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縣雙江街道:黨建引領小區自治 問題小區蝶變新生(云陽縣雙江街道桂灣社區)
走進云陽縣雙江街道外灘小區(二期),環境整潔、花香四溢,物業人員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居民們有的在廣場晨練,有的在“和事亭”下棋對弈,其樂融融、安居樂業。誰也無法想象,曾經的外灘小區(二期)是出了名的問題小區。云陽縣雙江街道通過黨建引領小區自治,著力破解老舊小區治理難題,問題小區蝶變新生。
以黨建引領,筑牢“紅色堡壘”
過去的外灘小區(二期),環境可謂是”臟亂差”,公共設施損壞嚴重,花草樹木無人管護。物業管理不善,業主欠費嚴重,業主、業委會和物業公司之間互不信任、矛盾重重,集訪、群訪事件時有發生。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為了攻克這些難題,外灘社區積極探索“支部進小區、黨員進樓棟”模式,成立了“和家”聯合黨支部,把小區內的在職黨員、流動黨員、離退休黨員都納入管理,形成了“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黨小組—黨員示范戶”四級黨建組織體系,讓黨建工作延伸到小區的每個角落。
聯合黨支部由外灘社區第一書記任黨建指導員,外灘社區黨委副書記任聯合黨支部書記,支部委員從業主委員會、自治委員會和物業公司中的優秀黨員選舉產生。黨支部下設兩個黨小組,每個黨小組定期推選一批“黨員示范戶”。獲評“黨員示范戶”的家庭可在家門口懸掛“黨員示范戶”標志,激勵黨員自覺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廣大居民積極參與小區自治。聯合黨支部還統籌聯系了云陽縣文化館、云陽縣圖書館、長江林場等共駐共建單位開展對口幫扶活動,切實發揮“紅色紐帶”和“紅色堡壘”作用。
以小區自治,匯聚“共治力量”
居民是小區自治的主體。聯合黨支部、業委會組織熱心居民成立了自治委員會,組建了小區物業公司。“紅馬甲”服務隊深入小區開展 “敲門行動”,及時了解社情民意和民生訴求。針對反映的問題,聯合黨支部組織業委會、自治委員會、物業公司召開聯席會議,切實解決小區居民普遍關注的“鬧心事”與“煩心事”。
“工作干得好不好,還得居民說了算。每季度我們都會組織居民對小區物業進行集中評議。經過3個多月的努力,居民對物業公司認可度提高,物業費用的收繳率由原來的不到20%提高到了70%。”外灘小區(二期)業委會主任譚洪波介紹。
“小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小區黨員和居民自發籌款60萬元,修建了門崗亭、安裝了門禁監控系統、設置了快遞豐巢柜等,小區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通過開展撿拾垃圾、清除牛皮癬等活動,小區居住環境更加安全、舒適、宜居。“小區環境變好了,大人小孩兒都有休閑玩耍的地方,住著比之前舒心多了。鄰里之間,一起跳壩壩舞、聊聊天,舉行壩壩宴,大家的關系也更加親密融洽。”居民譚勇在這里住了十多年,談及變化感受頗深。
小區黨員和熱心居民還成立了“五小”志愿服務隊(即小喇叭、小天使、小蜜蜂、小白鴿、小精靈),積極宣傳政策法規,熱心助老助孤助殘,關心關愛困難家庭,及時調節鄰里糾紛等,奏響了一曲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合唱。