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效應”之力 強“黨建”之基(以黨建之基凝聚發展動力)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基層工作很重要,基層不牢,地動山搖。黨的根基在基層,基層一線戰斗堡壘事關黨的形象威信、事業興衰、執政基礎、事關人民群眾利益”。基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此,夯實基層黨組織要緊盯“頭雁效應、聚合效應、鯰魚效應”三個效應發揮,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切實將黨建力量轉化為鞏固脫貧成果,銜接推進鄉村振興的組織動力。
吹沙見金,讓“頭雁”飛起來。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頭雁”就像一團火,能夠點燃黨員群眾的干事熱情。基層黨組織要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就必須抓住“關鍵少數”。一是組織“搭臺”,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的原則,不斷拓寬選人用人渠道,擴寬選人視野,多渠道吸引退役軍人、致富能手、畢業大學生等各類人才,不斷夯實頭雁隊伍的“底子”。二是按照各級組織部門要求,深入實施“領頭雁”培養工程,嚴格執行村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和村組干部任職資格聯審“回頭看”制度落實,調整撤換不勝任、不履職的村黨組織書記,保持“頭雁”的作用發揮。三是強化培訓,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用什么學什么”的培訓思路,堅持“進課堂”與“走出去”相結合,組織實地觀摩學習產業發展、基層治理、服務群眾的經驗做法,拓寬視野,提高能力素質。全力破解村級“無人辦事”難題,逐步形成頭雁示范、群雁齊飛的良好氛圍,為打造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隊筑牢堅實基礎。
增強聚合,讓“根基”強起來。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是解決村集體無錢辦事問題的基本途徑,也是夯實基層黨組織力量的關鍵,是聚合村黨組織有效發揮作用的物質基礎,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一是要將“村級集體經濟強村工程”作為書記工程來抓、作為檢驗抓經濟能力的“試金石”,因地制宜,科學編制本地區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的實施意見,用制度為村集體經濟“保駕護航”。二是積極探索“黨支部+N”多元化利益聯結模式,依托地域優勢、交通優勢、歷史優勢等資源優勢,積極開發、培育特色產業,深入挖掘村集體資產的綜合價值。三是引進、培育農業龍頭企業、組建各類專合組織,多方共同參與,優化分配模式,讓老百姓錢袋子“鼓起來”。全力破解村級“無錢辦事”難題,充分挖掘本地資源稟賦、推動產業發展發揮引擎作用。
爭先恐后,讓“魚兒”游起來。深化“鯰魚效應”,激發干事熱情。強化危機感和緊迫感,形成“你追我趕,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一是村級一線要在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中樹立危機意識,除了不斷地練習內功之外,還需樹立一定憂患意識,這不僅是對基層黨建的思考,也有利于避免被動的局面。二是明晰角色定位,提振干事熱情。要讓思維敏捷、工作能力強的基層黨員發揮“領頭羊”作用,對生性安逸,不思進取的黨員群體要及時批評改正,增強黨員干部的生存能力和適應能力。三是打破慣有思維,提高創新能力。基層黨建若長期采用傳統、單一的管理模式,就不利于基層黨建的長遠發展。要善于打破固有思想,選好“集體經濟激勵村”“五面紅旗村”,開好“五好議事會”,充分發揮基層黨建的先鋒模范作用。全力破解干部“干與不干一個樣”難題,讓基層黨組織發揮更強更大的生命力。
(來源:共產黨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