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中式SaaS魔咒,氚云低代碼憑什么?(氚云屬于什么平臺)
低代碼正在成為國內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一種解法。某種程度上,跑通商業模式也許是這個行業邁向更廣闊空間的第一步。
文|徐鑫
編|游勇
全渠道GMV實現2032萬元,較去年增長29.5%,這是奧哲旗下低代碼品牌氚云今年雙11的成績單。
近年來,低代碼的熱度居高不下,外界對其評價褒貶不一。但經歷幾年的高速增長,2022年該行業發展已經進入深水區:一方面應用數飆升,產品逐漸進入一些企業的核心場景;另一方面,頭部低代碼廠商也在深挖行業,提升服務能力,從而提高客戶買單率。
作為低代碼頭部品牌,氚云的商業表現在某種程度反應了這種趨勢。數智前線獲悉,今年以來,氚云在產品層面不斷提升用戶體驗度,運營層面形成了標準化的線上服務能力,同時加大培訓和認證力度,借機推動產品在企業內的落地進度,降低用戶內部推廣和使用產品的門檻。
目前,氚云的收入中訂閱收入占比超九成,客戶續約率超過七成,大量的客戶還在持續不斷探索更多元的業務需求場景。
過往,人們總在質疑SaaS企業在中國的模式無法走通,主要原因在于國內中小企業的數字化發展現狀和購買力難以支撐SaaS廠商的訂閱和持續復購,從而無法真正走通訂閱式收費的商業模式。
在全球經濟與疫情形勢跌宕起伏,SaaS市場營收表現并不穩定的當下,氚云的表現稱得上亮眼,這也意味著以氚云為代表的低代碼品牌給中國中小企業數字化實踐提供了一種解法。
01
深入行業和核心場景
風華新能源是國內一家給傳音生產鋰電池的高端制造企業。該企業的信息化部門最初只有7個人,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它選擇了氚云低代碼平臺,搭建了435個微應用,構建了從產品、質量、工藝、研發到供應鏈及銷售的一體化解決方案,顯著提高了工廠整體制造及管理水平,從而實現數字經濟及實體經濟的全連接。
風華新能源全鏈路數字化
“性價比高,自由度高,功能可以實現,足以滿足業務需求。”風華新能源CIO羅循衡談及系統選型時的考量,非常務實。
同樣將企業核心業務系統部署在低代碼平臺上的,還有青島德盛。這是一家生產高精密度發動機曲軸的離散制造企業,也是全國專精特新的“小巨人”。其使用氚云構建出以資源管理為核心,涉及生產管理、設備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等多項核心業務的精益生產系統。
“氚云是我司管理數字化最主要的開發平臺。”青島德盛信息化部門經理楊錫祿說。
公開資料顯示,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低代碼平臺來構建企業內的核心系統,原因正如風華新能源的CIO所說,低代碼可以快速且低成本地基于業務來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需求。相較于購買現成的標準化產品,一般需要針對企業內的使用習慣和場景做定制化開發,時間和采購成本都很高。
另一個顯著問題是,企業內不同供應商提供的系統容易銜接不暢。青島德盛在早期遇到過這類問題,其自2000年起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先后引入了ERP、MES、PLM等眾多信息系統。
隨著市場環境變化,企業需要精細化管理來應對諸如下游需求變化以及原材料價格波動等風險。但企業里已有的軟件很難相互聯通,生產報工、計劃調度、過程管控、質量檢驗等很多環節都要人工完成數據和信息銜接。
選擇低代碼搭業務系統,放棄標準化SaaS,成了這家企業打通系統里煙囪林立狀況的一種手段。
