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在线看黄的网站-可以免费在线看黄的网站-可以免费看污视频的网站-可以免费看毛片的网站-欧美电影免费看大全-欧美电影免费

打造武漢“工程設計之都”新名片——記武漢博宏建設集團中南科研設計中心建設項目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黎先才 通訊員 劉潔 趙浩晨

9月18日,武漢市漢陽區四新大道與漢城路交叉口,漢陽區首個工程設計產業園區項目,一棟設計為200.05米高的超高層建筑正向全面封頂目標推進。

打造武漢“工程設計之都”新名片——記武漢博宏建設集團中南科研設計中心建設項目

項目效果圖 本版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設計方案優化與技術攻關,克服項目“高、大、深”難點,“裝配式窗間墻 玻璃幕墻”等系列實施方案,讓超高層建筑施工安全與質量更加可控;數字化手段輔助安全文明施工,鍛造漢陽五星示范工地;開展勞動競賽創和諧團隊,提升項目管理水平促生產……

由武漢博宏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南科研設計中心建設項目集創意、創新、創業和工程設計服務等功能于一體。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搭建工程設計產業做專、做深、做精的發展平臺,成為武漢市打造“工程設計之都”的重要載體和強力支撐。

副樓主體計劃本月底封頂

9月18日,中南科研設計中心建設項目副樓20區施工現場,工人馮師傅正和工友們綁扎鋼筋。當日,該區已施工至16層。預計至本月底,副樓整體三個施工區的主體結構將實現全面封頂目標。

該項目總建筑面積27.7萬平方米,其中主樓地上42層、建筑高度200.05米,副樓18層、建筑高度86.15米,另外還包含5層裙樓與1層展廳、三層地下室。主要建設商務辦公、展示交流、商創街區、酒店、配套服務等用房,配套建設停車場、文體娛樂等設施及道路、廣場、綠化等室外工程。

施工方武漢博宏建設集團項目負責人李暉介紹,目前主樓正進行核心筒33層結構和鋼結構26層鋼梁施工;副樓3個區主體結構施工進展分別為:12區與16區主體結構封頂、20區施工至16層;5層裙樓與1層展廳及純地庫區域結構已全部封頂。

副樓原計劃于2022年12月完工,項目團隊結合項目特點采取系列措施對進度計劃進行了優化調整,一舉將副樓封頂時間提前了2個多月。

項目區域地質條件較差,施工過程中面臨著復雜巖溶區域工程樁施工、軟土區域土方開挖、臨時立柱(工程樁)保護以及大體積混凝土澆筑與養護、主體結構混凝土同時澆筑強度等級多等諸多難題,且出現了因不良地質補置4根工程樁的不利狀況。項目部統籌考慮、合理部署、強化過程控制,肩負工期緊、任務重等壓力,確保了施工進度穩步推進。

“項目計劃在2022年9月底實現副樓結構全部封頂目標,力爭在2023年農歷春節前實現主樓主體結構封頂,屆時整個項目主體將全面封頂。”李暉說。

舉辦全省住建系統觀摩會

打造武漢“工程設計之都”新名片——記武漢博宏建設集團中南科研設計中心建設項目

項目開展安全觀摩活動

當日,項目安全管理人員通過手機APP,將現場發現的安全隱患上傳至CE協同管理平臺,現場人員第一時間發現后進行整改,到最終完成形成整改閉環。

這是該項目部借助數字化手段輔助項目安全管理的一幕。該項目超過一定規模的危大工程較多,項目均按程序對專項施工方案組織專家論證、監理審批與交底后實施,并實時對方案的落地情況進行跟蹤。重大危險源均有專人巡查管控,重點做好塔吊、施工電梯附墻加節、爬架提升的旁站監督,以及懸挑料臺、高支模的過程驗收工作。

