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服務精細管理 長興龍山打造基層黨建“五星級品牌”
浙江在線9月2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胡丕菊)一杯清茶、一次義診……詳細的服務內容,精準的服務對象。近年來,長興龍山街道立足城市新區、公益“心區”實際,定時開展個性化公益服務;建立鄉賢信息庫,舉辦鄉賢聯誼會,認購農產品,開展結對幫扶,推動公益事業發展。在積極探索基層黨建過程中,龍山街道通過一系列的創新活動,在黨員和群眾間搭起一座“連心橋”。
在多主體、多途徑地推進城市基層黨建過程中,龍山街道漸漸形成了管理精細、輻射廣泛的基層黨建新模式,從服務群眾的根本出發,進一步創新服務,打造自己的黨建品牌。
做好公益事 “點單式”服務受歡迎
通過前期很長一段時間的入戶走訪、志愿者宣傳、村民小組會議以及微信群溝通等多種渠道,龍山街道在社會服務、社會公益等方面廣泛收集群眾的所需所求。
來到位于和睦塘公園旁的龍山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顯眼位置,一張“一起益行”個性服務菜單吸引了不少市民的注意。“我們精心設計了一系列的服務項目,組建‘愛尚公益社會組織聯盟’,形成一杯清茶、一份陪伴、一次義診等11個志愿服務項目,分別由社會組織、黨員志愿者等結對經營。”龍山街道黨政辦工作人員朱金平介紹。
在“一杯清茶”志愿服務小屋里,常年為周邊市民及環衛工人等提供24小時的飲水服務。“以前我們都是隨身攜帶茶水,現在有了飲水點,不論何時都有熱水喝,很方便。志愿者幫我們解決實際需求,服務很到位。”負責和睦塘公園周邊環境衛生的環衛工人周大姐笑著說。
“公園附近除了環衛工人,平時散步、游玩的市民也比較多,考慮到大家喝水的需要,設置飲水點,方便大家喝茶歇腳。”龍山街道“清茶益口志愿服務隊”隊員介紹,這種群眾“點單”,志愿者服務的形式,能實現點對點的高效服務供給。
據了解,今年以來,龍山街道共開展類似的“點單式”志愿服務項目50余個,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90余次,受益群眾超過5萬人次。
懷揣公益心 愛心幫扶暖人心
龍山街道通過打造“和睦益家”黨群服務中心,共吸引1000余名黨員、社會公益人士和鄉賢主動加入幫扶助困志愿活動。
“通過前期的摸排、建檔,我們分門別類建立鄉賢信息庫,建立一村一檔,目前已完成120名鄉賢人士的登記造冊工作。由戶籍、原籍在街道的60多名鄉賢力量自愿發起成立鄉賢聯誼會。”朱金平介紹,今年在龍山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舉辦了首屆鄉賢聯誼會,共有48名鄉賢人士參加,當天還舉行了農產品認購活動,共為困難戶籌得善款5萬余元。
“除了渚山村的農產品,我們還認購了后洋村產業幫扶基地的西瓜、葡萄等水果共2萬多元。”龍山街道鄉賢理事會會長陳金龍介紹。
此外,龍山街道還依托心愿郵局、愛心驛站、心愿信使等形式,累計幫助困難群眾600余人,幫扶金額30萬余元。
推進公益行 搭起黨群“連心橋”
通過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龍山街道組織機關在職黨員、志愿者等進社區,在全街道干部中推行“三進三先行”活動,在黨員和群眾間搭起一座“連心橋”。“我們要求黨員干部進社區,積極參與8小時工作時間以外的志愿服務。同時進樓宇、進責任區,和物業、業委會一起,以‘一家人’的身份合力推進垃圾分類、文明創建、物業管理等工作。”龍山街道副科級組織員茆麗鋒介紹。
在龍山社區開展“百日攻堅行動”中,龍山街道城建辦副主任葉飛作為聯系社區的志愿者,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開展宣傳引導工作,清理衛生死角垃圾,歸置亂停放的電動車。“只要社區有需要,我肯定全力以赴,積極參與志愿服務,為社區環境整治出一份力。”
據茆麗鋒介紹,通過建立網格長、居民小組長、黨員樓長等五級體系,對150余個基層治理難點實施攻堅整治。“我們還將綜合執法、創建、市場監管等力量下沉到基層一線,形成‘處處有人管、事事有人做’的良好氛圍,拉近黨群關系,解決群眾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