營模式,進行管理和經營。

創建3個平臺,一是創建黨群服務平臺,多維度提升服務水平。高標準建設黨群服務、文明實踐中心,組建物業管理、志愿服務、文體藝術等組織,完善村規民約,推進移風易俗,讓群眾享受全方位、專業化的社區服務。二是創建數字治理平臺,實現治理能力提升。運用“互聯網 ”、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建設集信息系統、視聯網、指揮調度平臺等于一體的綜合治理中心,構建全覆蓋、融合服務與管理為一體的物聯感知體系,同時建立社區網格工作中心,配套建立社區事務咨詢委員會、矛盾調解委員會,發揮村老鄉賢和法律顧問等人員的作用,隨時掌握社情民意,排查矛盾隱患,回應群眾關切。三是創新創業平臺,助力產業發展。創建“花鄉藥谷”農業雙創平臺,圍繞大健康產業,以科技金融和咨詢服務核心,配套智慧農業技術集成、成果轉化、品牌文創、市場營銷、農業技術開發及培訓等服務業務,孵化壯大農業初創項目,促進轄區企業轉型升級。同時,圍繞新技術、新要求,全方位開展新型職業農民、產業工人培訓,推動更多傳統農民就地就近實現就業,持續增收。

相關新聞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在線咨詢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