綠色建造施工技術在該項目有諸多體現。項目設置車輛出入自動沖洗監控控制系統,有效避免車輛帶泥上路;砂漿灌防護棚盡量減少現場揚塵產生;設置混凝土輸送泵隔音房、降噪隔音屏障等,減少噪音擾民;物聯網設備實時采集環境數據,實現施工噪聲、揚塵聯動水泵、噴淋降塵系統等自動控制設備,實現項目環境實時監測及智能化管控;太陽能供電系統、盤扣支架通道,消防水系統與照明系統永臨結合,實現了節能環保等。據悉,2021年該項目采用的73項施工技術被編入湖北省綠色建造科技創新聯合體編制的《綠色建造設計技術手冊》1.0版。

在智慧工地建設方面,項目利用BIM三維場布技術,實現可視化交底;電梯駕駛員識別、吊鉤可視化、塔吊防碰撞等智能系統,保障大型設備安全運行;全方位監控網絡,實時掌控項目安全生產動態。

今年5月,漢陽區安全生產月啟動儀式、武漢市區文明施工月度聯絡工作會議均在該項目召開。當月,該項目還被推薦為2022年全省住建系統“安全生產月”觀摩項目。

以最優實施方案高效作業

打造武漢“工程設計之都”新名片——記武漢博宏建設集團中南科研設計中心建設項目

工友綁扎鋼筋

該項目設置三層地下室,地下室建筑面積為 8.75萬平方米。基坑普挖深度約14.3米,基坑開口周長約800米,面積約3.03萬平方米。

根據項目特點,項目團隊對基坑場平標高、砼支撐數量、支撐水平位置以及外墻支模施工技術進行了方案優化,支撐采用棧橋形式兼做材料加工場地,便利了現場平面布置;砼支撐避開了結構所有梁、板、柱位置,主體結構施工進度不受砼支撐拆除進度影響,為確保施工工期奠定基礎;地下室外墻運用單側支模技術,支護樁永久的承擔部分水土側壓力,減少了側墻厚度,同時減少了土方開挖與回填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縮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成本。

“項目主樓為200.05米的超高層建筑,圓鋼管混凝土柱 鋼框架梁(桁架) 鋼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結構體系。圓鋼管混凝土柱內采用C60自密實混凝土進行填充,C60自密實混凝土優點是流動性、黏聚性、保水性較好,缺點是高拋澆筑易產生浮漿。”李暉說,配置適合鋼管柱澆筑所需的自密實混凝土,需要設計出合適的混凝土配合比。

對此,項目通過計算分析、試驗對比、原料比選等方式,對膠凝材料、粗細骨料、水及外加劑等用量開展設計,攪拌時對于投料精度與順序也進行嚴格要求。經過優化設計后,鋼管柱C60自密實混凝土澆筑性能穩定,高處拋落不離析,成型面無浮漿。

此外,該項目為解決超高層建筑傳統砌體外墻施工風險高、操作難度大的問題,優化采用“裝配式窗間外墻 玻璃幕墻”的實施方案,施工質量好、節約工期且作業更安全。

開展勞動競賽創和諧團隊

進入三季度,項目部打造有凝聚力協作高效的和諧團隊,持續開展勞動競賽,再掀施工熱潮,向年度建設目標沖刺。

為創建和諧高效的團隊,項目部根據現場實際對各崗位制定專屬質量、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表,明確項目各部門、崗位質量、安全生產職責,每月進行考核,督促職責落地。項目在一線持續開展勞動競賽,助力達產顯實效。

夯實項目疫情防控工作。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外來人員進出項目均需掃碼亮碼、測體溫并做好人員信息登記,管理和施工人員按要求定期進行核酸檢測,加強工地現場和食堂防疫管控等。

項目堅持黨建引領,開展黨建活動凝聚奮進力量;為壓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項目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部為實施主體,涵蓋所有供應商、作業隊伍的安全管理體系,深化“一崗雙責”安全生產責任制度等。

截至目前,該項目已獲得綠色建筑設計三星標識證書,入選湖北省建筑節能示范工程和著力開展湖北省工程總承包向全產業鏈延伸試點工作,多次榮獲漢陽區五星工地等稱號。該項目預計于明年建成投用。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關新聞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在線咨詢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