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單客戶千億級支付 他要提供最好的低代碼平臺服務 獲投數千萬
近兩年,低代碼在國內資本市場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艾瑞咨詢數據顯示,到2020年,中國低代碼市場共有59起投融資事件,其中億元以上融資有13起。從融資輪次上看,多數初創企業仍處在早期發展階段,存在一些同質化的問題。
百特云享聯合創始人兼CEO姜楠表示,與當前國內市場的低代碼廠商相比,百特云享的特點在于——面向通用需求,服務大客戶打磨產品,以產品結合大型企業先進的管理思想,再賦能中小企業,以PaaS底層支撐低代碼和零代碼兩個平臺,分別服務信息化部門和業務部門。
平臺一方面能支撐費用控制、合同管理、項目立項、對公支出等業財一體化業務應用系統的建設,面向業務人員高效解決長尾一次性應用建設的需求;并且通過公有云、混合云等多種部署方式,與多款企業級即時通訊工具無縫融合。
目前,百特云享已成為市場領先的aPaaS平臺服務提供商,客戶年增長300%,全球范圍內已有超過15萬人使用,客戶基于平臺構建的應用數量已超1.6萬個,平臺承載單客戶年度對公支付金額達上千億元。
近期,百特云享完成數千萬Pre-A輪融資,由常春藤資本獨家投資。本輪資金主要用于核心產品“百特搭”低代碼平臺的技術研發投入,以及建立覆蓋全國的商業化布局。
雙平臺模式滿足多種需求,承載單客戶千億級支付
低代碼通常是指aPaaS產品:開發者可以基于圖形化界面,以拖拉拽、參數配置、邏輯規則定義、模板組件調用等方式進行應用構建,同時也兼容代碼編寫模式,由此讓開發效率提升數倍甚至10倍以上。
2015年,AWS、Google、微軟、甲骨文等巨頭開始入局低代碼賽道。3年后,西門子以 6 億歐元收購低代碼應用開發領域廠商Mendix,低代碼平臺 OutSystems 獲得 KKR和高盛的3.6 億美元融資,估值超過10億美元,低代碼應用開發在海外火起來。但在國內市場低代碼應用還是一片藍海。
在國內市場,近年來出現了不少初創公司提供原生aPaaS平臺產品,也不乏原來的BPM廠商、協作辦公平臺、云廠商、運維廠商等轉型切入這一賽道。
早在2002年,百特云享團隊就開始做軟件快速開發平臺,最先面向企業、軟件中間商提供開發平臺相關產品和服務。隨著時間推移,百特云享團隊發現,以高交付成本的私有化部署模式向企業提供服務,并非是最佳商業模式。2010年,百特云享團隊轉換賽道,開始面向大型企業和合作伙伴提供低代碼平臺服務,2017年則全面轉型,向大型企業提供基于云原生架構的aPaaS平臺服務。
“傳統的職能部門非常復雜,我們通過低代碼平臺去提高開發模式的效率,但是對于這種業務部門有大量常規性需求的企業,我們又提供了一種運營平臺,牽頭運營平臺把這個平臺給到客戶的業務部門,讓信息化部門來運營,雙平臺模式的靈活性能滿足不同企業的各種需求。”姜楠說。
在百特云享的這個“半開放式”的平臺——百特搭上,企業技術人員可以使用自己熟悉的技術手段,結合平臺提供的各種引擎能力進行混合使用,也可以用過配置化解決大多數的表單、列表、流程、報表、權限等通用功能,最終完成企業的法務、財務、合同、采購、立項等專業復雜系統的建設。
當前,百特搭已幫助多個互聯網企業搭建業務中臺、流程中臺等平臺,以及費用控制、合同管理、對公支出、立項、業財一體化綜合系統、OA等企業應用。
目前,百特搭平臺承載單客戶年度對公支付金額達上千億元,相較傳統開發效率提升10倍以上。百特云享已服務包括互聯網、新能源、云計算、金融等多個行業,標桿客戶包括互聯網頭部企業、新能源汽車頭部企業等。
服務巨頭,未來將搭建百特云市場與生態
在百特云享創始人姜楠看來,低代碼應用的發展是一件中長期的事情。“大部分人還處于從業務部門切入的階段,低代碼的發展之路很漫長,需要將遇到各種問題抽象化,開發成應用,當業務遇到新問題后,又繼續更新應用,這是不斷迭代的過程。”
“低代碼這個市場,如果一開始就做小微企業市場風險會較高,隨著這些用戶規模擴大,產品架構也需要隨之革新,一些企業在轉型過程中由于收支不平衡而被淘汰,一些企業扛了過來,但轉型的成本也很高。”姜楠解釋。
“百特云享一開始就選擇頭部企業,是因其具備先進的管理思想,與其合作才能打造出最先進的產品,之后便于向小微企業賦能。”姜楠進一步表示。
以某互聯網巨頭為例,百特云享通過低代碼平臺服務支撐了該公司的信息化部各職能系統,如采購、對公、合同、立項等,涉及到公司業務部門、HR部門、法務部、財務部、采購部、行政等50多個部門的業務流程。參與流程發起和審批的同學超過85000名,該公司信息化部門還通過百特云享的零代碼平臺向自家業務部門賦能,業務部門無需寫代碼,就能輕松完成線下流程的線上化。
平臺上線1年時間,已經有超過1萬個線下業務轉化為線上應用,形成了信息化部門使用低代碼平臺提高專業系統開發效率,業務部門使用零代碼平臺消化長尾一次性應用的新型信息化建設模式。
為該巨頭服務讓百特云享的業務能力為業內知悉,隨后其拓展了一眾知名互聯網企業。此后,百特云通過釘釘等企業開放平臺不斷拓展客戶資源。
與零代碼平臺不同,姜楠表示,“百特云享提供的是一個覆蓋小微-大型企業全生命周期,滿足不同企業訴求的產品,通過大型互聯網公司的服務積累的產品,結合上這些公司最新的管理理念,打磨出來的產品再賦能給廣大的中小微企業。”
目前,百特云享團隊約120人,大部分為研發人員。姜楠透露,未來有計劃構建的面向企業內部的開發者的一套生態,這套生態有助于打通企業、客戶、開發者之間信息壁壘,有助于百特云享更及時、更完整、更精準地完成產品迭代,同時,不管是信息還是代碼,都能在這套生態當中流動起來。
“今年6月,我們將發布新版本產品,屆時將會進一步完善獨立開發者功能。”姜楠表示,2021年百特云享會發展更多垂直行業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垂直行業的業務場景,并將場景解決方案轉換為可SaaS化或本地部署的產品。百特云享正在完善百特云市場、提升開放平臺能力,使企業信息化部門可以獲取更多增值服務,同時為合作伙伴提供SaaS、私有化產品曝光、銷售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