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基層黨建突破提升」正寧縣“五項制度”讓黨群服務中心運行“活起來”
正寧縣針對一些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重建輕管”或管理不善等問題,落實協調管理、首問負責、限時辦結、資產管理、便民服務等五項機制,將“單一管理”變為“多元治理”,促進黨群服務中心運行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
落實協調管理制度,凝聚共治合力。縣委組織部負責牽頭指導全縣村黨群服務中心的管理使用工作,協調縣紀檢、財政、民政等相關部門(單位)動態監管。鄉鎮負責黨群服務中心日常監管,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名義侵占、轉讓、出售、出租、抵押黨群服務中心,不得在場所使用范圍內建設其他用途建筑設施。今年新建黨群服務中心3個,提質改造50個,進一步規范設置辦事窗口,不斷優化服務環境。落實首問負責制度,壓緊責任鏈條。以上門辦事人員詢問的第一個工作人員為“首問人”,負責協調和處理解決問題。屬于村級工作范圍的事項,按規定能夠辦理的一次性向服務對象告知辦事全部流程、依據和要求,及時辦理;不屬于職責范圍內的服務事項,明確告知具體承辦單位及人員,并做好銜接工作。今年以來,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提前告知辦理事項流程6500余人次,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700多件。落實限時辦結制度,提升工作效率。對于黨員群眾前來辦理的各種申請、相關業務等,必須在規定的承諾時間內限時辦結。對群眾提出的辦理事項,只要符合規定、手續齊全,應當即予以辦理;對不能當即辦理的事項要說明原由,并告知來訪者如何辦理,在承諾期內以最快的速度予以辦理,一般不超過7個工作日。今年以來,村黨群服務中心現場辦理服務事項18000余件。落實資產管理制度,保護公共財產。各村(社區)建立固定資產登記簿、集體經濟登記簿和村級資產結算清單等相關臺賬,詳細記載資金、物資、檔案、文件和相關設施設備等情況,動態更新數據。對于計劃進行新建、改建、擴建或處置的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需嚴格按照村級“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或社區“五步議事法”相關程序討論決定后,報鄉鎮黨委審批和縣委組織部備案后方可實施。落實便民服務制度,實現民事村辦。制定相關管理制度,明確黨群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職責、辦事流程等。推行“微笑服務”,做到禮貌待人、熱情接待、文明用語,不與服務對象發生爭執。整合黨建、民政、扶貧、司法等多個站所力量,落實村干部坐班值班,專門接待、受理、落實群眾需要的服務事項,確保“門敞開、人常在、事好辦”,力促黨員和群眾辦事不出村,真正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通訊員:李亞龍 報道
完
圖文編輯:李小娜
監 制:張天寧
總 監 制:賈勇鋒
主 辦:正寧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