但想要進入企業的核心場景,這對低代碼廠商們的產品能力要求并不低。此前外界詬病低代碼的一個要點在于,中小企業在IT能力不足和對數字化理解弱的情況下,要完全靠自己構建和梳理業務,搭建相關系統有不小的門檻。一些人認為,低代碼廠商應該在產品層面提供更加開箱即用的產品,服務不同行業。
目前這個行業的頭部玩家已經開始了行業化步伐。數智前線獲悉,氚云在行業化層面部署力度不小,今年以來更是全面深化對行業的認知和理解,以方案模板來提升其深入服務產業的能力。
以針對客戶及項目等管理系統為例,市面上的標品CRM更多關注的是獲客營銷端,譬如流量和商機的來源、銷售過程管理等。但實際上,不同行業對客戶及相關場景的關注重點均有區分。
在貿易類及客單價較低的行業里,軟件系統會重點關注銷售過程的管理和公海的線索管理;然而在工程類行業里,銷售過程不再是企業的重點關注項。這類企業多以招投標的方式獲得項目,因此在CRM上更關注項目過程管理,以此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而在以生產制造業務為主的代工企業里,企業因客戶數量并不多,相關系統在銷售端的管理并不重,其核心關注點主要在生產管理和員工的績效管理。
提煉出行業共性,總結出相關的方案模板,才能提供符合行業客戶需求的產品。目前,氚云已擁有近百款模板、覆蓋了30余行業,企業用戶安裝即可使用,并且能在模板上自定義修改。
氚云進銷存模板
氚云業務線總負責人陳曉平接受采訪時稱,氚云經過6年的發展,積累了一定規模的企業客戶數,主要得益于產品先發優勢。存量客戶在氚云沉淀了非常多的用戶場景,基于對這些用戶場景的理解,氚云做行業方案模板和產品功能的優化迭代也順理成章。
02
競爭壁壘在于服務能力
2022年稱得上低代碼在不同行業大規模應用落地的重要節點。
今年11月初,釘釘公布其平臺的低代碼應用數量超過500萬。氚云雙11全渠道銷售額在去年高速增長的情況下今年繼續領跑。這些數據都表明,行業發展已經進入深水區。
業內人士對數智前線表示,“爆發的原因首先在于低代碼市場教育已經初步完成,各行各業的老板們對為什么應用低代碼已經不需要太多的說服過程。更重要的是,低代碼在許多企業里已經得到推廣實踐,并產生了實際效果。”
產品落地,離不開廠商們的服務能力建設。產品應用門檻的降低,也加快了它在各行各業的裂變速度。
艾瑞咨詢此前在《2022年中國低代碼行業研究報告》中指出,低代碼平臺亟需在易用性和培訓機制上提升,從而降低面向業務人員的可操作性。
報告中稱,“從應用現狀上來看,普通操作者無法熟練獨立完成應用搭建,仍需要技術人員在一線業務人員和廠商之間進行溝通。一方面是低代碼產品本身的易用性有待進一步提升,包括底層技術框架和可視化界面的呈現;另一方面企業在采購低代碼產品后無法提供相對完善的培訓機制,導致員工對低代碼的接受度和上手能力進程緩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低代碼應用的廣泛性。”
今年11月,騰訊低代碼品牌微搭產品升級時,騰訊云相關負責人接受數智前線采訪時提到,低代碼平臺在面向普通業務人員時仍有門檻,無法真正做到拖拉拽。
服務體系建設正是低代碼廠商們解決落地門檻的重要手段。
以氚云為例,它從產品和服務兩個層面解決這個問題。在產品層面,憑借全鏈路的自研能力,氚云不斷對產品進行迭代升級,提升用戶體驗,從一款簡單好用的數字化管理工具,發展成為了企業級應用管理平臺。另一方面,如上文所提及,不斷深入挖掘各行業業務場景,氚云已形成了相對精品化的方案模板,用戶可根據自身行業特點直接應用模板來降低應用搭建的難度,免去從頭搭建的系統難題。
在服務層面,氚云內部有一支專業化的客戶成功團隊,從客戶接觸產品到產品真正落地應用,形成了一整套的從觸達、系統上線到系統應用的診斷體系,圍繞客戶全生命周期進行分析和服務,保障產品能在企業里落地。
事實上,客戶成功團隊在國內軟件行業里不是新鮮事,目標是更貼身服務客戶,完成相關系統的交付。今年以來,氚云的客戶成功團隊在理念上也有升級,從過往的讓軟件產品在客戶企業里“系統成功”轉變為讓低代碼在企業里“業務成功”。
“現在更希望客戶能用產品真正實現業務價值,而不僅僅是上線一個進銷存或項目管理系統。這是成功團隊在理念層面的轉變。”陳曉平指出。
此外,氚云今年還在重點加強培訓和認證體系工作力度。氚云認證意在幫企業培養數字化人才,這些人才被氚云稱為數字化管理師,而訓練營則幫助客戶梳理業務邏輯,建立數字化思維。官方數據統計,已有3700多位學員獲得氚云官方認證證書。
氚云官方認證證書
目前,氚云的線下服務商已從500家已經發展至1300家,能為企業客戶提供本地化的服務。同時,通過服務商用氚云交付創造的總營收,已是氚云本身產品收入的10倍。
優質的服務能力,正在成為低代碼廠商的競爭優勢。此前釘釘CEO葉軍接受媒體采訪時也專門點名氚云,稱氚云在釘釘生態里能擁有亮眼表現與其服務商體系搭建和體系內的服務能力建設密不可分。
03
國內企業數字化的優質解法
通常而言,SaaS企業的收入由訂閱收入和服務費構成,而其中是否有穩定的訂閱收入以及訂閱收入占比決定了一家SaaS企業的存活機率。
訂閱費一般提前收取,被公認為一種良性的商業模式。業內認為,有穩定的訂閱收入,且訂閱收入占比高,SaaS企業的商業模式就算跑通。
與之相關的另一個指標是續約率,產品通常按月或者按照年來收取費用,續約率越高,產品的用戶黏性則越強。
據業內觀察,美國的SaaS服務市場相比國內更成熟,中小企業的付費能力和付費意愿強,企業間的接口也更為標準和完善。因此美國的SaaS市場里能生長出大型SaaS企業。
但中國的企業數字化特性迥異于美國。一方面,國內的中小企業迫切需要應用數字化工具來改變過去相對原始的管理協作狀態,但絕大多數企業的數字化基礎較為薄弱,部分環節甚至連標準化流程都有待建立。這使得市面上成型的軟件產品不做定制化適配很難直接應用到這些公司。
同時,很多企業在沒有看到產出時,不會有太高的意愿和預算來采購相關的軟件系統。
以新材料行業某新三板頭部企業為例,該公司因營銷環節與后臺倉儲部門信息不暢導致丟單情況時有發生,從而希望將氚云從營銷部門內部使用推廣到全公司。但推廣時遭遇了三重拷問——效果怎么樣?上手難度高不高?性價比高不高?
這三重拷問鮮明地反應了國內中小企業數字化的考量標準。而它們付費意愿和付費能力都有限制,也影響了把中小企業市場作為付費池的SaaS企業跑通商業模式。
數智前線獲悉,目前氚云的收入結構中,訂閱收入占比在九成以上,續約的比例超過70%。艾瑞咨詢的報告指出,低代碼廠商產品收入和服務收入相對合理的比例范圍為產品收入占比60%-80%,服務收入占比20%-40%。
從上述數據指標看,目前氚云已經跑通了SaaS訂閱式商業模式,同時在國內中小企業數字化現狀存在諸多先天不足的情況下,驗證了依靠中小企業,也能實現產品和收入正向循環的商業模式成功性。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究其原因,與低代碼的個性化、敏捷性和自主性等產品特點有關,也與這家企業持續深化行業場景,在渠道和服務體系上領跑行業有關。
而上文提及的新材料企業也在綜合衡量后決定在公司全面推廣,運用氚云將各部門業務串聯起來,從營銷推廣、客戶跟進,延伸至營銷部門與技術、生產部門協作,再到客戶簽約、下單、發貨、物流等,最終實現全鏈路數字化經營的新局面。
目前,氚云已累計服務超過23萬家企業客戶,擁有533萬終端用戶數。基于這些存量客戶,他們也在建設低代碼社區社群,通過KOL的影響力和用戶的自發互助,來深化產品服務能力和應用場景,形成正向的循環。
此外,氚云也在布局更廣闊的生態。除了目前發展態勢良好的釘釘生態,還啟動了自有流量陣地的建設,并正式入駐企業微信應用中心,為更多生態的客戶提供服務。
毫無疑問,低代碼正在成為國內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一種解法。某種程度上,跑通商業模式也許是這個行業邁向更廣闊空間的第一步。不過同時,低代碼市場的玩家們還需要與更大更廣闊的軟硬件生態和產業玩家合作,加強集成和被集成能力,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